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古今羅馬的APP:當現代科技遇上古代好奇心

聯合新聞網 王健安
當現代科技遇上古代好奇心,能擦撞出怎樣的火花? 圖/路透社

一份距今已超過250年歷史的羅馬城地圖可以做什麼?除了研究、收藏、展示,或許還能引導現代遊人認識羅馬城的百年演變。從今年7月起,只要你願意花點小錢,都能下載APP——《遊覽18世紀的羅馬古城》(Navigate the Historical Rome of 18th Century)。

這套軟體完整保留18世紀義大利建築師諾里(Giambattista Nolli)繪製的《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La Nuova Topografia di Roma),並在該圖下方放置衛星空拍圖,只要調整濃淡對比,便可輕易觀察新舊羅馬的異同之處。此外,操作介面羅列各種建築類型,如噴泉、教堂等,方便使用者迅速找出城內重要景點。最後,再透過衛星定位系統的指引,即便不熟悉羅馬的街道巷弄,任何人都能輕易抵達目的地,完成一趟富有歷史韻味的城市漫遊。軟體開發者保證,《遊覽18世紀的羅馬古城》定能為使用者帶來兼具實用性、趣味性與啟發性的體驗。

這款APP的出現,結合了歷史文物、商業營利與現代科技,為古代地圖尋得新的使用價值。從許多面向而言雖有新意,但深究其文化本質,尤其是以《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的時代背景為出發點,便不難發現它還代表了一段饒富趣味,而且已有數個世紀之久的歷史發展。

該軟體採用的《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可說是地圖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1748年由創作者諾里出版時共分為12張圖版,全部拼湊起來的大小約有176乘以208公分。令人感到驚奇的不只是巨大尺寸,還有極其豐富的資訊。

透過古今地圖雙層疊圖方式,將歷史、現代科技與觀光結合一起。 圖/截自《遊覽1...

諾里相當精確地描繪城內每棟建築的平面樣貌、道路長度與街區角度,其樣貌與現代測量結果僅有微小差距。圖板下方在手拿測繪工具的小天使們附近,有段碑文提到:「由測量師與建築師諾里親手測量、繪製,並在1748年出版。」這段看似平淡的版權聲明,其實也是創作者強調其高超技術的宣言。

地圖的表現方式與現代相去不遠:觀看視野為完全平面,以簡單的線條、符號,搭配對比強烈而又簡單的色調,勾勒出清楚明確的空間結構,盡可能減少文字說明。以聖彼得大教堂所在的博爾戈區(Borgo)為例,道路或廣場等公共空間留以白色,私人建物則用黑色表示。城牆以連續實線構成,可輕易辨識城市界線;四散城外的菜園、葡萄園,則用重複線條或弧線示意。其他的重要大型建築如聖彼得大教堂,以平面圖的方式表現,使觀者藉此想像內部格局。

除了當代無人能出其右的精確程度,地圖也放入相當大量的實用資訊。隨地圖出版的附錄〈給讀者的指示〉(AVVISO AL LETTORE),將城內的重要建築、古蹟及景點以兩種標準分類,其一是依據城內的14個行政區,另一則建築類型或功能分類。觀看者按表尋找相對應的數字後,便能在地圖上找到所在位置;諾里最後一共羅列了1320個地點供觀看者參考。

整體而言,《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以無比精確、豐富的內容,記載了18世紀羅馬城的樣貌。論及學術價值、美學表現,乃至於實用性,都擁有著當代城市地圖難以比擬的重要性,為後來的地圖繪製者提供無數靈感(或是抄襲資料),視之為諾里一生中的最高成就毫不為過。而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份具劃時代意義的地圖其來有自。

諾里繪製的《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無比精確,以簡單的線條、符號,搭配對比強烈而又簡...

除了詳細勾勒羅馬古城的空間結構,城內古蹟亦清楚地呈現於諾里的地圖裡。 圖/《...

