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走鋼索?普丁-拜登「烏克蘭戰雲」的危機熱線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如果俄國17萬大軍當真入侵烏克蘭,美國、歐盟與北約真有『不惜一戰』的決心嗎?」...

【2021. 12. 8 美國/俄國】

世界大戰走鋼索?普丁-拜登「烏克蘭戰雲」的危機熱線

「如果俄國17萬大軍當真入侵烏克蘭,美國、歐盟與北約真有『不惜一戰』的決心嗎?」針對戰爭風險再一次劇烈升溫的烏克蘭-俄羅斯邊境對峙,美國總統拜登7日下午與俄國總統普丁緊急展開了長達2個小時的線上高峰會。在閉門密談中,拜登正面而嚴肅地警告普丁「出兵烏克蘭」的嚴重後果,將是極為嚴酷、包含國際金融強制斷線的最高經濟制裁,並強調北約盟邦已做好「最壞準備」,絕不允許2014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歷史重演。

面對拜登的高壓警告,態度相對輕鬆的普丁則不顯動搖,甚至重申莫斯科近期才緊縮的「戰略紅線」,反控當前的烏克蘭危機,全是歐美的不作為與「北約的侵略性東擴行為」所致,比起對俄國合法軍演指指點點,美國才該認真施壓烏克蘭政府遵從已經簽定的《新明斯克協議》,把俄國期待的烏克蘭重修憲法問題、頓巴斯親俄共和國的特殊自治權問題搞定,並出示法律文件擔保「北約不再東擴介入烏克蘭」,當前的烏俄危機才可能得到結構性緩解?

儘管會談過後,莫斯科與華府都共同強調這場閉門視訊會議「非常坦率又直接」,但雙方並沒有發表聯合宣言、也沒有約定下一次的接觸時間,在完全「沒有承諾任何共識」的狀態下,雙方就這樣在「世界大戰的氣氛邊緣」緊張散會。

但拜登口中「經濟制裁與『其他手段』」指的是什麼?普丁這回會再一次虛晃一招,還是強勢突襲?北約的其他盟邦,又是否作好了「為烏克蘭開戰」的終極準備?

▌前情提要:〈孤立之王普丁:越孤單越強悍?俄國內外交困的「圍城心理」〉

圖為9月俄國軍演。 圖/美聯社

目前發生在烏克蘭東部邊境的「烏東冬季危機」,是2021年年內烏克蘭-俄羅斯所面臨的第二次邊境武裝對峙。早在今春4月,俄國國防部就已「春季擴大軍演」的名義,從俄國遠東與南方戰區抽調大量戰鬥部隊,並將10數萬大軍的集結在俄國西部邊境——也就是烏克蘭的國門之前。

當時,俄軍在烏東邊境的動員集結,讓烏克蘭中央政府與歐美各國都高度警戒,擔心普丁總統恐欲「趁疫開戰」,在美國拜登政權上台初期的交接不穩,與歐洲各國苦於國內第三波疫情的當口,以強勢武力一口氣解決困擾莫斯科將近10年的「烏克蘭問題」

雖然在4月份的烏東危機中,烏克蘭中央政府軍與烏東親俄的頓巴斯獨立軍,都各自隨情勢近入「戰爭動員」。誰知在國際壓力的戰爭關注下,莫斯科卻突然宣布「軍演圓滿結束,全軍撤收歸隊」,緊張了好幾個星期的軍事對峙,自此重回過往雲煙。

然而到了11月初,烏東的局勢再度出現異常動靜。俄國社群網路與俄系的軍情觀察組織中,不斷傳來「各地軍隊大動作西進」的機動消息。但各種目擊影片、轉播證詞卻很快被「不明網管封殺」,僅知道俄國再度從南部軍區、中央軍區,派出大量機械化步兵與裝甲兵團「朝烏克蘭東部邊境集結前進」。

之後不久,烏克蘭國防部與國安局也開始發出「國際警告」,控訴俄國再度在國界上動員重兵。到了12月初,甚至連美國國防部、中情局都主動對外釋出「戰爭警報」,指普丁已下令要在元旦前後調集「17萬5,000兵力的龐大軍隊」,恐打算在2022年1月底、2月初的凜冬之際「兵分三路入侵烏克蘭」。

圖為衛星拍攝到的俄軍部隊。 圖/美聯社

在美方主動釋出的情報指控中,美國判斷俄軍目前在烏東邊境,已完成了至少50個營級戰術戰鬥群、超過7萬兵力的戰鬥部署。預計到2022年1月還會再增加10萬部隊到位,屆時俄國將動用100個營級戰術戰鬥群的力量,兵分三路同步入侵烏克蘭本土。

相關的報導與說法認為,俄軍的開戰規劃可能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克里米亞半島北上,以海空軍的火力掩護突襲烏克蘭軍隊的「烏東前線後方」,接著親俄的頓巴斯共和國部隊與邊境俄軍也會同步朝西打擊。

