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眼】史瓦濟蘭:學者認為推行史瓦濟語可以帶動史國發展

聯合新聞網 地理眼‧GeogDaily
史瓦濟蘭公主參加蘆葦舞祭典。 圖片/維基共享

文/袁芸婷(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學生)

史瓦濟語(SiSwati)是史瓦濟蘭的官方語言之一,極有望在史瓦濟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根據《史瓦濟觀察者報》,非洲的社會學家Kwesi Prah主張,史瓦濟語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僅侷限於溝通上。Prah認為,文化和語言是非洲教育和發展歷程上被丟失的環節。「不使用史瓦濟語如此為大眾所使用的非洲語言,則非洲發展的機會將是渺茫。事實上,非洲語言應該被各級教育系統所使用,像是坦尚尼亞已經實施的,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使用斯瓦希裡語(Kiswahili,坦尚尼亞當地語言)做教學。」

Prah的觀點被一間出版公司Macmillan的總經理Bessie Simelane所分享,她說,重要的兩個目標在於促進並且保存史瓦濟語,特別是在與英語做比較時,史瓦濟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低劣的語言。鑒於史瓦濟語的書籍銷售較低,推動史瓦濟語有重大必要。

那麼,在非洲教育和發展歷程中,文化和語言為什麼被丟失了?19世紀中葉,歐洲勢力開始進入非洲,史瓦濟蘭作為英國的保護國,在1968年獨立,如今仍為大英國協會員之一。這段受殖民的歷史,為史瓦濟蘭留下了英語的遺跡。即使在現代已不再出現所謂的殖民國與被殖民國,然全球化浪潮下,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比較依然存在。

在家使用史瓦濟語的密度分布,雖然史瓦濟蘭無資料,但可以看見靠近史瓦濟蘭處為高密度...

在當今的實際狀況,史瓦濟語和英語並列為史瓦濟蘭的官方語言,然而,在史瓦濟蘭王國之中,人民有階級的不同,語言的使用狀況也有差異。在鄉村,即使他們接受雙語(史瓦濟語、英語)教育,但是在鄉下使用英語的機會並不高,大部分的小孩僅能理解史瓦濟語;而在首都附近,貴族學校裡的小孩同樣接受雙語教育,受到環境的影響,導致他們不太會說、甚至不太想學他們的母語─史瓦濟語。

語言的衝突明顯地表現在文學上。文學表現了一地區的文化,而文化由語言所承載。二次大戰後,有關非洲語言與文學的辯論一直烽火未休。非洲文學到底何去何從?是向強勢殖民語言看齊,或致力於本土語文的開拓?成為許多曾被殖民過的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在眾多的非洲後殖民作家群之中,Ngugi Wa Thiong’o是一位最富民族獨立意識和本土文化保護主義的作家兼評論家。他始終堅持「母語優先」立場,對Thiong’o而言,拒絕英語就是拒絕被殖民同化、拒絕被視為原始和低等。

另外一位非洲作家Chinua Achebe則是使用「諺語」、「土語」、「非洲變體英語」和「正統書寫英語」混合的語言,形成一種稱為「非洲英語文學」(African-English literature)的特殊風格。他深信不同民族各有不同的性格與命運,Achebe堅持依據非洲人的生活經驗,出自於對非洲命運的關切而寫作,而非洲的命運必須由非洲人自己來寫作。

儘管兩位作家使用的語言並不全然相同,他們文字中同樣表達了自身民族在殖民下仍不滅的靈魂。然而,非洲語言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問題。後殖民評論家Basil Davidson曾說:「我們沒有必要回到殖民地以前的價值體系中,而是要匯聚到現代社會的體系裏。目標既不是遠古的傳統非洲,也不是黑色的歐洲,而是一個現代的非洲」。

許多支持保存傳統母語的人,都基於母語是全體民族記憶與情感寄託的理由。然而,除了這樣可能偏於感性的理由,在理性的角度上,傳統語言「如何」幫助這些民族創造實質價值,帶領他們走向「現代的非洲」,或如本文所提的加速史瓦濟蘭技術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這是值得我們持續思考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理眼.GeogDaily」:【史瓦濟蘭】學者認為推行史瓦濟語可以帶動史國發展

地理眼‧GeogDaily

《GeogDaily地理眼》由一群年輕的地理學領域學生創立,希望能讓地理從課本中走進真實運作的社會,進而成為地理學社群的交流平台與認同符號。網站:「Geogdaily.地理眼 」

非洲 文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