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Daily/巴黎恐攻大審判:「恐怖份子倖存者」判無期徒刑
▌20220630轉角國際daily podcast.請點閱下方收聽
▌巴黎恐攻大審判
唯一倖存恐怖份子判處無期徒刑:發生於2015年11月13日的法國巴黎恐攻案,事件造成130人死亡,在去年2021年針對唯一倖存的恐怖份子——薩拉赫.阿布都薩蘭(Salah Abdelsalem)——正式展開審判。經過9個月的漫長審判,法國在6月29日做出宣判:阿布都薩蘭的謀殺罪及恐怖主義罪成立,被判無期徒刑。由於法國已經廢除死刑,無期徒刑是法庭所能裁決最重的刑罰,而阿布都薩蘭在30年後才有可能申請假釋,但通過機率微乎其微。
本次審判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刑事審判之一,受審人數多達20人,除阿布都薩蘭外,其餘19人參與策畫以及提供後勤,當中1人宣判詐欺罪、18人被判恐怖主義罪,各自獲刑2年監禁至無期徒刑不等。這20名被告中,實際出庭者只有14人,缺席的6人中有1人正在土耳其監獄服刑、另外5人被推定已死於敘利亞或是伊拉克。
阿布都薩蘭前後矛盾的證詞:阿布都薩蘭是比利時籍,恐攻發生當晚,他沒有引爆自己身上的自殺炸彈背心,放棄自爆選擇逃跑,隨後通過法比邊界回到比利時躲藏,直到2016年3月18日才被緝捕歸案。他在法庭上抗辯表示自己「在最後一刻退出攻擊」,並表示自己這麼做是「出於人性,而不是恐懼」、以及宣稱自己是在恐攻前兩天才被說服加入,但檢方指出他的證詞有多處矛盾;在2021年12月審判開始之初,阿布都薩蘭曾宣誓效忠ISIS,並對自己身上的炸彈未能引爆表示遺憾。
法院調查發現阿布都薩蘭的自殺炸彈背心確實故障,對他聲稱自己「決定退出攻擊因而丟棄背心」的說法不予採信,另外他也被控參與計畫恐攻、提供後勤支援,包括在11月13日當晚開車將自殺攻擊小隊同夥載到攻擊地點。阿布都薩蘭也在審判中向受害者表示哀悼和致歉,並含淚請求法官寬大,但檢方譴責他的表現只是法庭策略。
130死大屠殺:這起恐攻案是法國戰後最為致命的一次事件,造成130人死亡、超過490人受傷,其中部分傷者永久致殘,伊斯蘭國(ISIS)的10人自殺攻擊小隊在巴黎第10區、第11區的餐廳酒吧、正在進行比賽的法蘭西大球場、舉辦演唱會的巴塔克蘭劇院等多處地點發動包括槍戰、街頭屠殺與引爆自殺炸彈在內的連環攻擊,當中9人已在攻擊中身亡或死於警方追捕,而在事件半年後,來自原班人馬的「第二波部隊」於2016年3月2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再度發動連環恐攻。
法國檢方耗時6年進行調查,除阿布都薩蘭外,他的童年玩伴阿布里尼(Mohamed Abrini)同列被告,他參與了布魯塞爾機場爆炸案,卻和阿布都薩蘭一樣在最後一刻「放棄自爆」,另外他也在巴黎恐攻中協助載運自殺攻擊小隊。阿布里尼被判處無期徒刑,最低刑期22年;還有瑞典籍的聖戰士克拉耶姆(Osama Krayem)及突尼斯籍聖戰士阿亞里(Sofian Ayari),兩人涉嫌策劃攻擊阿姆斯特丹機場,獲刑30年監禁。
有關恐攻事件的調查還原與審訊,參閱〈最後一刻害怕自爆的ISIS恐怖份子?巴黎11.13恐攻大審判之謎〉。
▌小馬可仕就職菲律賓總統
獨裁者家族重返:菲律賓已故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之子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6月30日就職菲律賓新任總統。馬可仕統治菲律賓長達22年,任內在1972年到1981年之間,以對付共產黨為由,實行9年戒嚴;國際特赦組織估算,此期間約有7萬人遭捕入獄、3萬4,000人遭酷刑虐待、至少3,240人遭政府殺害。直至1986年2月,馬可仕政府才被「人民力量革命」推翻,家族逃亡到夏威夷。
