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必須死——李光耀教你說「華語」
影片:新加坡「標準配音版」的《夜市人生》
在新加坡社區型的美食廣場(food court)吃飯,常常會看見電視機播放中國的古裝劇以及台灣的鄉土劇;前者,我通常可以忽略不太傳神的英文字幕,用聽的即可;但對於後者,卻是怎麼樣也看不下去,台灣的鄉土味全失,因為他們換上了「標準」的華語配音。
早期來到新加坡的華人以福建人為主,新加坡的老一輩華人,不管你是廣東人或是客家人,都能說上一口福建話,甚至某個晚上,住在樓下的廣東人阿姨按鈴抱怨我們挑燈夜讀吵到她睡覺時,我還能用一口破爛的台語和阿姨的福建話來「搏感情」;但年輕一輩的華人,大部分逐漸喪失了說「方言」的能力。為什麼?
▎中共/馬共+華語=講華語就是共產黨
其實在建國初期,反共傾向強烈的李光耀政府,曾因為對受到中共鼓舞的馬來西亞共產黨相當感冒,將華語教育視為共產思想傳播的工具——說華文等於共產黨、共產黨也就等於罪孽。此外,當時華語學校出身的菁英,也讓英校系統出身的李光耀感到相當厭煩,他非但沒有企圖推動華語,還非常痛恨這些意圖左右新加坡的意見氛圍的華校菁英。
李光耀曾批評:「說華文時會觸動的是中國文化,以及透過華校保存的中國傳統。這不是一個無產階級議題,很明顯的,這是簡單的『愛國沙文主義』。」他不僅透過半官方組織去削弱華人宗親會中意見領袖的力量,也取巧地在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中,刻意選擇與跨國公司或是政府相關企業攜手,而不和有勢力的華裔商人合作,如此一來便能大大降低他們的政治影響力。
李光耀說,他不要新加坡當「第三個中國」。他在其回憶錄裡,狠狠地寫下:「我們很難分辨誰是好的華校人才,當共產黨對人民行動黨政府開火時,誰會保持忠誠……我們和共產黨份子是在同個池塘裡釣魚,但他們同時掠奪著華人民族主義與毛派馬克斯主義的平等主義思想……那些華校出身的人們,心裡想的是中國歷史、中國寓言和格言,以及中國共產黨如傳奇般的革命成功,拿這些來作為他們在新加坡挫敗生活的參照。」這是建國後華校菁英連結的共產勢力,以及英校系統的李光耀政府之間,兩類華人隨著歷史累積而成的鴻溝,最劍拔弩張的時候。
1970年代前後,英語已經很明顯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語言」,語言與經濟理性的一拍即合,給了李光耀一個大幅降低華語重要性的理由,華語教育對新加坡是沒有價值的,為此,李光耀還惹來個「去文化的中國人」的罵名。
1975年,李光耀更是將大中華地區外,唯一的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改成英文大學,並在1980年併入新加坡大學(今日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大學等同滅校。李光耀在2009年接受《國家地理雜誌》專訪時,甚至說出「後悔沒有更早關閉南洋大學」的言論,指出英語才是工作上需要的技能,南洋大學收到的學生早就已經是「一幫混混」(bum students)。
▎李光耀也愛「說華語」
到這個階段,雖然國家也推動了母語(華文)教育,星國華人的各種方言在新加坡都還通行無阻。但李光耀的作風——如他自稱的務實主義——正是「翻臉翻得比翻書還快」,1979年新加坡政府忽然實行起「說華語運動」(Speak Mandarin Campaign),此舉表面上是要配合李光耀的亞洲化政策,重新強調人民的文化根源,深層的原因則是鄧小平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可能改變亞洲的經濟情勢,預期因此獲利的新加坡,不僅提撥預算輔助過去的華校重新在特定科目用華語教學,儒家思想教育也回來了,通通都「回來」了——儘管對於一般華人老百姓而言,這些「傳統」根本沒有存在過。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是這場天邊飛來的「說華語運動」,使得政府在1980年代開始禁止播送方言節目。
李光耀認為,華語母語教育的成效不好,是因為家中大人都講方言而不講華語害的。原本幾十年來相安無事的方言和華語,忽然變成「有你就沒有我」的局面。李光耀更搬出語言專家的研究,說普通資質的學生腦袋資源有限,是無法同時學習三種語言的(英語、華語、漢方言),所以「快刀斬亂麻」(李爺爺本人表示),只好割捨方言。他也提出數據,指出家中講方言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果比較差,政府說著說著、家中長輩聽著聽著,也覺得有些道理——對,孩子要說華語呀!
