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小確幸?英國加工的丹麥「hygge」療癒術,H for hygge
大宣傳家的工作是將原本就有的細流匯聚起來,如果土地乾涸,那再怎麼挖都是徒勞無功。
他的本意是指獨裁者與國家機器對輿論的操控:只能放大既有的風向,很難無中生有。某方面來說,來自丹麥的療癒系小確幸「hygge」(讀音近似「胡個」)在2016年席捲英國,或許也適用相同的道理。
究竟 hygge 是什麼呢?語言學家指出,hygge 來自古挪威文,原意為「身心安適」,在十九世紀左右傳入丹麥。時至今日,丹麥人使用這個詞彙的頻率特別高,賦予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別價值,彷彿成為該國文化精髓。舉凡店鋪氛圍或朋友聚會,都可以聽到丹麥人使用這個詞彙,通常理解為「親密的舒適感」,不過各路小確幸專家往往會補上一句:不完全是這個意思。
著有《我們最快樂: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麥人學過生活》一書的作者麥可.威肯(Meik Wiking)在受訪時便表示:這個字不是只有舒適的意思。他花了一整本書將 hygge 的概念翻譯成英文:它是創造親密感的藝術,有如在燭光下啜飲熱可可,而或許 hygge 真正的含意是試圖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幸福。
Hygge 堪稱 2016 年秋冬在英國最受吹捧的生活風潮,甚至與「脫歐」(Brexit)、「另類右翼」(alt-right)、「後真相」(post-truth)等政經關鍵詞彙同列,候選為牛津字典年度選字。這股風潮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無所不包,從五彩襪到自行車,一切皆可用療癒之名包裝販售。
英國書市分析師卡洛琳.山德森 (Caroline Sanderson)表示:「這股北歐狂潮非常驚人,相關書籍可以擺滿整桌。」這樣的描述並不誇張,光是 2016 年下半年,就有超過十本關於 hygge 的新書陸續出版。
Hygge 在英國爆紅並非偶然,而是透過一連串有意無意的操作:起初來自倫敦出版社的醞釀,再由追逐潮流的媒體傳播出去,為英國閱聽大眾創造了一場 hygge 盛宴。
這場生活風格煉金術的起點,是一篇 BBC 雜誌上的文章。賈斯汀.帕金森(Justin Parkinson)讀了英國作家海倫.羅素(Helen Russell)的暢銷書《HYGGE!丹麥一年:我的快樂調查報告》,在烹飪節目上也聽到 hygge 這個詞,卻在網路上查不到什麼完整資料,於是想把這現象寫成一篇特稿。
他的文章在 2015 年 10 月上線,在當日一片敘利亞難民危機與各種嚴肅國際政經情勢分析中,獲得大量點閱與轉載。看到這樣的情勢,各家報章雜誌快速跟進。2015年,全國性報紙只有 40 篇文章提到 hygge;2016年,數量呈五倍成長,變成200篇,部落格與生活風格雜誌裡的分享更是不可勝數。
任職於阿歇特出版集團(Hachette)的安娜.華倫亭(Anna Valentine)也讀了 BBC 雜誌上的 hygge 文章,她的評價是:
以生活風格來說,那篇文章在各個層面上都正中紅心。
在 hygge 風潮之前,生活風格流行的是「斷捨離」與「潔淨飲食」 (clean eating),多半強調自律與節制。Hygge 的出現提供了一種解方——既簡樸又美好地寵愛自己。
生活風格的潮流,簡直是正反合的完美操作:先吹起一股熱潮,引發某些可能的問題,然後再提供解方,形成另一股風尚,經過各種重複混搭,書便可以一本一本出,哪天若是看到「怦然心動的囤積幸福」(編註:源自教人減少囤積的書籍《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種的矛盾概念,恐怕也不令人意外。
這股「hygge流」究竟為何而起?一來丹麥在英國形象清新,國家品牌威力強大,有黑暗寫實的犯罪影集(Nordic noir)、新北歐料理、經典設計、以及名列前茅的幸福指數;二來,在脫歐的徬徨時刻,英國更加需要向外尋求人生指引。華倫亭的目標是出版一本「給不買書的人看的書」,這充滿異國風情的療癒系小確幸正好符合她的需求。