然而馬可仕家族1991年獲准返回菲律賓之後積極參政,除馬可仕的妻子伊美黛曾競選總統、後來擔任眾議員外,小馬可仕也接連當選北伊羅戈省省長、參眾兩院議員,並在今年以壓倒性高票當選菲律賓總統,獨裁者家族時隔36年再度掌握國家最高權柄。
在選舉中,小馬可仕大打經濟牌,同時透過宣傳系統及網路,強力洗白父親的家族的形象,將戒嚴歷史描述成經濟繁榮、國家快速成長的時期。人權團體對此大感憂慮,並也在30日在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碑前,誓言要對抗馬可仕家族對歷史記憶的扭曲。
小馬可仕政府安排:小馬可仕本人將兼任農業部長,確保菲律賓的糧食供應;但他其實並未在選舉中提出口號以外的實質經濟政策,因此外界普遍推斷,應不會與前總統杜特蒂時代相去太遠。另外,他的副手、杜特蒂之女薩拉(Sara Duterte)也將兼任教育部長,菲律賓教育系統對於戒嚴時期的論述和教學會否產生改變?值得持續觀察。
而薩拉(Sara Duterte)擔任副總統、且小馬可仕先前已經表態支持杜特蒂充滿爭議的「掃毒戰爭」,也指出他的政府不會協助國際刑事法院(ICC)對杜特蒂掃毒行動的調查,因此可預料杜特蒂下台後也不會受到指控或被追究責任,他的影響力亦可能延續。
政府下令獨立媒體《Rappler》停業: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Maria Ressa)所創辦的菲律賓獨立媒體《Rappler》28日遭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重申撤照,由於《Rappler》多年來致力揭露杜特蒂掃毒戰爭的黑幕及報導馬可仕家族的黑暗歷史,被當局視為眼中釘,SEC的行政命令又在杜特蒂下台前夕頒布,遭外界質疑是為報復。
該行政命令源於2018年,SEC以菲律賓憲法和總統令規定,大眾媒體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不可受外資控制為由,認定向美國投資公司Omidyar Network發行菲律賓存託憑證的《Rappler》違憲,事後Omidyar Network將存託憑證捐贈給《Rappler》的菲籍經理,以此消除外資疑慮並在2021年2月申請覆議。不過SEC卻在28日主張捐贈無效,仍維持撤照命令。
目前《Rappler》仍在營運,並積極尋求各種行政救濟途徑。
▌ R&B天王性侵有罪:R. Kelly判刑30年
R. Kelly判刑30年:以〈I Believe I Can Fly〉一曲走紅的美國歌手R. Kelly,20多年來針對多名未成年人進行性虐待而被判9項罪名有罪,包括1項敲詐勒索、8項與人口性販運有關的罪名,紐約法院在6月29日宣布判刑30年、罰款10萬美元。R. Kelly的律師表示還會繼續爭取上訴,而獲刑確定的R. Kelly本人,並未再表示任何意見。
R. Kelly成名曲包括〈I Believe I Can Fly〉、〈Bump N' Grind〉、〈Your Body's Callin〉等,並在1998年以〈I Believe I Can Fly〉獲得了三項葛萊美獎,而有「R&B 之王」、「流行靈魂樂之王」之稱。不過演藝生涯之路卻也充滿爭議醜聞,包括曾因持有兒童色情影像的案件在芝加哥受審、多起性侵、虐待和暴力恐嚇等罪嫌,之中的受害者還有許多未成年男女,有些人式親近的朋友、更有不少是崇拜R. Kelly的粉絲歌迷。
近幾年受害者出面指控R. Kelly的惡質手段,Netflix於2019年也拍攝成紀錄片《Surviving R Kelly》,透露R. Kelly宛如「邪教式」控制和侵犯他人的淫亂生活圈。(報導參見:〈黑人版上流濁水?R. Kelly「全面有罪」的邪教式性侵案〉)
紐約的判刑確定後,R. Kelly目前還有兒童色情及妨礙司法的罪名,將於8月15日於芝加哥展開審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