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前的最後施壓?美國版28點和平計畫,烏克蘭面臨開戰後最艱難抉擇
近期一份由美國起草、旨在結束俄烏戰爭的「28點和平計畫」曝光,內容涉及要求烏克蘭割地、削減軍備,以及放棄加入北約等重大讓步,引發全球關注。《路透社》報導則指出,美國甚至威脅暫停提供烏克蘭情報和武器,只為了逼迫烏克蘭同意美國提出的和平計畫內容,美國總統川普21日接受福斯電視台專訪時還說:「我覺得星期四(2025年11月27日,即感恩節)是個合適的時機」,等於要烏克蘭在一周之內做出回覆,種種跡象都讓外界相當擔憂。
面對感恩節期限迫在眉睫,美國與烏克蘭代表團緊急於23日在瑞士日內瓦展開會談。美國代表團包括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白宮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美國陸軍部長德里斯科(Daniel Driscoll)在內,烏克蘭代表的則由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領軍。
「我認為我們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我相信我們將在合理時間內達成目標,我對此非常樂觀。」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鏡頭前信誓旦旦地表示,這次美烏會談的氣氛相當融洽。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也認為,雙邊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並朝著「烏克蘭人民應得的正義與永久和平邁進」。
最重要的是,雙邊在會後聯合聲明表示,最終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將充分維護烏克蘭主權,這足以讓外界暫時鬆了一口氣。因為川普提出的28點和平計畫,最大問題就是要求烏克蘭大幅退讓,幾乎等於是要求烏克蘭照單全收俄羅斯方面的主張。所以美烏會後聯合聲明承諾守住烏克蘭主權,並強調未來幾天會繼續進行談判,已經算是有所轉機。然而,雙邊並未公布更進一步的具體細節,也沒有提及如何避免烏克蘭在戰後免於再度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在最終協議內容出爐之前,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28點和平計畫」內容是什麼?爭議在哪裡?
時間回到上星期。《路透社》在11月21日,率先批露一份由美國起草、旨在結束俄烏戰爭的「28點和平計畫」,隨後白宮也證實相關內容的真實性。在這28點和平計畫當中,雖然美國政府稱其為「框架」(Framework),也承諾在和俄烏雙方協商後可能會進行修改,但內容涉及要求烏克蘭割地、削減軍備、放棄加入北約等重大讓步,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28點俄烏和平計畫中最具爭議的是領土割讓,其中提議,「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和頓內茨克將被(包括美國在內)承認為事實上的俄羅斯領土」。在赫爾松及扎波羅熱等南部地區前線將被凍結,也就是要求俄羅斯放棄其他目前由其佔領的地區(如東北部的哈爾科夫、蘇梅及南部的尼古拉耶夫等)。烏克蘭軍隊被要求從頓涅茨克地區部分撤離後,該撤離區將被視為中立的非軍事緩衝區,並在國際上被承認為屬於俄羅斯聯邦的領土。
這些涉及領土的提議被認為是「最符合俄羅斯要求」的部分,烏克蘭明確表示絕對不會讓步,而歐洲官員私下也對美國草案提出強烈抗議,認為破壞烏克蘭的主權。
另外一項明確要求烏方讓步的提議,是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草案中具體提議「烏克蘭軍隊的規模將限制在60萬人以內」。與烏軍現有規模對比,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時,烏軍人數約為25萬人;截至2025年1月已增加到88萬人。因此,草案要求的60萬人上限,等同於迫使烏克蘭在戰後大幅削減其現有的軍力。而作為交換條件,烏克蘭同意遵守《核不擴散條約》(NPT)作為一個非核國家,北約則同意不在烏克蘭境內駐紮部隊、並將歐洲戰機佈署於烏克蘭的鄰國波蘭。
此外,這份計畫也有助於讓俄羅斯擺脫孤立。俄羅斯得以重新融入全球經濟,重回八大工業國組織(G8,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危機被凍結會籍,重組改稱為G7),還有望解除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其中一項關鍵就是,計畫內容提議將俄羅斯1000億美元被凍結的資產,用於「美國主導的投資及重建烏克蘭工作」。
具體而言,28點和平計畫協議在重建資金分配的議題上,要求歐洲需要追加1000億美元投入烏克蘭戰後重建,美國則將獲得50%的投資利潤,並取得烏克蘭天然氣基礎設施的股份。先前俄羅斯遭到凍結的歐洲資金得以解凍,並將用於獨立的俄美投資基金,用以增進美俄共同利益,從而避免未來有更大衝突燃起——這意味著俄羅斯可能可以收回部分資金,美國也能從中獲得經濟利益。
沒有我們的參與,就不要替我們做決定?
