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絕食四君子」,六四倒數2天
【歷史上的今天 1989.6.2 中國】 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絕食四君子」,六四倒數2天
「我們不是尋死,是尋找真的生命!」1989年6月2日,天安門廣場紀念碑湧進上萬人圍觀,四位作為知識分子代表的人物:劉曉波、侯德健、周舵、高新,共同發表〈六二絕食宣言〉,呼籲政府與學生都能冷靜、解除對立。他們被稱為天安門「四君子」,決心絕食的初衷,是希望用溫情力量,化解越來越嚴峻的廣場局勢,阻止流血悲劇的一切可能。
▌延伸閱讀:〈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廣場啊我為你哭泣」,六四倒數3天〉
領頭帶著其他知識分子加入絕食的,是劉曉波。他首先說服前北大講師周舵、以及知名音樂人侯德健,後來與劉同在北京師範任教的高新也加入,5月底開始準備起草絕食宣言。
行動最大的象徵意義,是「知識分子界終於加入學生絕食行列」,而目的一方面是希望為低迷的廣場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希望透過知識界分批上陣絕食的方式,迫使中國當局和學生能夠各自退讓,避免衝突升高。「這是基於對戒嚴令的憤怒、對民主運動的支持、盡公民的政治責任。」四人在1日向前來專訪的美國媒體表示。
2日下午,四君子來到廣場紀念碑北側,舉行新聞發布會,宣讀〈六二絕食宣言〉。
「我們絕食、我們抗議、我們呼籲、我們懺悔! 我們不是尋找死亡,我們尋找真的生命。」
「...在李鵬政府非理性的軍事暴力高壓之下,中國知識界必須結束幾千年遺傳下來的『只動口而不動手』的軟骨症,以行動抗議軍管、以行動呼籲一種新的政治文化的誕生、以行動懺悔由於我們長期的軟弱所犯下的過失。對於中華民族的落伍,我們人人都負有一份責任。」
「...幾千年來,中國社會是在打倒一個舊皇帝而樹立一個新皇帝的惡性循環中度過的。歷史證明:某位失去民心的領導人的下台、和某位深得民心的領導人的上台,並不能解決中國政治的實質性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救世主,而是完善的民主制度。」
「我們沒有敵人!不要讓仇恨和暴力毒化了我們的智慧和中國的民主化進程!」萬人圍觀之下,四君子宣讀完絕食宣言,廣場的士氣又為之一振。絕食從2日下午4點開始連續72小時,預計在5日下午4點結束。當時他們還不知道,原本期望避免流血暴力的初衷,不到48小時就徹底粉碎。
|
六四之後,四君子的際遇各有不同。拒絕流亡海外的劉曉波被捕、關押後獲釋,以中國異議份子的身分為世人所熟知。周舵同樣在入獄後獲釋,曾赴美哈佛大學訪問、又返回中國,如今仍受中國的監控。高新赴美後選擇遠離六四的一切,避談相關事務;侯德健則被驅逐出境、返回台灣。但共通點是,當2017年劉曉波病逝,其餘三人完全不願表達任何意見,變成《易經》研究者的侯德健,也直接拒絕《路透社》的採訪。
當年絕食發起的時候,侯德健是眾所矚目的明星,尤其當時紅遍中港台的〈龍的傳人〉,還成為廣場上鼓舞士氣的歌曲;絕食期間,萬人鼓譟下,侯德健就在廣場帶領靜坐學生一起合唱。
劉曉波回憶,過去他第一次見到侯德健時,就當面批評〈龍的傳人〉狹隘的民族主義:「為什麼願意與否都只能是龍的傳人,而且是永遠永遠。假如這條龍邪惡又癡呆呢?假如這條龍已經沒有生命力了呢?難道中國人就沒有選擇做人的自由,只能別無選擇做龍的傳人嗎?現在,大陸上到處是俗不可耐的龍,文化界的尋根者們也在哭著喊著地找龍。龍,這個被頂禮膜拜的封建圖騰與皇權象徵,還要再次成為現代中國人的偶像嗎?」
侯德健聽了,只平靜地表示同意,說:「這個歌詞,我早就想改一改了。」2011年5月1日,重返中國的侯德健,在北京鳥巢與李建復合唱〈龍的傳人〉,歌詞沒有任何改動。2018年,侯為一首歌譜曲,歌名叫〈中國夢〉。
這是30年前的6月2日,「六四天安門事件」倒數第2天。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