接著十幾年,講華語運動連珠砲式的標語,告訴大家「你是華人,華人說華語,如此天經地義的事呀!」但成效顯然沒有太明顯,從標語中的變化,也看出政府的態度逐漸軟化,像是:
- 1981年:「學華語,講華語」
- 1982年:「在工作場所講華語」
- 1983年:「華人講華語,合情又合理」
- 1984年:「請講華語,兒女的前途,操在您手裡」
- 1985年:「華人·華語」
- 1986年:「先開口講華語,皆大歡喜」
- 1987年:「會講華語,先講常講」
- 1988年:「多講華語,親切便利」
- 1989年:「常講華語,自然流利」
如果你看過《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應該印象很深刻,裡面的女孩跟同學們,如何抗拒在學校學華語,甚至還跟老師打架。新加坡政府透過「一種族一語言一文化」,這種簡單的線性連結,強制地來處理有關語言的政策:如果你的戶政資料登記你是華人,你到學校的母語課就是要學華語,沒得選,若你想選馬來語或泰米爾語是不可行的。
影片:李爺爺教您說華語
▎華語學不成,地方語言反而消失
講華語運動的最大成效,是讓方言比例大幅降低,但講華語的比例卻沒有等幅度的成長。根據新加坡官方統計資料,以「在家中使用的語言」為調查項目,方言從1957年的97%、1980年的81.4%,接著在1980年的講華語運動開始後,短短20年的時間內,大幅降低了超過50個百分點,到了2000年只剩下30.7%;但講華語的比例卻只增加了25個百分點不到。
年輕華人面臨了不會講方言,華語能力也有限的狀況,新加坡社會也出現「香蕉人」(banana)一詞,來戲謔這些「皮黃肉白」的年輕人,說他們長了華人外表卻只會講英語,更成為搞笑影片的題材。
年輕一代的新加坡華人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強勢語言政策下的實驗品,他們甚至被譏諷是在說一些「像是華語的東西」。李光耀先生挪用片面的語言學研究來支持他的政策,但有些矛盾顯然是他沒有思考到的:像是鄰近的馬來西亞華人,各個都能說上馬來語、華語、方言(與英語),直接打臉李光耀引用「腦資源不足以學習三種語言」的證據主張。一些台詞有方言的戲劇在馬來西亞得以原音播出,到了新加坡卻須被配上抽離戲劇情感的華語,甚至也不是換上新加坡福建話,取而代之配上的,是整個新加坡路上找不到半個人(中國和台灣移工除外)這樣說話的「標準口音」。
但新一代年輕人也開始透過行動或策展的方式,去紀錄上一代的方言文化,希望珍貴的文化資產能夠延續下去;社會上也出現質疑聲浪,認為消滅方言事實上是孤立上一代的華人老者於社會之外——有些不會說華語的老年人,甚至連消遣娛樂都不可得,因為電視劇都配上了華語配音。年輕的部落客Jeraldine就質疑:為何媒體發展局允許韓劇與日劇有雙聲道的選擇,台灣鄉土劇與港劇卻只允許華語配音?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生社團,也開始實驗以方言教學影片讓與長者接觸的學生志工有更有意義的交流,希望老年人能夠以自己的語言接受年輕人的關懷。
前一陣子,我和朋友曾在美食廣場問一位有些年紀的阿姨,有關「Singlish」的用法,我發現她似乎是福建人後,用台語問她「auntie,你講福建話喔?」,雖然後來她錯以為我是要問她福建話的說法,而不是Singlish,但明顯地,她的臉上寫滿著開心。
影片:李爺爺其實更會說福建話
▎方言必須死?
僅管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有所行動,新加坡政府的態度卻令人失望。總理李顯龍在2014年的講華語運動演說中,再次確立無意調整語言政策的立場,言明講方言「不是一件務實的事」。李顯龍延續著其父李光耀的說法,聲稱人們無法同時掌握華語、英語和方言是一個35年來不變的原則。李顯龍並舉了香港為例,認為香港人儘管很會講廣東話,但華語就顯得不太行,英語水準也不怎樣,這就是同時使用太多語言的下場。他將語言政策視為「一場交易」,維持華語/英語的雙語主義,就得犧牲方言,「這需要付出龐大的代價」。
有些人質疑:因為中國崛起而追求華語的推廣,未免也太功利主義了吧?對此,李顯龍說:「只要你們對華語有興趣,不管什麼原因,我都會鼓勵你去學。」這就是新加坡式的務實。。
新加坡獨立學者Sharon Siddique曾說過:「除非方言的文化內涵能被轉移到華語身上,否則令人生畏的是,方言的衰弱,事實上,表示著文化基底的衰弱。」
如果經濟的進程,勢必要犧牲一些東西,那麼新加坡政府所選擇犧牲的,是不是太沉重了一些?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