美國反墮胎逆襲(下):胚胎幾周會痛?破解引產醫療迷思

聯合新聞網 許佳琦
圖/路透社

主持/編輯佳琦、來賓/烏烏醫師(烏恩慈)

「意外懷孕與人工流產,事實上是常見現象。全球每年有 1.2 億次意外懷孕發生。其中,五分之三以懷孕終止手術告終。其中 55% 是使用正規醫療流程、經由專業訓練的醫療工作者完成、並且是安全的。如果草案成真,將迫使至少 3,300 萬名婦女只能採取非法墮胎的方式,她們的生命將處於危險之中。(中略)阿利托和他的支持者手上沾滿了鮮血。」

——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5月12日,〈為何我們需要為羅訴韋德案發聲〉

上篇重磅廣播,從法律戰的角度討論了在最高法院洩密案後,美國未來要捍衛女性墮胎權益,可能將面臨的種種法律戰難關。而在下篇,我們則要從醫療角度分析人工流產的社會迷思,並邀請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聊聊,不論西方或台灣社會,對於人工流產的種種偏見與迷思,如何塑造了對非意外懷孕女性的整體壓迫。也讓女性不論是否最終決定生產,心中永遠都有難以言說的痛苦。

▌前情提要:〈美國反墮胎逆襲(上):從墮胎入罪到生命權之爭的百年歷史〉

▌請點閱下方收聽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266.美國反墮胎逆襲(下):胚胎幾周會痛?破解引產醫療迷思 ft.烏烏醫師

2016年普立茲危機報導中心(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人工流產」的迷思與語言

當我們談論「墮胎」、「胎兒」、「胚胎」這些詞彙的時候,我們談論到底是什麼?從醫療社會學的角度,其實可以從這些辭彙的使用脈絡開始看起。

烏恩慈提到,「比起墮胎,醫師通常稱人工流產。因為『墮胎』很容易讓人想像成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遭到殺害的過程,也有神秘化與汙名的可能。像是在《羅訴韋德案:女權與政治》紀錄片中,就可以看到許多保守派主張幾周時胚胎有心跳了、手腳出現了、臉很清楚,『已經是生命』。當然,胎兒幾周該被叫做生命,這是個哲學問題。不過臨床醫學上,我們通常是用20周來區分『胚胎』與『胎兒』。」

現今也有許多國家法律以24周來定義合法人工流產的界線。例如台灣《優生保健法》即規定,懷孕者在24周內可以執行(雖然仍有些附加規定,例如已婚者需配偶同意等等)。之所以設定為此期限,因為醫界多認為,胎兒在彼時已有脫離母體生存的能力(viability),可被視為獨立存在的「生命」。

「我們很容易在產檢時直接把孕婦稱為『這位媽媽』,但其實叫『準媽媽』更適當。畢竟『出生』這件事根本還沒發生。更何況生產過程本就充滿不確定性。有人到38、39週突然胎死腹中;也有準媽媽發生羊水栓塞最終沒有當成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將懷孕女性直接視同母親,或將一些不幸案例描述成「一屍兩命」,等同讓懷孕女性直接背負「已經是媽媽」的完美社會期待、再加上萬一沒有順利生產,女性本人也需承擔極大的道德責任歸屬,這些都是相當不公平的事情。

「就像剛剛提到的羊水栓塞,懷孕與生產過程,其實對女性本身也有極大的風險,是有可能會造成死亡或是留下後遺症的,好比最近就有個二十週的準媽媽突然中風極有可能偏癱。」烏恩慈指出。例如引述自美國CDC數據,事實上懷孕和生產的女性死亡率,都比合法安全墮胎要高得多。以 2013 年至 2018 年數據來看,美國合法人工流產的死亡率為每 10 萬人有 0.41 例死亡。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接受非法墮胎的人死亡風險更高——每年有4.7%到13.2%的孕婦死亡歸因於非法的不安全墮胎。在開發中國家,甚至每 100,000 次不安全墮胎,就有 220 人死亡。

「我們很容易在產檢時直接把孕婦稱為『這位媽媽』,但其實叫『準媽媽』更適當。畢竟『...

