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 週報/難民政策擊垮荷蘭首相:呂特退出政壇,右翼政黨趁勢興起?

聯合新聞網 The Glocal
荷蘭首相呂特因難民政策無法達成政府共識,而在7月上旬宣布內閣總辭,以及自己退出政...

本文為「The Glocal 全球政經週報」,以點、線、面三個維度精選分析每週國際大事。The Glocal 提供會員專屬訂閱內容:〈讀者訂閱〉

本週的The Glocal全球政經週報,議題鎖定在荷蘭首相呂特因難民政策無法達成政府共識,而在7月上旬宣布內閣總辭,以及自己退出政壇——呂特是荷蘭王國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掌權13年,現今荷蘭政壇無人的影響力能出其右,他的下台無疑導致一定時間內的權力真空。而在荷蘭飽受難民問題所苦的此時,右翼勢力趁勢興起,極端政黨是否將帶領荷蘭,成為歐洲又一個「往右走」的國家?

【點】——難民議題導致荷蘭首相下台:

荷蘭因為無法應付龐大的難民數量,首相呂特(Mark Rutte)帶領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提出「庇護制度改革」,打算藉由阻礙難民家庭團聚,舒緩難民危機。然而這一計畫,卻反倒導致呂特政治生命的結束——7月7日,呂特的聯合政府因「庇護制度改革」談判破裂而垮台。

由於荷蘭政府內部對於難民政策意見分歧、歷經談判依然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在呂特與內閣額召開緊急會議後,宣布內閣總辭,現年56歲的呂特亦隨之於7月10日宣布退出政壇,結束其長達13年的首相任期——這也是荷蘭王國史上最長的首相任期。

作為荷蘭在任期間最長的首相,並為除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之外,歐盟成員國執政時間第二長的領導人,呂特退出政壇的決定令不少人感到震驚。過去呂特曾躲過不少政治風波,多次成功扭轉批評,化險為夷,這也使他被冠上「不沾鍋馬克」(Teflon Mark)的稱號。

然而,此次移民議題談判的分歧,卻迫使了呂特離開政治中心。而這也造成了荷蘭政權的權力真空,讓極端政黨有機可乘,更為未來接手執政的政黨留下「必須於移民議題達成共識」的燙手山芋。

抗議荷蘭政府的移民。 圖/歐新社

56歲的呂特於2023年7月10日宣布退出政壇。 圖/歐新社

【線】——難民政策的改革爭議始末:

呂特於荷蘭名校萊登大學畢業後投身商界,曾任職聯合利華(Unilever)及其子公司,後來於2002年成為社會就業部部長(State Secretary at the Social Affairs and Employment Ministry),2004年擔任荷蘭教育文化科學部部長(State Secretar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 Ministry),2006年獲選為自由民主人民黨領袖。

2010年,呂特成為自由民主人民黨黨魁及首相參選人,成功當選成為首相,執政至今13年。雖然2021年1月,呂特因為政府錯誤指控數千戶家庭詐領托兒津貼的醜聞,而宣布內閣總辭,但在同年3月的眾議院大選,VVD依然勝選,呂特重新掌權,繼續位居荷蘭政治權力核心。

呂特在任期間,亦適逢歐洲難民潮。向荷蘭申請庇護的難民數量持續增加,於2022年上升三分之一,達4萬7,000人之多,政府數據更預計該數字會於2023年上升至接近7萬人。

荷蘭因為缺乏足夠的設施接待難民而陷入窘境,尋求庇護的難民需要暫居在惡劣的環境中,有人被迫在防水油布下睡覺,而收容場所的擁擠情況更導致發生嬰兒死亡事件。難民危機及收容設施的衞生問題,也讓不少荷蘭人不滿移民政策,因此呂特希望推行改革,解決難民問題及改善收容設施情況。

在欲推行的改革內容當中,呂特領導的自由民主人民黨規劃了兩級制度,政治難民相較戰亂難民,能夠享有更多權利,且戰亂難民受到的限制更多,每年僅准許最多200人以依親方式申請難民身份。

自由民主人民黨還計劃限制已身處荷蘭的難民迎接其子女入境,並規定難民家庭需要等待至少兩年方可團聚。雖然另一保守派政黨基督教民主黨(CDA)支持此項改革,但呂特的聯合政府中另外兩個政黨——基督教聯盟(Christen Unie)和民主66黨(D66)卻不願支持自由民主人民黨提出的兩級制度。最終呂特因聯合政府內部的移民政策分歧而在7月7日解散政府,並於7月10日表示將退出政壇。

荷蘭同樣受歐洲難民潮困擾,圖為2020年要求荷蘭政府接收難民的示威民眾。 圖/歐...

圖為2020年荷蘭民眾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搭帳篷,抗議荷蘭的民營政策和歐洲庇護...

【面】——右翼趁勢興起:

雖然荷蘭的移民政策已相較其他歐盟成員國嚴格不少,但荷蘭仍深深受到難民危機困擾,也引起民眾對移民規則的不滿。近年荷蘭政壇更因移民及其他問題,有不少極右翼的反移民及民粹主義政黨崛起。

例如由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PVV)及由范德普拉斯(Caroline van der Plas)帶領的農民-公民運動(BBB),上述兩個黨派皆多番強調荷蘭需要審視自身能夠接收的難民數量。其中農民-公民運動更在2023年3月的參議院大選脫穎而出,贏得各政黨中最多席位的17席,超越自由民主人民黨的10席,足見右翼政黨的威脅正日漸增大。

呂特位居政壇要位13年,黨內其他人的聲望及權威絕不及呂特。自由民主人民黨的衰落、荷蘭政治分裂的問題,以及近年右翼政黨的崛起,似是為極端政黨走上政治中心鋪路。

2021年內閣總辭後,呂特花了破紀錄的271天才成功協商,組建聯合政府。在缺乏政治力量及於關鍵議題缺乏共識的情況下,自由民主人民黨新一任領導人就算能帶領政黨於大選中贏得一些席次,恐怕仍難以與其他中間偏左或偏右政黨成功磋商籌組聯盟。

退一步講,即使新一任領導人能夠與其他政黨達成合作、合力壓制極端聲音,但依然難以保證能夠順利執政——移民議題仍會是不得不處理的燙手山芋,民眾及極右政黨亦會繼續對此向政府施壓。

呂特離開政治中心,造成了荷蘭政權的權力真空,讓極端政黨有機可乘。 圖/歐新社

過去24小時 荷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