羅馬帝國於五世紀滅亡後,羅馬城因豐富的歷史古蹟和宗教聖地,不斷吸引歐洲各地的注意。眼光敏銳之人發現,出版羅馬城的導覽書籍是個有利可圖、或有助於自我名聲的投資。畢竟無論能否抵達羅馬,人們始終需要一些指引,甚至是可供想像的資訊。

詳細解說配上清楚的圖片,《羅馬城的古蹟》一書貼心地讓讀者以最直接的視覺感受認識羅...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印刷術的誕生大幅降低書籍製作成本,得以在更大規模上滿足這項需求。從今爾後,羅馬城的導覽書籍不僅可新增更多資訊,還能隨羅馬城的都市計畫,迅速改變其中內容:《羅馬城的古蹟》( L'Antichita' di Roma , 1588)或是《高貴羅馬城之驚奇光輝事物、方尖碑的移動和水道。神聖教宗西斯圖斯五世為公共利益而做,寬大方便的道路》( Le Cose Maravigliose dell’Alma Città di Roma, con Movimento delle Guglie& gli Aquedotti. La ample, & Commode Strade, Fatte à Benefice Publice dal Santissimo SISTO V. P. O. P., 1595, 1600;以下簡稱《高貴羅馬城》),即為這類作品的代表。

翻開封面後,很難不去注意《羅馬城的古蹟》、《高貴羅馬城》方便的檢索條目與大量圖片。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相當執著於將事物分門別類,因而根據建築類型或地理空間,將諾大羅馬城切割成井然有序的文字內容。如同《羅馬城的古蹟》的章節,各別依據山丘、水道、教堂、城門、巴西利卡等類別展示羅馬,甚至還貼心附上查詢目錄。

拜印刷術之賜,將大量圖片插入內文也成了簡易許多的工作,使讀者以最直接的視覺感受認識羅馬。然而,受限於16世紀的製圖技術,物件的比例、角度等基本元素難免顯得些許怪異,但在接下來的一、兩個世紀,圖片的精確度將突飛猛進,18世紀瓦西(Giuseppe Vasi)的《羅馬城的古代與現代之奇景》(Magnificenze di Roma antica e moderna )便是再經典不過的案例。在他描繪羅馬街景的版畫中,甚至就連一隻在路邊吠叫的狗都清晰可辨。印刷術這項新科技所帶來的,是項嶄新的閱讀體驗,羅馬的樣貌彷彿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

如果我們將目光從書籍轉移到16世紀的羅馬城地圖,也可見到相當雷同的發展。例如皮納德(Ugo Pinard)和布朗(Georg Braun)的羅馬地圖,與現代習慣的全平面模式截然不同,而是採用站在西邊山丘上,由高處俯瞰羅馬的視野。

與中世紀注重象徵意涵的手法不同,這些地圖使觀者可一一細數城內城門、水道、教堂或宮殿。在地圖下方,還有加上編號的各處地標供觀者查詢。雖然部分建物的比例略有失真,但論及精確性與實用性,已遠超越中世紀的地圖。同樣重要的是,因為印刷術,這些地圖也是可在短時間內大量製造的作品。

由上而下由俯視的視角,將羅馬城的細節收入眼簾。 圖/皮納德繪製的羅馬地圖

不斷進步的印刷技術、前人累積研究成果,以及展現羅馬的旺盛企圖心,無論直接與否,在在都是催生《羅馬城最新測量地圖》的重要背景。換言之,諾里之所以能夠創新,一部分當然來自於他的獨到眼光,但同樣重要的是,他接納了前人給予的文化遺產。

諾里如此,《遊覽18世紀的羅馬古城》亦是如此。該軟體的許多創新性,遠超過18世紀的科技所能想像,特別是衛星定位系統、自由縮放的介面,以及電子化的文字資料;但它的使用邏輯及出發點,卻又和先前的時代沒有根本差異。對羅馬城的好奇心,及其延伸出來的需求,將過去無數個世代的人類串聯起來,並在現代持續以最新科技,將這個延續數世紀的浪漫故事繼續撰寫下去。

或許我們可以想想,是否也能從一些古地圖,發展出台灣版的《遊覽18世紀的羅馬古城》。這並不需要從零做起,例如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已蒐羅台灣各大城市的古地圖,使用者可藉由疊圖功能,發現過去一百多年來的演變。

可惜的是,該網站資源尚未活用在城市遊覽上,眾多遊客仍相當依賴文字資訊及他人導覽探索城市。認識城市的途徑並無高下之分,但可以期待,有更多元的方式能展現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就如同羅馬的魅力,除了本身的歷史底蘊,後人的多次探究與詮釋也是重要推手。

透過這種嘗試,或許能對台灣的城市發展多點想像,並賦予某種先前未能、或沒有機會想到的獨特意義。有時將我們的視野往後看,才會清楚知道正站在那個即將面對的未來道路上。

對羅馬城的好奇心,將過去無數個世代的人類串聯起來,並在現代以最新科技,將延續數世...

王健安

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上古至地理大發現》(合著)、《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科學革命至當代世界》等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