差不多在同時間,企鵝藍燈書屋的兩位編輯艾蜜莉.羅柏森(Emily Robertson)與費歐娜.克羅斯比(Fiona Crosby)兩個人也都看到了BBC的文章。這幾位編輯都會逛網路測風向,看別人在閱讀分享什麼,也認為 hygge 的概念值得推廣。
開發新書的靈感有了,接下來得找作者。不過,hygge 在丹麥文化中顯然過於根深蒂固、習以為常,以至於沒有現成的專家可以找。透過介紹,華倫亭找到了夏洛特.亞伯拉罕(Charlotte Abrahams),她是專精北歐設計的英國作家,後來則出版了《幸福丹麥流: HYGGE!每一天愉悅舒心的生活提案》。
羅柏森則去請教前面提到的麥可.威肯。作為丹麥政治科學家的威肯,主持一間名為「幸福研究機構」(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的民間智庫。嚴格來說,Hygge 不能算是認真的研究主題。由這個單位研究,卻彷彿可以提供讀者通往「丹麥幸福」的捷徑,創造了巧妙的連結。後來媒體提到 hygge,就幾乎一定會提到幸福研究機構,也提供小確幸產業一抹社會科學的實證氣息;克羅斯比則找到丹麥女星瑪麗.圖瑞爾.索德柏(Marie Tourell Søderberg)。
這些書中,每本書都有不同的切入點。索德柏很家常,從一般丹麥人的生活擷取靈感;亞伯拉罕則以外國人視角看丹麥,尋找自己的快樂;也有人考察 hygge 在丹麥文化中的歷史與地位。然而,最暢銷的還是威肯以社會科學觀點出發的小書,不僅在英國熱銷,版權也賣到全世界各地。
威肯相信 hygge 可能是丹麥常保世界幸福指數名列前茅的「神祕配方」。他說:「我們做過研究,丹麥人幸福的常見原因有社會福利、平等、財富與包容,但問題是這些特點北歐諸國都有,並非丹麥獨享。我在想,搞不好 hygge 正是關鍵所在。」
不過所有熱切的文化分析、語言學探源與生活智慧小語,可能都比不上掛上 hygge 標籤、風格類似的圖像:手握熱騰騰的馬克杯、靠著牆的腳踏車、躺椅與毛毯、燭光與爐火、夏日的野餐、剛出爐的麵包...。這些圖片就是對於甜蜜生活的渴求:溫暖、平靜、穩定,一個理想化的丹麥Instagram圖像。
當然,尖酸如英國人,自然不會完全對這股熱潮買單。英國諷刺網站《The Daily Mash》就指出:
《衛報》的諷刺書評也酸了威肯:
旅居北歐的英國記者布斯(Michael Booth)則指出,統計上丹麥人最幸福,但丹麥也是服用最多抗憂鬱藥物、負債最多、稅額最高的地方。旅居英國的丹麥人拉姆森(Malene Hartmann Rasmussen)也說:
大家都以為丹麥人成天坐在火爐旁吃肉桂卷,他們要了解,我們其實有很強烈的黑暗性格。
像是「uhygge」就是 hygge 的反義字,但不全然是指涉不舒適,而是令人恐懼,有如在黑暗的森林中被不知名的生物窺伺。
或許這種恐懼感,正是療癒系小確幸大行其道的原因。2016年的英國,在脫歐的政治風暴中,許多人發現「世界太亂」。為此,關起門來躲避風雪,成為一種吸引人的生活方式。
儘管 hygge 可以有很多種變化,而歸納其共通點,似乎不脫一股反現代反商業的懷舊感,著迷於老朋友與熟悉的事物,反對新的變化,甚至成為一種社會控制的形式。因為在大家不起爭議、不談政治的情況下,才會有 hygge 的氛圍,所以一旦你跟別人有些許不同,那怕只是今天心情不佳、臉色不好看,可能也會破壞 hygge 的氛圍——換言之,「你不可以不快樂」。
某方面看來,丹麥的 hygge 轉譯到英國,或許成了一種逃避現實的出口。療癒系小確幸引人趨向溫暖與一體感,並遺忘外面的險峻;不過正因為黑暗的存在,更顯出hygge的溫暖。威肯在書中,回憶他親身的療癒體驗:爐上燉煮的濃湯、升起火爐、一群好友相伴,若外頭暴雪紛飛,對比室內,一定會覺得更加舒適。
黑暗與恐懼作為綠葉,稱職地哄抬了hygge的價值。面對日常的磨損,許多人總是嚮往生活在他方。有些諷刺的是,hygge 要人慢下腳步,正視生活中的此時此刻,而這樣的生活風格,未必需要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無法翻譯、很難發音的詞彙來提醒我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