假若克里米亞與頓巴斯兩路出兵能解決戰爭,俄國就將以此迫使基輔政權倒台;但如果戰況的速度與效率不如預期或明顯受阻,俄軍才會再從北方投入預備部隊,直接從東北朝西南方向、甚至借道軍事同盟白俄羅斯,直接朝首都基輔「斬首」攻擊。

但對以上種種「戰爭情報」,莫斯科方面卻是嗤之以鼻,除了強調俄國的軍隊在自家國內的軍演訓練「本來就正常合法」,更強調當前的烏東緊張局勢,明顯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故意挑釁的「人造危機」,

克林姆林宮認為:烏克蘭政府2015年就已簽署了《明斯克II號協議》,這本是國際共同認證的「烏東和平框架」。但此協議的關鍵重點——制定烏克蘭新憲法並擔保烏東「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與「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等親俄或俄語族群的特殊自治主權地位——卻一直遭到基輔當局「惡意杯葛」始終沒有進展,烏克蘭政府軍甚至挾北約自重、從歐美各國取得大批軍援,進而擴大對烏東親俄區的消耗戰攻擊。

烏克蘭的澤倫斯基巡視東部前線。 圖/法新社 

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分析認為,普丁近一年來屢屢在烏東邊境集結重兵,一方面是試探北約與美國對「協防烏克蘭」的模糊承諾底線與戰力彈性;二方面則是莫斯科對於基輔的澤倫斯基政府已經逐漸失去了交涉耐心,原本普丁以為「喜劇演員」出身的素人總統澤倫斯基,應該會在烏東與北約問題上更有配合俄國的政治彈性,不料澤倫斯基近期不斷發動對烏克蘭親俄派「買辦」與富豪中間人的政治肅清,更把自己改造成「反俄先鋒」、對外積極展示不與普丁妥協的戰鬥決心。

在眾多問題之中,莫斯科不僅對於《明斯克II號協議》的遲不兌現感到厭煩,在2020年白俄羅斯爆發「拖鞋革命」的未竟民主抗爭後,普丁對於歐盟/北約勢力東擴的恐懼與憤怒,也就更難平息——像是在過去幾年內,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貸款、軍援裝備,並供應烏克蘭標槍飛彈等對俄關鍵的作戰裝備;北約各國在美國的帶頭下,也積極協助烏克蘭的軍事改革與偕同軍演。考慮到烏克蘭已經申請「加入北約」多年、將近6成的民意也都力挺烏軍與北約締結更正式的軍事同盟,俄國方面這才會對於「北約的侵門踏戶」與「干涉民族內政」感到無可接受。

事實上,在今年4月的烏東對峙後,普丁總統與克林姆林宮也在今年夏天發表了一篇爭議論文〈俄羅斯人與烏克蘭族的歷史統一〉,內容直接闡明他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本為、也該是團結合一的同一民族」。相關的討論原本就是普丁時常透露的歷史觀點,但透過總統府與俄國官方公開宣布,則令國際社會高度警覺:普丁是否已經下定決心要完成「統一大業」併吞烏克蘭?

在爭議論文之後,莫斯科對烏克蘭的外交壓力也日益增強,像是在冬季邊境大增兵的同時,俄國外交部就不斷宣稱「烏克蘭危機起因北約野心」,並稱歐盟與美國若有意化解干戈,那就應該權力催促基輔「執行明斯克協議」,而北約方面也應該提出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明文承諾北約絕不東擴烏克蘭,絕對不會干預烏俄內政」。

但根據德國《明鏡周刊》的報導,俄方向北約的施壓「紅線」,不僅只是北約承諾不納烏克蘭為正式成員國而已,更要求北約必須中斷所有與烏克蘭的軍事交流、軍援合作,無論是軍售、軍事顧問團、聯合軍演「一概不得繼續」——因此以拜登為首的歐美盟軍,才認為普丁的要求「不可理喻」,其背後的目的若不是為了測試北約的政治反應速度,就是真的已經打算「入侵烏克蘭」。

圖為9月俄國軍演。 圖/美聯社

在俄國大軍動員之際,草木皆兵的烏克蘭政府也不斷加碼備戰,總統澤倫斯基先是宣布「破獲了一起俄國煽動烏克蘭政變的陰謀」,接著也下令前線部隊進入戰爭準備,並大聲疾呼北約與美國盟軍應該作好「參戰準備」,除了提供烏克蘭迫切需要的防空武力與各式飛彈外,更應該展示「支持烏克蘭不惜一戰」的決心姿態,「否則憑武力說話的普丁,是不會退讓的。」

但這種極為危險的「懦夫博奕」卻讓烏東危機不斷升溫,因此在美國公開向世界宣稱「俄國恐將入侵烏克蘭」之際,白宮也連忙安排了與克林姆林宮的12月7日「熱線視訊」。

在與普丁一對一連線之前,拜登已緊急派遣「內閣親信」國務卿布林肯與CIA局長伯恩斯,與北約盟國——特別是歐盟內的法國與德國——聯繫,希望在整體局勢不明的狀態下,盡早團結西方盟軍的「一致共識」。

