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馬鎮化武慘案:動彈不得的「國際真相調查團」
【2018. 4. 19 敘利亞】 杜馬鎮化武慘案:動彈不得的「國際真相調查團」
在聯軍亂鬥之後,敘利亞杜馬鎮(Douma)的化學武器屠城事件,究竟有沒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為了調查4月7日造成70平民罹難的杜馬化武案,聯合國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組成的調查團,上周六也緊急進入敘利亞;但5天來,調查團隊都因「安全因素」而在大馬士革動彈不得,甚至連聯合國維安部派出的護衛小組,18日在杜馬鎮的前線探勘時也「遭遇不明砲火」,被迫撤退。
4月7日的杜馬鎮毒氣事件,除造成70名婦孺平民死亡外,也觸發了美國、英國、法國聯軍,14日清晨對敘利亞發動的「制裁空襲」。然而空襲過後的同日稍晚,受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邀請、聯合國支援的OPCW調查團,也低調抵達敘國首都大馬士革。
OPCW趕赴敘利亞的目的,是為了深入杜馬前線「還原事件真相」。但落地5天以來,專家團隊卻因「在地安全因素」而動彈不得——其中,在14日由聯合國維安部(UNDSS)派遣、用於保護OPCW隊調查團的安全小隊,就在探勘杜馬鎮的前線任務遭遇危險。
UNDSS安全小隊,4日在杜馬的探勘,分為兩條任務路線:在地點A的偵查團隊,一到現場就被「大批群眾包圍」,現場指揮官被迫撤退;而地點B組則是遭遇「槍戰」,當場還有一枚不明爆裂物爆炸,安全環境完全不適合調查團進駐。
調查團的再三受阻,讓美國、法國政府高聲譴責「敘利亞與俄羅斯又在背後阻撓真相曝光」;但敘利亞政府卻宣稱,UNDSS的在地點A遭遇的「大批群眾」,都是抗議英美法聯軍空襲的愛國市民,「這些是在地人民的心聲,聯合國見證到了吧!」至於地點B的槍戰,官方則不表意見。
根據OPCW的說明,本次杜馬化武調查團的任務,主要分為三大目標:第一大目標,是深入前線蒐集「環境樣本」,例如受化武汙染的土壤、化武炸彈的碎片殘骸;第二大目標,是採集受害傷患、或罹難者遺體的生物樣本,像是血液、尿液或遺體屍檢;第三大目標,則是整合事件證詞,像是檢核目擊者說法、驗證事件影像紀錄...等等。
然而杜馬鎮慘案的發生日期,距今已將近兩個禮拜——在這段期間裡,阿薩德的政府軍早已收復整個東烏塔地區,原本死守杜馬的反抗軍與平民眷屬早已投降或撤退,包括現場地貌、住民目擊者、甚至是罹難者遺體...等現場證據,都有可能遭到清洗、挪移或破壞。
OPCW表示,目前調查團隊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確定杜馬鎮化武事件,是否有使用「氯彈」之外的神經毒氣?以OPCW多次交手的「沙林毒氣」為例,即便沙林的揮發性高、照理來講殘跡在兩周之後應無法偵測;但投放武器者,往往會為了「擴大殺傷效期」而混入其他化學物質,延長沙林毒氣的殺傷時效。因此,在2013年的東烏塔化武調查中,調查團在事發數周後,都還能透過建築物的水泥殘骸,偵測出沙林反應。
除此之外,隨著反抗軍撤出杜馬地區的平民救難隊,也透過管道向OPCW提供多個「罹難者下葬點」,但截至目前為止,無法深入前線的調查團隊,還沒能檢驗任一具疑似毒氣死難者的遺體。
在2013年、造成1,500人死亡的東烏塔化武慘案後,OPCW也曾組團進入事發地區,配合聯合國安理會2118號決議案,協助敘利亞政府解除化學兵器與收繳製造設備,並因此獲得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然而受限於成立宗旨與單位架構限制,OPCW的調查團只被允許「還原事件的客觀真相」,但不具總結攻擊責任歸屬的調查權限。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