▌胚胎多久會感到痛?墮胎人數急速攀升中?常見的幾大迷思

《NPR》近期也製作了整理報導,講述美國近半世紀以來的諸多「墮胎醫療迷思」,例如「胚胎在懷孕早期就會感到疼痛,因此墮胎極度不人道」、「在羅訴韋德案通過後,墮胎人數暴增」。而隨著保守派論述的全球化,這些話語也逐漸開始出現在台灣的相關宗教團體上。到底該如何從醫學角度解釋、破除這些迷思?

迷思一:在美國,很多人希望可以終結羅訴韋德案?

解答: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事實上只有37%的美國人希望墮胎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非法的。但更大的一部分——約六成美國人——認為墮胎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是合法的。

迷思二:羅案通過後,墮胎人數立刻暴增?

解答:墮胎率在羅訴韋德案判決確立後的10年間,確實有顯著增加。但在那之後,目前已經降回到 1973 年前的標準之下。根據支持墮胎權利的NGO組織古特馬赫研究所的數據,目前的墮胎率已經低於 1973 年,還不到 1980 年代初高峰時期的一半。

迷思三:人們總是拖到懷孕晚期才執行人工流產?

解答:事實上超過90%的產婦都是在第一孕期(13周左右)就執行了人工流產。其中,例如口服墮胎藥通常可以在懷孕後 10 週內使用,在 2020 年佔墮胎人數的 54%。

迷思四:胎兒會感知到疼痛,因此人工流產極度不人道?

解答:現階段的醫學研究與期刊都認為,胎兒要到母親懷孕晚期,也就是 29 或 30 週之間才能感受到疼痛。例如2005年《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結論是,胎兒直到 29 到 30 週才能感受到疼痛。研究人員寫道,胎兒對疼痛的感知需要「功能性丘腦皮質連接」。丘腦皮質纖維通常開始發展出現要在 23 到 30 週的胎齡之間,並且疼痛感知的能力出現得更晚。(儘管如此,仍有 16 個州基於胎兒在 22 週左右出現疼痛的概念通過了墮胎禁令。)

2016年德國Gasometer Oberhausen的展覽「自然奇觀」,兩名女...

2016年,波蘭執政黨PiS黨魁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

▌人工流產不只是女性議題,也是種族與貧窮問題

5月12日,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編輯團隊也發表了一篇聲明〈為何我們需要為羅訴韋德案發聲〉,嚴詞指陳「阿利托和他的支持者手上沾滿了女性的鮮血。」

聲明譴責,身為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竟然直至今日還認為墮胎等同謀殺,一舉推翻了美國在過去50年來好不容易奠定的基礎,「對 21 世紀女性的現實一無所知。」

「他完全沒有考慮當今尋求墮胎的女性的健康狀況。意外懷孕和流產是普遍現象。全球每年有 1.2 億次意外懷孕發生。其中,五分之三以墮胎手術告終。其中約 55% 是使用正規醫療流程、經由專業訓練的醫療工作者完成、並且是安全的。如果這次草案成真,將使得至少有 3,300 萬名女性只能採取危險的墮胎方式,她們的生命將處於危險之中,因為法律限制了她們獲得安全醫療的機會。」

「性與生產的相關教育與醫療措施,是所有女性的基本權利——包括全面的性教育;獲得現代避孕器具與藥品;安全的人工流產服務;預防與治療愛滋和其他性傳染病;預防和治療性別導致的暴力行為;性健康諮詢;不孕症服務。當今天一小群大法官被允許傷害婦女、她們的家人和她們所屬的社群時,美國變成了什麼樣的社會?(中略)法院即將強制執行一項只有 39% 的美國人同意的公衛政策,這是不正常的。」

此外《刺胳針》編輯群這篇聲明也指出,墮胎絕對不只是女性主義的問題,更是階級、種族與貧窮的問題:「在美國,黑人女性的非預期懷孕比例是白人女性的兩倍。黑人孕婦死亡率很大一部份來自違法墮胎,幾乎是白人女性的三倍。這些種族和階級差異需要的是緊急解決方案,而不是架設更多的法律障礙。」

全球每年有 1.2 億次意外懷孕發生。其中,五分之三以墮胎手術告終。其中約 55...

