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100歲逝世:「新冷戰」局勢下,留給美國的最大遺產
第39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於2024年12月29日安然離世,享年100歲。做為冷戰時期存留至今的最後一位領袖,卡特創下了許多紀錄,他是史載最長壽的美國總統、是第一位卸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但任期內未曾訪問過中國的美國總統,也是卸任後訪問北韓最多次的美國總統。
關於對卡特的印象,許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是來自喬治亞州的花生農,擔任過一屆州參議員和一任州長後,便幸運的選上總統。然而在卡特任期內,世界局勢變化多端,使他窮於應對。由於OPEC國家曾在70年代採取石油禁運,導致原油價格飆漲、影響全球經濟,美國深受高通膨與高失業率所苦,卡特的民望也隨之滑落。
對外,卡特以自由(理想)主義納入外交準則,他認為自由(理想)主義是一種現實的方式,道德原則乃是發揮美國權力和影響力的最佳基礎。卡特堅稱其政府不會將地緣政治利益置於人權之上,對侵犯人權的他國政府採取報復措施——如減少援助或軍事支持,迫使各國遵守美國的要求。
不過,卡特對侵犯人權國家其實有差別性待遇。像是尼加拉瓜當時的獨裁總統蘇慕薩(Anastasio Somoza Debayle)犯下人權暴行,但沒有受到卡特政府懲罰,相反的,美國擔心共產勢力奪權,反而武裝了獨裁者軍隊,讓他鎮壓左派游擊隊。同樣的邏輯也出現在亞太、非洲等地,顯示地緣政治因素超越了人權考量。
又如為對抗全球最大的共產國家蘇聯,卡特決定和亞太最大的共產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放棄傳統盟友的中華民國。之後發生的事情,台灣人應該都很清楚 : 美國參眾兩院為糾正行政部門和中華民國簡單殘暴的斷交,1979年制定生效的《台灣關係法》,提供美台延續關係的法源,暫時保住了風雨飄搖的台灣。
雖然與共產中國建交完全是基於地緣政治與美國利益,但卡特在晚年訪問台灣時,曾表示承認北京是亞洲安全的關鍵,且對亞洲人權進展有利。在他看來,當時的國民黨是受美國保護的獨裁政權,後來和美國斷交才轉變成為自由繁榮的民主政體,而美國與中國建交有助於該國改善人權,並緩和與鄰國的緊張關係。
無論同不同意上述說法,做為中國人民老朋友,卡特和他創建的智庫一直不遺餘力的推動美中交流。2014年紀念兩國建交35年時,卡特表示中國在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絕不是美國的威脅,他強烈贊同習近平的「太平洋足夠容納兩國」論,表示美中兩國只要能存同存異,就能帶來和平與利益。
到了2019年美中建交40周年時,卡特更進一步為中張目。他表示自1979年美中關係正常化以來,美國不斷和外國打仗,像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國,而中國則愛好和平,未曾參戰。如果美國把3兆美元軍費用在國內,美國也會有高鐵,基礎建設、教育體系等都可以得到更新升級。
不管是出自國家或個人利益,卡特都未曾掩飾對中國的偏好。當川普政府開始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卡特認為中國應該解決智慧財產權盜竊、對美貿易壁壘等障礙,但任何國家都不能以國安為由阻撓對方的合法商業行為,他更敦促華府應修補兩國關係,共同處理全球議題。
卡特對中國的觀點與美中關係的判斷,未來應很難再成為兩黨共識,但這不代表卡特的遺產——如人權外交會被棄若敝屣。相反地,華府政客們更懂得利用站在人權大纛下為美國政策辯護,像是以維吾爾人或香港人的自由作為攻擊習政權的武器,也凸顯出卡特過分強調與中交往而刻意忽略中國人權的雙標。
▌美俄中如何走向「新冷戰」局面?
