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高對日外交壓力?中國無視薛劍「斬首」發言,要求高市早苗撤回台灣言論
中國與日本的外交風波未停,先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針對「存立危機事態」的回應,接連著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爭議發言,中國外交部的態度從相對冷處理的反應,直到11月13日開始再次發出強烈反彈。中國將高市的發言,導向解釋為「鼓吹武力介入台海」、「重回軍國主義道路」,不過日方認為政府對台海政策不變,並且反過來持續要求中國應當為外交人員的「斬首」不當言論提出回應和處置。
雖然中國外交部表示要求日本「收回惡劣言論,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方承擔」,但實際上才恢復開放日本水產進口的中國,是否會在當前中日關係還算和緩的節骨眼上持續升高外交壓力,仍有待觀察。
前情提要:中國外交官薛劍的「斬首」說爭議
這起外交風波始於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被問到對於「存立危機事態」的定義,其中談到「台灣有事」的問題,高市早苗表示當中國對台進行海上封鎖的「台灣有事」情境下,日本有可能進入「存立危機狀態」,即可動用集體自衛權、出動自衛隊。儘管高市的說法仍有模糊,但仍是第一位在國會中具體論及「台灣有事」得解禁集體自衛權的首相。
延伸閱讀:
〈中日外交風波:中國外交官薛劍「斬首」失言,高市早苗模糊的「日本存立危機事態」定義〉
高市早苗的說法,對於主張「兩岸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的中國而言,是不能接受的論述。隔天11月8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 X 帳號寫下「那個擅自衝上來的骯髒首級,只能毫不猶豫地斬下。做好覺悟了嗎?」旋即引發暴力威脅的外交失言爭議。
包括日本外務省、內閣官房長官都相繼針對薛劍的暴力言論提出抗議,並且要求道歉與說明。不過薛劍僅僅刪除了貼文,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從事件以來也只是不斷在自己的 X 帳號上轉貼各種中國新聞、洗自己的版面。
中國外交反應「冷處理」?
中國對於這起風波的反應態度微妙。在高市國會質詢的前一天(11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才回應解除日本水產品進口禁令的話題,此前因為2023年中國不滿日本的「核處理水」排放,宣告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也引發日中國民間一陣「反日」情緒。中日雙方持續溝通後,中國漸進式恢復進口的區域,直到2025年11月恢復。這被解讀是中日之間的關係和緩,特別是不久前的APEC會議,高市早苗與習近平的會面算是友好,應是釋出採取暫時不衝突的外交訊號。
而到高市國會質詢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是在11月10日回應表示:「日本領導人日前在國會公然發表涉台錯誤言論,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同日本政府迄今所作政治承諾嚴重不符,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事實上林劍的發言是中國一貫的說法,內容並無特別之處、也沒有格外強烈,甚至可以說是一套對於日本、台灣而言司空見慣的「制式反應」。
關於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發言,中國方面沒有在公開的例行記者會資料上寫明,但根據《共同社》等日本新聞媒體的透露,當時的記者會上日本有針對薛劍一事提問,而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是:
「中國駐日外交官的個人發文,針對的是妄圖將台灣從中國領土分裂出去、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錯誤危險言論。」「我不對個人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做評論。」
除了中國外交部之外,觀察中國官媒也同樣處於「沒有反應」的階段,加上薛劍的態度彷彿一切從沒發生過,也讓外界猜測中國可能現階段不想在這個議題上多所著墨,避免升高中日之間的衝突,這就和過往所謂的「戰狼外交」跟進一起砲轟的態度有細微的差別。
中國再次反彈,但仍無視爭議的「斬首」發言
直到11月13日,中國再次針對高市早苗的存立危機事態說法回應。被問到高市早苗無意撤回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挑戰中方核心利益,侵犯中國主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絕不容忍,日方必須立即糾正,收回惡劣言論,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方承擔。」
與此同時,日本《NHK》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在13日召見日本駐北京大使金杉憲治,表達中國的不滿和要求高市撤回發言,金杉憲治則是說明日本政府的立場,同時再次向中國抗議薛劍的「斬首」言論。
中國的反應從13日才開始連動,包括《環球時報》、《人民日報》、《央視》等官媒從13日晚間到14日清晨發出相關報導,指責日本的「錯誤言論」。
其中《人民日報》14日清晨以「鍾聲」的筆名發表(官媒會以筆名形式提出評論,如「鍾台文」對準台灣、「鍾一平」象徵「中共中央一級事務評論」等),題名為〈絕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灣問題上的越線挑釁〉,批評「高市的涉台謬論絕非孤立的政治妄言,背後是日本右翼勢力突破和平憲法束縛、謀求軍事大國地位的偏執和狂妄」,將高市的發言,解釋導向是日本「是為日本軍事擴張尋找藉口,蘊藏著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危險苗頭。」
不過對於日本不撤回這番言論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中國所謂「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方承擔」說法,具體有可能會是哪些層面,抑或是停留在外交的唇槍舌戰上?目前還沒有清晰的發展。
日本方面,在得知中國的反應之後,官房長官木原稔在閣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此我方重新說明了答辯(編按:指高市早苗的國會答辯)的主旨及日本政府的立場,並加以反駁。此外,近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的發文,作為駐外使館負責人的言論,可說是極度不妥。我方已嚴正抗議,並再次強烈要求中方採取適當的行動。」木原稔重申:
「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不僅關乎日本的安全保障,也攸關國際社會的穩定。我國一貫的立場,是期待與台灣相關的問題能透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政府對台灣的立場,與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一致,並無改變。我們將持續強烈要求中方做出適切回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