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廢校計畫:日本「無人校園」轉生啟動的新靈魂
該擁有什麼樣的條件、多大的腹地、多少的賣點,才足以成為觀光景點,被放在觀光協會的推薦地點中,並製作成宣傳手冊呢?
當看到高知縣室戶市室戶廢校水族館的宣傳手冊時,我忍不住這麼想。
室戶市位於高知縣的東南邊,面朝太平洋,轄內有80%是山林地,人口數在高知縣中排行倒數第二,以海洋深層水、賞鯨與水產聞名。儘管自然資源豐富,交通卻稱不上便利,距離室戶市最近的電車車站,是高知土佐黑潮線連結後免—奈半利線的奈半利站,或德島牟岐線所連結阿佐東線的甲浦站。這是一個沒有直達電車、也沒有高速公路的城鎮,非自駕者從高知站搭電車到奈半利站,需時約一個半小時,再轉公車到室戶還需要一到兩個小時。
然而,位於室戸市室戸岬町的室戶廢校水族館,在2018年4月26日開館即引起熱烈討論。開館同年10月初,僅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創造了8萬人的來館人次,至2020年2月也累積超過20萬的到場人次,這個數字,足足是室戶市人口的10倍以上。
室戶廢校水族館的人氣,除了「水族館」本身的趣味性,在多數人熱衷於追求「新」的時代,充分保有校舍原有的樣貌並加以利用也是話題。
校園裡原有的25公尺游泳池中儘管不再傳來孩童們練習、嬉鬧的聲音,卻可見到雙髻鯊、海龜與鯖魚、比目魚在此優游。曾被學童使用過的跳箱,經過改裝變成了飼養金魚的水箱。教室裡的水槽像是小型的太平洋生物展示區,因為這裡飼養著的,都是當地漁師捕獲後拿來的日本鰻鯰、香魚⋯⋯等魚類。大型的圓形水槽裡,是難得一見、珍貴的黑海龜,和長相逗趣的魟魚等。
除了這些在一般水族館中可見的展示,置於入口旁的自動販賣機機身與背面仍寫著原來的校名與校訓。一樓教室裡仍陳列著教科書與教具,二樓校舍的長廊盡頭擺著視力檢查表,走上三樓,圖書室裡展示著小鬚鯨的標本,實驗教室除了必備的人類骨骼標本外,也有多種海中生物的標本,包括長達15年的海龜觀察中撈獲的各種生物。
日本有為數不少的水族館,學校與水族館的結合則絕無僅有。
室戶廢校水族館的前身,是創校於1874年的椎名小學,漫長的132年間培育了多少當地的孩子已難以計數,但隨著日本各地皆然的少子化現象,椎名小學也於2006年3月正式廢校。
事實上,椎名小學的廢校並非特例,據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18年5月1日公布,2002年至2017年間,全日本共有7,583所廢校,以北海道共有760所學校為最多,其次為東京都的303所居次、熊本縣的284所排名第三。室戶市原有16所小學,當中10所也難逃廢校的命運。
在一年平均約有500所廢校的日本,廢棄校舍儘管並不算稀奇,但它們並也不完全只是被空置,成為蚊子館或廢墟而已。
文部科學省主導的「みんなの廃校プロジェクト」(大家的廢校計畫)彙整了日本各地被公共團體或企業活用的廢校實例,並造冊整理廢棄校舍的資料,也在各地不定期舉行媒合活動,並針對希望利用廢棄校舍的不同對象整理出或許能夠提供的補助計畫和對應單位,在在利於廢棄校舍重新被賦予新功能的可能。
廢棄校舍何其多。四年的旅日時光,明明並沒有特定尋找,但不知不覺中竟也累積了不少廢棄校舍的遊覽經驗。簡單將它們分為展示、住宿與保有當地傷痛記憶與學習意義三種類型,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部分廢棄校舍現今的模樣。
▌訴說在地故事的作品展示場域
近幾年在台灣也逐漸引起話題的「藝術祭」,在日本已然成為尋常的展現。不論規模的大小,以藝術作品結合不同地域特色,是吸引觀光人潮同時帶動地域人流的嘗試與方式。儘管目前幾乎每一年都有各地不同的藝術祭活動,但提到藝術祭,印象最為深刻且至今也仍深受觸動的,是2013年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會期與粟島小學校、中學校的相遇。
粟島位於香川縣西邊,隸屬三豐市。作為日本第一所海事專門人員學校的所在地,如今人口僅不到300人,不難想見島上略顯寂寥的氛圍。多年來,粟島已沒有新生嬰兒或孩童,因此粟島小學校、中學校就在2014年正式廢校。