另一方面,卡特對待頭號大敵——蘇聯的態度截然不同於中國,也能看出卡特政府的矛盾之處。在上任之初,卡特認為雖然蘇聯決心在全球傳播共產主義,但美國已經到了擺脫冷戰緊張局勢的時候,於是他採取和緩政策、積極接觸蘇聯,終於在1979年和蘇聯共同簽署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SALT II Treaty)。
然而,該年蘇聯揮兵阿富汗破壞卡特的布局。國會擔心莫斯科重拾擴張政策,入侵阿國乃是蘇聯試圖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的第一步,因此並未核准SALT II 條約,做為對蘇聯的警告。此後,美國為了國家利益軍援阿富汗聖戰士,與蘇聯代理政權作戰,也種下911恐攻的遠因。
同年又發生伊朗人質危機,伊朗革命民兵佔領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扣留數十名美國外交官和公民。卡特政府在1980年嘗試拯救人質,卻因意外墜機導致數名美軍死亡,使卡特聲望大跌。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卡特決定改弦易轍,以強硬的姿態回應外交困境與挑戰,像是對蘇聯禁運農產品、抵制莫斯科奧運等。
最令外界吃驚的,應是卡特對於使用核武的思維。根據解密的第59號總統令(PD-59),卡特放棄大規模核打擊的戰略,承認有限核戰爭的可能性,因此下令開發用於攻擊特定目標的小型核武,讓美國能夠更靈活而持久的應戰。這和卡特宣稱的對蘇和緩截然不同,這份文件的精神也成為日後美國總統的核指導原則。
在卡特逝世不久前,普丁宣布俄國將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等於是中止核軍備擴散機制,除了提高使用核武風險,更關閉美俄之間碩果僅存的溝通管道。New START的前身之一即是SALT II 條約,過去美蘇還可憑藉默契進行裁軍,但現在若無查核機制,雙方將加深不信任感。
當然,這不意味著核戰一觸即發。對俄國來說,裁軍協定向來都是與美國議價的籌碼,普丁政權試圖將日益惡化的地緣政治環境歸咎於西方,並指責華府破壞New START,以強化未來退出的正當性。此外,還希望藉此說服華府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增加對烏克蘭核訛詐的力道。
而對美國來說,華府已表明將繼續遵守新的 START 限制,目標是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並減少對核武的依賴。不過,傳統核嚇阻通常是兩方博弈,但如今核大國的軍備控制越來越複雜,會涉及區域內與區域外的各個參與者,華府很清楚現在要應對的是俄國與中國兩個對等競爭者,也將嘗試三方或多方限武。
這就彰顯出美國所身處的後冷戰環境產生了極大變化,冷戰隨著蘇聯崩塌告終,冷戰的歷史,也隨著冷戰期間最後一位美國總統離世而終結。但人類的衝突並未就此昇華,反倒轉向有「新冷戰」的趨勢,儘管此詞未能充分形容美中與其他玩家面臨的態勢,華府仍得重新審視其戰略。
▌卡特與美國「兩面政策」基礎
可以確定的是,即使華府有部分人士促使美中脫鉤,基於經濟相互依賴、中國市場規模等因素,美國仍有支持繼續與中國交往的聲音,卡特即是其中之一。西方陣營也不似過去與蘇聯集團壁壘分明,無論歐洲或亞太盟邦多少都和中國有經貿往來,因此華府對待中國的方式與冷戰時期的蘇聯大相逕庭。
儘管卡特奉自由主義為圭臬,但美國與世界都不允許他一個人的武林,因此卡特政府只能在自由主義和現實政治間擺盪,加上運氣不好,終究被貼上軟弱與失敗的標籤。甚至有學者將美國總統外交路線矛盾導致一事無成的現象,稱之為卡特症候群(Carter Syndrome),同為民主黨人的歐巴馬就有這種傾向。
說穿了,美國總統應該永遠都保持兩面政策,這不是大棒與胡蘿蔔(Carrot and Stick)這麼簡單,而是與對手完全攤牌前,仍能在嚇阻與共存、遏制(containment)與化解緊張之間走鋼索。以網紅能夠理解的語言就是又要罵人又要賺錢,卡特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把持平衡,往往傾向於賺錢的一方。
最後,如果歷史能置換,讓卡特在冷戰後擔任美國總統,在這段美國獨霸、權力真空時期,他可以盡情使用自由(理想)主義政策,打造更多的和平議程。但當體系出現新的競爭者,卡特這套把戲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在美國面臨中國挑戰當下,卡特留給美國的最大遺產,或許是提醒華府使用雙面政策的重要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