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希拉蕊遲到的「敗選感言」

聯合新聞網 轉角說
希拉蕊在哪?敗選後哭泣的支持者。 圖/法新社

※編按(2016.11.09):沉默一夜後,希拉蕊・柯林頓已於美東時間9日上午發表敗選演說。這也是她繼8日投票之後,第一次公開露面。

2016年美國大選在川普步上台,宣布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後,正式畫下句點;但在川普現身前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家在等待的,都是希拉蕊.柯林頓的「敗選宣言」。

從開票之初,希拉蕊就神隱在紐約市第五大道的飯店套房,近十小時的開票時間,讓台下支持者乾等;諷刺的是,當晚都未現身的希拉蕊,卻是因為川普的勝選感言外界才知道她的動態。

在現代美國政治中,勝選的候選人在宣布勝利前,敗選的一方通常會先出面發表「敗選宣言」,承認敗選。這一不成文的慣例,是基於對對手的尊敬,長久下來也成為每四年一回、維繫民主傳統的歷史見證。但以研究敗選宣言為專業的澳洲阿德雷德大學歷史教授寇科蘭(Paul Corcoran),卻指出「敗選宣言」其實是20世紀末才出現的傳媒產物。

美國總統選舉上的第一次敗選宣言,是由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在1800年大選後,向勝選的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所寫的致意信;而之後隨著科技進步,候選人們的選後致意也從面對面、書信,進步到了電報、電話與廣播——直到1952年,代表民主黨角逐大選的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在敗給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之後,才開啟了用電視轉播敗選宣言的先河。

▎認輸的公式:美國大選敗選宣言

寇科蘭教授對《時代雜誌》表示,在1952年之後,總統大選也隨著電視轉播與媒體產業相互結合。傳媒需求下,勝選/敗選宣言也成為了總統選戰必得上演的「精彩大結局」,並從無強制性的個人表態,到被要求成「民主傳統」的重要一環。

但研究眾多「總統敗選人」的敗選感言之後,寇克蘭驚訝地發現——自1952年以來,每屆的敗選感言都有極為類似的「制式規格」。他表示,敗選人的發言通常會分為三大段:

在過去幾屆大選中,幾位敗選者的感言——像是2004年的凱瑞(John Kerry)、2008年的麥肯(John McCain)與2012年的羅姆尼(Mitt Romeny)——都在輿論中享有頗高的評價,而2000年因佛羅里達計票風波而被爭議性判決失利的高爾(Al Gore),其在選後一個月、最高法院裁決出來後的認敗感言,「我強烈不同意法院的決定,但我接受它...我坦然接受這最後的結局。」,其一席話也被認為是民主風度的經典典範。

寇科蘭表示,大選中的勝/敗宣言雖是一體兩面,但比起勝選演說,敗選感言更是不簡單。因為落敗者不僅要收拾自己的失望,還得肩起安撫支持者、穩定國家民心的最後責任——儘管於法於理,敗選宣言並非「必要」。

在過去,如果選舉結果一般、或者是極為膠著,敗選感言的姿態通常會比較溫和,因為「維持國家團結」、「治癒選後裂痕」,已是美國民主選舉中的默契傳統;但若是選舉結果呈現一面倒,那麼敗選的發言通常會比較激烈、強硬,因為此時輸家的考量已不在是國內氣氛,而是戰後的黨內清算與復原重啟。

對比過往大選的「結局」,此次希拉蕊消失於銀光幕前,僅透過電話向川普致意,而川普一如外界預期,發表了符合「規範」的勝選感言,少了以往狂放不羈的暴衝言論,首次以極為穩重的口吻,呼籲選戰已結束,是時候療傷裂痕,讓國家團結一致了!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2016美國大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