儘管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當中,使用廢棄校舍作為作品展場真的完全不稀奇,但在2013年看過了東邊主要島嶼的作品後,初訪粟島的我,在粟島校園中湧現了「原來藝術祭的作品與呈現能夠如此簡單,便讓來者了解這個地方的故事或過去的樣貌」的感受。沒有繁雜的作品展現手法與樸素至極的生活現場,已經說了最好的故事。
在粟島小學校展出的作品「過ぎ去った子供達の歌」,除了操場的銅像外,也使用了不少粟島小學校原有的物品。校舍的立體模型、曾獲得的獎項,還有過去學生們的嬉鬧與吟唱校歌的錄音。不再使用的教室課桌上擺放著一個個以前學校裡使用的時鐘,「為什麼時間是停在4:08呢?」這個問題從2013年後我便不斷探問,直到2017年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那是廢校當天,大家最後離開的時間。
整個校舍彷彿滯留在那個瞬間。直到每三年一次的藝術祭再開放此地時,才是空氣重新流動的時候。
距離須田港更近的粟島中學校則多了一點人氣。同樣身為藝術作品的展示場域,這裡的作品則隨著每一屆的藝術祭更迭。2013年拍下的這張照片,在粟島中學校的其中一間教室,陳設著島民們的照片與他們的簡單介紹、居住在島上的位置。
分明根本不認識任何一位島民,但因為這件作品而了解島民的年齡分佈、職業類型,接著好像迎面走來的每一位島民都多了一份熟悉感,「迎面走來的小姐就是剛剛照片中、那位因為跟島民談戀愛嫁來島上的人嗎?」
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藝術家日比野克彥的協助下,廢校的粟島中學校現在成了粟島藝術家村,每一年都會有藝術家駐村與創作計畫。藝術家在此居住一段時間,與島民一起創作作品,並在每年的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對外公開展示當年的作品,表示即使在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會期間,來到粟島也有作品可以欣賞。
少了上、下課鈴聲,這裡不再是中學校,卻成為大人、島民們交流、學習的場所。
談到藝術祭,很難忽略自2000年開始舉辦、展覽區域比東京23區的面積更大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特別的是,由於在2008年正式成立NPO化,現在除了每三年一次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會期之外,官方一年四季都在不同設施規劃了特別展或藝術活動,意欲持續吸引人潮來到地幅遼闊卻人口稀少的新潟縣的越後妻有地區。
同樣使用不少廢棄校舍作為藝術作品展覽場域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當中最吸引我的目光與讚嘆的是「鉢&田島征三.繪本與果實美術館」。前身舊真田小學校擁有超過百年的校史,在2005年廢校後曾空置一段時間,2009年繪本作家田島征三,讓繪本裡的色彩在校舍裡立體化,有別於多數廢棄校舍蕭條、落寞的印象,以真田小學最後三位在校生為主角的故事在校舍各個角落上演。
一步、一轉身,從教室、樓梯間到走廊都洋溢著童趣、驚喜與想像。帶著年幼孩子們同來的家族不少,由於校舍內也設有咖啡店與書店,不少長者們在看過作品後留下來用餐小憩或購買書籍。尤其是在藝術祭會期間的週末,校舍中的喧囂,或許比廢校之前還要擾攘些也說不定。
「鉢」是當地村落的地名。即使捨棄了「真田小學」的原名,卻也不是只取田島征三之名來為此處命名。造訪這天擔任志工,由於時值暑假加上正逢舉行祭典活動,來者據說比往常多,遼闊的停車場被塞得滿滿。但除了觀光客以外,一群一群湧進的還有返鄉掃墓的年輕人與當地居民,不時就有人帶著飲料與含鹽糖果等來探班或主動協助指揮交通,正因這個校舍是大家共同的記憶。
這股隱於無形的凝聚力,似乎讓這個廢棄校舍多了一絲光亮,也能感覺到這個裝入新靈魂的校舍,仍延續著當地人的生命力和希望。
——▌接續下篇:〈日本「最後的教室」:用廢棄校舍,牢記歷史的傷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