▌輕浮、自私、性關係混亂:社會對「人工流產」的女性有哪些偏見?

然而,科學與理性雖然能夠進行醫療的迷思釐清,但最終還是需要回到社會溝通,來處理這些長年累積的偏見與不安——直到今日,不論西方或台灣社會,還是會對執行人工流產的女性抱持負面態度,最常見的諸如——認為她們自私、思慮不周、或者過於輕浮、輕易讓自己懷孕又不想負責。

烏恩慈分享,自己在診間最常看到的人工流產個案,其實也如前面報導分析,是夫妻不在家庭計畫內的意外懷孕、或是沒有正確避孕、避孕失敗的情侶身上。但意外懷孕,也會出現在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女性、本身有嚴重疾病懷孕可能致死的女性,例如嚴重型的肺高壓。在這類情況中,如果沒有辦法執行人工流產,有可能對當事人、以及生下的孩子,未來都造成無法負荷的生心理風險。

「自私這個名詞,其實很中性,如果女性不願意冒險生產,你當然可以解讀她是自私,但我更認為這是為自己著想,這難道有錯嗎?在這些情況下,大眾認定女性不把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思慮不周、但事實上,未必『堅持生下來』,才叫做考量周全。」烏恩慈說。

烏恩慈認為,現階段要改善這些偏見,最重要的還是推動更清楚明確的性教育。不只是教導關於性行為、懷孕、人工流產的知識,更重要的還有透過教育,讓人們不那麼害怕去討論這些「被創造的禁忌」。

「分享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為大部分女性都是有苦說不出的。即使是對身邊最親近的人她們都不敢提起自己(人工流產)的個人經驗,更不用說面向大眾分享。因此導致這類族群的女性非常孤單。也因此台灣出現一種狀況,就是有些人可能需要去尋求偏門宗教做心靈慰藉,例如『超渡嬰靈』。」

烏恩慈分享診間最常看到的人工流產個案,是夫妻不在家庭計畫內的意外懷孕、或是沒有正...

就有民俗專家考究發現,台灣在過去並沒有嬰靈的傳統信仰,是到了1980 年代《優生保健法》通過後,被人工流產掉的「嬰靈」會回來糾纏「生母」的傳說才開始在民間信仰中興起。這背後不僅僅反映了台灣當年新興宗教的蓬勃發展、更是在社會禁忌尚未破除的時代下,形成一種加深女性罪惡感的社會反撲。

烏恩慈也分享自己的臨床觀察。事實上不論是主動選擇人工流產、或者是懷孕期間意外流產,對許多女性來說都是相當艱難的經驗。即使選擇人工流產,她們背後也常有許多外人並不知道的複雜考量。「對於這些流產的女性來說,想要透過儀式、或是宗教來化解創傷不是不行,但在許多社會新聞中,不時會聽到有人利用人心理脆弱的當下來騙財騙色的事故,也很令人痛心。」

「所以我覺得鼓勵大家分享生命故事、匿名也好、公開也好,都非常重要。相同的身體經驗或許能接住女性流產的傷痛,也能讓大眾才看到流產女性的真實樣貌。除了故事之外,正確普及的性教育也非常重要。」

透過這些才能讓這些選擇人工流產的女性不再感到害怕羞恥、孤立無援,減輕自我責怪,社會也才更有機會促成更自由的空間,去討論下一步應該怎麼前進。

負責該篇報導的記者,《赫芬頓郵報》(Huffpost)記者巴賽特(Laura B...

許佳琦

轉角國際的前編輯之一。喜歡搖滾樂。

深度專欄 性別 美國 重磅廣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