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酒流成河」:百萬公升紅酒奔流災難,與全球葡萄酒過剩危機
「醉酒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國...?」葡萄牙中部城市阿納迪亞9月10日爆出工安事件:一間釀酒廠的兩座大型儲酒槽突然破裂,逾220萬公升紅酒湧向村莊,化成紫紅色的小溪在村莊內高速奔流,影片也在網路瘋傳。醉人的畫面背後,大眾仍需警惕酒類外溢如何衝擊環境,也藉機一窺全球葡萄酒產量過剩危機。
10日闖禍的釀酒廠名叫里維拉酒廠(The Destilaria Levira),今年才歡慶建廠100周年。《衛報》報導,這場「紅酒洪水」淹沒了一戶人家的地下室,除此之外幸無任何傷亡。一般葡萄酒標準瓶為750毫升,220萬公升相當於293萬瓶葡萄酒,足已填滿一整座奧運規格的游泳池。由於現場宛如電影特效般驚人,相關影片也在網路上爆紅,大批網友戲稱「立刻帶水桶飛過去」,甚至聯想到《聖經》中耶穌變水為酒的奇蹟故事。
事故發生後幾小時,里維拉酒廠在社群發出道歉聲明表達「深感遺憾」,並會對所有損害與後續清理負起全責。酒廠執行長卡瓦賀(Pedro Carvalho)告訴《紐約時報》,初步認為是該廠的儲酒槽之一因結構損壞而破裂,紅酒噴出的衝擊力又撞倒另一座儲酒槽而釀成災難,當地政府仍在調查更詳細的致災原因。卡瓦賀不忘強調,「那些酒品質很好」,所以空氣中的氣味並不濃烈。
▌致命「洪災」與環境污染
飲品或食品外溢是現代工業常見的意外之一,儘管畫面往往看來很滑稽,影響卻是不容小覷。常見的外溢事件多數源於卡車翻覆等交通意外,致使運送的貨物傾覆在道路上。國土廣闊的美國在此領域可說是「經驗豐富」,馬鈴薯、巧克力豆、麵粉、優格、蔓越莓等食物都曾翻倒在路上,短暫堵塞交通。
固體或有包裝的食物還算容易處理,液態食品外溢卻可能造成公共安全的噩夢,甚至帶來致命危機。倫敦就曾於1814年發生「啤酒淹災」(London Beer Flood),當時同樣發生儲酒桶破裂,約58萬至147萬公升的啤酒衝入附近低窪的貧民窟,導致8人死亡。
1919年美國「波士頓糖蜜災難」則是現代最嚴重的案例。糖蜜是一種用甘蔗或甜菜製糖的副產品,狀似極黏稠的蜂蜜。當時波士頓港一間工廠的糖蜜儲存槽突然爆炸,約870萬公升的糖蜜噴出,因爆炸威力揚起超過7公尺的「蜜浪」,沖毀了四周建物與街道,最終造成150人受傷、21人死亡與大量馬匹死亡的悲劇。由於事發時為1月冬季,糖蜜接觸冷空氣後變得更黏硬而加劇救援難度,多數死者為窒息死亡。後續還動員了逾300人清理現場。
除人員傷亡之外,食品外溢也可能對環境形成巨大汙染。2013年夏威夷糖蜜外洩事件中,因為將糖蜜輸送上船的管線老舊破裂,超過1,400噸的糖蜜在3天內流入海洋,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估計至少25,000隻魚蝦貝類因此死亡。英國環境管理服務公司GPT解釋,當巨量飲品進入水中,微生物需要消耗大量氧氣才能分解掉這些異物,造成水中含氧量急速降低,水中生物容易缺氧窒息而死。
針對此次紅酒外溢的後續處理,當地議會代表說消防員已協助清理環境,盡力收集外溢紅酒並交由廢水處理廠處置,避免紅酒直接流入河川;安納迪亞市政府尚在評估潛在的損害,包含對建築物與周遭環境的影響。
▌葡萄酒滯銷危機
里維拉酒廠受訪時坦承,兩座酒槽即是用來存放剩餘的庫存紅酒,原本預計將遵循葡國政府的指示全數銷毀。此次不僅凸顯食品產業的公共安全問題,更是葡萄酒產業危機的具象化警示。自COVID-19疫情大流行以來,全球葡萄酒產業持續面臨極大挑戰,主因包含防疫期間餐廳、酒吧無法營業致使銷量大跌;疫情減退後,各國也出現經濟持續衰退、消費者口味轉變等原因,紅酒需求量下滑的幅度極大。
根據歐盟執委會統計,歐洲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國其葡萄酒銷量明顯下滑,義大利為7%、西班牙為10%,法國為15%、德國為22%,葡萄牙則為34%。葡萄牙的葡萄酒年產量位列全球第十位,該國人均葡萄酒消費水準2021年還是全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人喝掉51.6公升。如今卻成了銷量銳減最多的國家。
除此之外,葡萄酒產業還面臨許多難以預料的挑戰,包含氣候不穩定導致產量難以預測,2021年全球葡萄酒歉收接近歷史最低水準,僅約250億公升,2022年則回升至258億公升。此外烏俄戰爭開戰逾1年半,導致燃料、電費等生產成本急遽上漲,都成為葡萄酒價格的沉重負荷,甚至面臨賠本賣的窘境。
為避免價格持續崩盤,歐盟也開始出手「救市」。歐盟日前撥出1.6億歐元,幫助葡萄酒產量位列第三的法國銷毀庫存酒,法國更在8月自掏腰包將預算加碼至2億歐元,預計將銷毀約3028萬公升葡萄酒。《華盛頓郵報》指出,銷量下跌最多的葡萄牙,農業部也預計花費2000萬歐元將庫存酒銷毀,並蒸餾成酒精後另作其他用途。
文/王穎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