但對此,美國收到的歐洲回應卻是相對消極,因為人跑到中東外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宏,目前似乎沒有準備升級烏東談判;而正忙於聯合政府組閣的德國,則要等到本周三才會正式完成「梅克爾卸任的政府交接」,在此不穩狀態下,苦於國內疫情政治的德國,根本不具備快速回應美國號召的條件。

於是,勉強說服歐洲盟邦配合美方政策的拜登,7日也就在國際高度關注的狀態下,與普丁總統「閉門視訊熱線」——會談中,拜登很明確地表明了美國「不會縱容俄軍入侵烏克蘭」,但在警告之外,美方卻也沒有提出降溫局勢的具體替代路線。

圖/路透社

根據白宮會後的說法,普丁與拜登這組「老對手」的互動,相當順利、坦率且單刀直入,雙方彼此都承認了烏克蘭局勢目前的「危機化困境」,並就各自的底線與立場進行了直白的意見交流。

美方表示:拜登在會議上很明確地表達了「美國與北約不會逕行撤走對烏克蘭的軍援與交流」,假若俄國真的打算以武力解決烏東問題,美國也將聯合歐洲與全球盟邦,對俄國實施毀滅性的「國際經濟制裁」——根據白宮此前的規劃,美方除了針對特定人物與產業的經濟封鎖外,最壞狀況下更將禁止俄國使用SWIFT的國際金融交易系統,

「換句話說,如果俄軍入侵烏克蘭,西方世界就要把俄國逐出國際金融體系,最大程度地掐斷俄羅斯的國際貿易與金流活動,以封鎖北韓、伊朗的制裁等級對付普丁。」

美方的恫嚇與威脅,雖然象徵著「對俄經濟戰」的開打序曲;但像是法國、德國...等歐洲盟邦,私下卻都對於美方的反擊手段「高度存疑」——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制裁,勢必無法短期嚇阻俄軍征服烏克蘭;再者是封鎖俄國金融體系後,歐盟各國倚賴俄國進口的天然氣、石油都將同步遭遇「停止交易」問題,若戰爭如期在明年1月開打,凜冬之中的歐洲恐將無力承受這樣的連鎖效應。

但如果經濟戰的威脅,無法說服普丁收手的話,美國、歐盟與北約,又真的有「因烏克蘭而對俄國開戰」的明確決心嗎?對此,歐盟各國的態度則更為沉默,拜登總統團隊亦不敢打破這種「戰略模糊」,擔心加碼武嚇反而會以戰逼戰、顛倒過來讓無路可退的普丁「硬著頭皮走向戰爭單行道」。

圖為4月在克里米亞演習的俄軍。 圖/美聯社

「我向俄國提出來的警告,我認為....將是最全面性與壓力最大的『混合性手段』,如果普丁先生真的硬要選擇我們擔心的結局,這些回應必將逼使他三思、後行、接著放棄。」

拜登如此解釋與普丁的談判,並強調美方對俄方的警告包括「經濟制裁與『其他手段』」,但其他手段指的是什麼?是否包括軍事回應?美國與俄羅斯都不予置評。

克林姆林宮方面強調,普丁與拜登的互動非常順利、坦率與「就事論事」,與此前的隔空嗆聲不同,普丁總統無論在視訊會議裡,還是會後新聞稿內,都相當平穩、冷靜、甚至有意強調兩名總統的高手過招,卻特別壓低了「烏克蘭危機的急迫性」——就像是俄國沒有在烏克蘭邊境佈署大軍,或者戰爭威脅根本不存在一樣。

法國《世界報》與德國《明鏡周刊》都認為:無論普丁是不是真的打算對烏開戰,在12月7日的會議開始前「莫斯科就已取得了戰略勝利」。在此試探下,北約再度出現了成員步調不一致、底線浮動且不願面對戰爭風險的結構性分裂;此外,美國雖然大張旗鼓的宣稱要發動經濟制裁,但誰敢在歐洲冬季能源危機的時候承擔「斷氣結果」?以法國、德國為首的托推敷衍,也只會對美國強調「歐洲的難處」,卻無法有效提出「如何團結抗俄」的一致性策略。

《世界報》表示,美軍與北約顧問團目前在烏克蘭大約各駐100人。以現在狀況來看,北約各國都沒有作出相應俄國的部隊動員,於政治條件來看也沒有出兵協防基輔的預期準備。

與此同時,根據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的說法,俄軍目前的冬季動員速度,其實沒有美國情報警告的如此龐大且迅速——無論俄國媒體還是美國中情局方面,都只能確認「俄軍的大規模動作符合開戰特徵」,但普丁是否已經下定了戰爭決心?卻沒有任何管道能夠暗示或預期。

「就像『契訶夫之槍』一樣,我們擔心的是:如果普丁真沒想過要入侵烏克蘭,開槍的大軍部隊就不會一直出現在邊境『全軍演習』。」

今年9月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聯合軍演。 圖/美聯社 

過去24小時 美國 俄羅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