即便和平計畫明確表示烏克蘭的主權將得到「確認」(confirmed),但領土割讓及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被認為侵犯烏克蘭主權。內容點名,俄烏與歐洲之間將總結出一份「全面互不侵犯」的協議,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建議採取強而有力的軍事回應,同時恢復制裁並廢除此和平協議。當中也保證烏克蘭將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然而並未詳細說明將由誰提供安全保障、也未說明保障範圍和力度為何。
烏克蘭在近期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和平計畫要求烏克蘭同意在憲法中寫入不加入北約條款,北約也同意在其章程中規定烏克蘭不會被納入。但是,因烏克蘭符合歐盟成員國資格,在評估期間將獲得進入歐洲市場的短期優先准入待遇。
《衛報》指出,歐洲官員們私下強烈批判美國提出的28點和平計畫,認為草案內容嚴重侵害烏克蘭主權,並限制烏克蘭加入歐盟;一旦採用這項草案內容,將會開創危險先例。此外,草案內容還提及戰爭結束之後,法國和英國率領的維和部隊不得進駐烏克蘭,也限制北約飛機可以部署的地點,大大限縮歐洲可以參與的空間。
事實上,俄羅斯近幾個月以來對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態度有所軟化,這似乎也反映在28點和平計畫的內容中。第11點內容提及,烏克蘭符合加入歐盟的條件,在評估烏克蘭是否能加入歐盟的期間,烏克蘭可以短期加入歐盟市場。然而,這件事情明明和歐盟有關,28點和平計畫的制定過程卻沒有歐盟國家的參與,也讓歐洲國家相當不滿。歐盟理事會22號發表的聲明稿就強調,任何和歐盟或是北約有關的條約內容,都需要獲得歐盟或北約成員國的同意。
烏克蘭常駐聯合國安理會代表哈約維辛(Khrystyna Hayovyshyn),也在聯合國劃下烏克蘭絕不妥協的「紅線」,強調「烏克蘭絕不容任何侵犯我們主權的行為,包括干涉我們加入哪個聯盟的主權」。
烏克蘭:在失去尊嚴或鍵夥伴之間的困難抉擇
在美國提出的28點和平計畫曝光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立刻做出回應。澤倫斯基在這場面對全國的演說當中,他首先對美國和川普表示感謝,感激美國提供軍事援助「拯救了烏克蘭人的生命」,並形容烏克蘭正在面臨非常艱難的抉擇。他提到,外界對烏克蘭施壓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當烏克蘭的壓力達到頂峰之時,必須在「失去尊嚴」和「失去一個關鍵夥伴」之間做出選擇,並表示將會「平靜地」和美方積極展開對話,快速地達到結束戰爭的目標。
澤倫斯基重申,他在2019年就任時,便已承諾會捍衛國家主權與獨立,如今將會持續遵守誓言,絕對不允許俄羅斯藉機渲染宣稱烏方拒絕追求和平。他表示,烏克蘭的尊嚴和自由是不容忽視的底線,烏克蘭的目標是終結戰爭,不是讓烏克蘭、歐洲或國際和平走向終結。他也向全國人民喊話,從2022年戰爭爆發的第一天開始,全民團結至今,他呼籲社會再次團結一致,停止內耗、停止政治紛爭,「我們不曾背叛烏克蘭,如今也不會。」
而烏克蘭談判小組在與美方代表碰面之前,也已經先與法國、德國、英國的官員進行會談。力挺烏克蘭的歐洲盟友,也率先在美烏會談之前發表歐洲版協議內容,反對限制烏克蘭的武裝力量,也拒絕在烏克蘭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強調任何關於烏克蘭領土相關的談判問題,應該在達成停火協議之後再進行,而且應該先從當下前線地區的領土範圍開始談起,就是擔心沒有先把歐洲盟國的底線說清楚,烏克蘭的主權又會再一次在談判桌被犧牲掉。
和平計畫內容出自俄羅斯?
事實上,這是川普提出的28點和平計畫內容太親俄羅斯,也出現這份內容是否最初源於俄羅斯的揣測。像波蘭總統圖斯克(Donald Tusk)也說,希望能知道這份計劃是誰寫的、又是在哪制訂而成。歐洲盟友也質疑,美國在公布這份計畫內容之前,從來沒有和歐洲盟友討論過,所以美國在公布28點和平計畫之前,究竟和誰討論過?
懷疑這份文件最初來自俄羅斯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美國無黨籍參議員金恩(Angus King)就透露,是盧比歐自己和參議員們說,這份計畫內容並非美國政府的立場,而是俄羅斯刻意洩漏出來的「俄羅斯的願望清單」。但盧比歐在前往日內瓦和烏克蘭談判之前,在X上強調這份內容是由美國起草,但他也說是根據俄羅斯提供的意見,但也納入烏克蘭的想法在其中,否認和平計畫內容完全來自俄羅斯的說法。
正確來說,這份內容是由普丁特使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和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共同起草而成,《衛報》便認為,從文案使用的語言來看,這份計劃最初應該先以俄文撰寫,之後才翻譯成英文。
川普式的談判施壓
美國釋出的28點和平計畫太親俄羅斯,就連美國共和黨籍的參議員也不買單,認為這根本就是變相鼓勵俄羅斯的侵略行為,這或許也影響到川普的立場。原本川普在21日被福斯新聞電台問到,是否有向烏克蘭設定回覆期限時,川普說下周四(11月27日感恩節當天)是合適的簽署期限。時隔2天,川普23日晚間被記者追問時卻改稱:「這不是我的最終協議」,而讓整起事件似乎出現轉圜餘地。然而,川普又在美烏會談前夕,在Truth Social上批評烏克蘭領導人對美方的努力「毫無感激之情」,也讓人難以捉摸川普的真實想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隨後在Telegram上回應到:「烏克蘭感謝美國,感謝每一位美國公民,感謝川普總統提供的軍事援助,特別是標槍飛彈拯救了烏克蘭人的生命。」或許就怕2025年2月28日美烏雙邊領袖會談在白宮撕破臉的大型翻車場面再度上演,澤倫斯基從川普公布28點和平計畫的以來,不斷放低姿態,感謝川普、感謝能與美國代表對話,
「烏克蘭現在在多條戰線上都面臨非常艱困的處境,……雖然就目前而言,這場消耗戰有利於俄羅斯,但不表示烏克蘭即將崩潰。」英國伯明罕大學國際安全教授沃爾夫(Stefan Wolff)和奧德薩法學院的Tetyana Malyarenko認為,烏克蘭現在面臨的更大威脅不是來自川普和普丁的「勾結」,而是烏克蘭因為大型腐敗醜聞導致國內政治失能,以及歐洲軟弱無力的支持,才會讓烏克蘭的政治與軍事崩潰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