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被動安樂死」爭議11年的結局:植物人蘭伯拔管逝世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但願他的死,能為世間帶來啟示。」在法國纏訟11年的「被動安樂死」爭議,因車禍而...

【2019. 7. 12 法國】

法國「被動安樂死」爭議11年的結局:植物人蘭伯拔管逝世

「但願他的死,能為世間帶來啟示。」在法國纏訟11年的「被動安樂死」爭議,因車禍而癱瘓的植物人文森.蘭伯(Vincent Lambert),今年7月終於確定拔除生命維持系統,在11日逝世,享年42歲。由於安樂死在法國並不合法,加上蘭伯的家族對於是否該繼續維持生命,分裂對立的兩派拉扯,為此告上法院訴訟長達11年,蘭伯家族的善終爭執,不僅引起法國社會的激烈爭辯,人權與生命權的拉扯,也讓教宗和聯合國介入關心。蘭伯的生死難題已告一段落,但法國社會對於安樂死的反思,依然是難解的生命習題。

▌延伸閱讀:〈重磅廣播/法國「被動安樂死」逆轉判決:親族對抗下的善終之爭

蘭伯是一位精神科護理師,2008年時因為一場車禍意外,導致全身癱瘓成為植物人。當時醫生判定,蘭伯的腦部重度損傷、已沒有復元的可能,僅能依靠生命維持系統繼續保有存活狀態。蘭伯能夠自行呼吸,眼睛也有偶爾出現的移動,但醫生仍表示蘭伯無法與外界溝通,也沒有機會恢復。

不過由於安樂死在法國並未合法,因此醫師僅建議蘭伯的家屬停止治療、放棄維持生命系統,以「被動安樂死」的消極方式來結束蘭伯的痛苦。但是這個決定不僅引發法國的倫理爭議,蘭伯的家族之間也因此演變為兩派的拉扯爭奪。

蘭伯的妻子瑞秋(Rachel Lambert)支持放棄治療、給蘭伯一個「善終」。瑞秋表示,蘭伯在成為植物人之前,就曾經明確說過「不希望自己已這種狀態苟活」,因此在醫療診斷沒有恢復可能之下,選擇放棄治療是「對蘭伯最好的決定」。

但是蘭伯的父母卻是大力反對,認為應該讓蘭伯「繼續活下去」,主張拔除生命系統的行為等同於謀殺,並指責醫院事先都未和父母討論處置事宜。篤信天主教的父母也強調,應當善待所有生命、只要給蘭伯更好的照顧,他的身體狀態會有所改善、甚至有恢復的可能。

蘭伯的父母也持續奔走,幾次透過歐洲人權法院、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管道,希望藉由外力...

蘭伯的生死爭議,也讓雙方對簿公堂,為了能否拔除維生系統而纏訟多年。圖為沮喪、自稱...

不過因為蘭伯沒有留下任何明確的意願證據,家族也因此分裂成被動安樂死派與維持生命派的兩造對立;蘭伯的8名兄弟姊妹,其中有6人支持妻子,另外2人選擇站在父母這一邊。蘭伯的生死爭議,也讓雙方對簿公堂,為了能否拔除維生系統而纏訟多年。

經歷長達10年的訴訟,蘭伯案原本在今年5月已確定要停止維生系統,結果就在5月20日準備拔除系統當天,巴黎上訴法院逆轉判決,又恢復了蘭伯的生命系統。爭議的訴訟拉扯,也讓法國社會再度掀起辯論:被動安樂死是否合乎倫理道德?是否應該讓蘭伯好死善終?乃至於法國是否應藉此機會考慮安樂死合法化,都成為輿論和雙方支持者的爭辯。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5月時,針對蘭伯案的爭議,透過官方Twitter呼籲:要「保護生命,從生命的開始到自然終結,這都是天賜的禮物。」蘭伯的父母也持續奔走,幾次透過歐洲人權法院、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管道,希望藉由外力的介入關心,來繼續維繫蘭伯的性命。

不過在5月的逆轉才決之後,蘭伯案的訴訟仍在一個月後塵埃落定。6月28日,法國最高上訴法院裁定,可以合法終止維生系統來結束蘭伯的生命——這也是蘭伯案的最終判決。

在今年7月2日開始,醫生陸續將蘭伯的維生系統移除,首先拔除灌食管,預計將在一週左右的時間死亡,期間醫院仍會維持必要的生理照護,靜待蘭伯的「深沉鎮靜地無痛逝去」。8日時蘭伯進行最後的系統拔除,長年來為維護蘭伯生命而奔走的父母,最後時刻也圍繞在蘭伯身旁,遺憾地表示:

「事已至此,我們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太遲了,蘭伯要走了。」

法國時間7月11日上午8點24分,歷經長達11年的癱瘓植物人狀態,文森.蘭伯逝世,享年42歲。支持蘭伯被動安樂死的妹妹瑪莉(Marie),在離開醫院後也向媒體表示:「我非常訝異,很難相信他們會花這麼多年時間打官司...,我認為這是對蘭伯來說,最合理而且尊重他的方式。」

「但願蘭伯的死,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對於生命的啟示。」蘭伯的離世,讓這個生死難題的爭辯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在法國掀起的社會效應仍有漣漪。根據《法新社》報導,因為蘭伯案的訴訟,民眾對於醫療遺囑的訂立詢問度增多;然而對於安樂死的不同立場爭辯,目前依然是難解的生命習題。

「事已至此,我們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太遲了,蘭伯要走了。」到醫院準備兒子後事的蘭...

影像故事 法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