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壓迫網路社群,拒絕腐敗的權貴子女:尼泊爾抗爭逼使總理下台
南亞國家尼泊爾近日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導火線是政府封鎖了26個網路社群平台,同時年輕人對高失業率、政府腐敗問題的不滿累積,最後爆發成街頭抗爭。抗議期間,首都加德滿都發生致命警民衝突,導致2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儘管總理解除了社群媒體禁令,仍難以平息青年示威者的憤怒情緒,導致總理總理奧利(Sharma Oli)於9月9日突然宣布請辭下台、試圖化解僵局。抗爭爆發之前,尼泊爾社群媒體上已廣泛出現「權貴子女」社群標籤(如#nepokids、#nepobabies),諷刺在年輕人因普遍缺乏就業機會感到沮喪之時,政治人物子女卻享有過於奢華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榮華富貴卻都來自其父母的貪汙腐敗。
尼泊爾的抗議活動從9月8日開始,參與者主要是13歲至28歲的年輕世代民眾,起初是抗議政府打壓網路社群媒體;根據尼泊爾的新規範,政府要求社群媒體公司在尼泊爾重新註冊、並接受政府監管,聲稱此舉目的是為了打擊假新聞、仇恨言論及網路詐騙。如果未能遵守截止日期進行註冊,將會被關閉、禁止使用,直到完成申請為止。到了9月4日,尼泊爾政府正式公布封鎖26個社群媒體平台——其中包含尼泊爾廣受使用的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YouTube、X、Snapchat、Pinterest等等,而TikTok、Viber等平台則因通過註冊而持續營運。
社群媒體在尼泊爾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禁令引發年輕人強烈不滿。根據尼泊爾媒體研究中心2021年研究報告,尼泊爾高達90%的人口使用網路,約四分之三的用戶年齡介於21歲至40歲,83.1%認為社群媒體是強大的溝通媒介,不僅是社交、取得資訊和娛樂的工具,也被作為重要商業用途。反對者認為政府將媒體社群禁令用於審查言論,並懲罰在網路上發表反政府言論的用戶,試圖遏制反腐敗抗議和限制言論自由。
事實上,這並非尼泊爾第一次實施社群禁令,在2023年就曾經禁止TikTok,理由是「擾亂社會和諧、傳播不雅內容」,並在TikTok公司承諾遵守當地法律後解除封鎖。
尼泊爾政府眼看示威抗議衝突越演越烈,9月9日尼泊爾內閣發言人、同時是通訊及資訊科技部長古龍(Prithvi Subba Gurung)宣布政府迅速解除社群禁令,全部恢復運作,以「回應Z世代的要求」。然而,儘管禁令被解除,抗議活動仍難以阻擋,已演變成一場針對政治菁英分子的群眾運動。
抗議期間,民眾和安全部隊衝突造成22個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警方出動高壓水砲、催淚瓦斯等試圖驅散人群,示威者也予以反擊,政府建築和政治領袖宅邸遭襲擊和縱火,加德滿都國會大樓因火勢受損,消防車及警車遭焚燒,甚至抗議勢力蔓延導致約數百名囚犯從尼泊爾西部的兩所監獄逃脫。此動亂是尼泊爾數十年以來最嚴重衝突,也引發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關注,呼籲安全部隊勿使用不必要武力;澳洲、芬蘭、法國、日本、韓國、英國和美國等多國使館也發出聯合聲明表示「強烈支持和平集會和言論自由」,並敦促「各方保持最大程度克制情緒」。
內政部長萊卡克(Ramesh Lekhak)在9月8日當晚首先宣布辭職,以對暴力事件負起「道德責任」。總理奧利起初承諾將會成立調查小組,並為受害者家屬提供經濟支柱、給予安慰,然而示威和眾怒難以平息,奧利選擇在憤怒聲浪中,於9月9日宣布辭職下台。此前奧利才去參加了中國大閱兵,沒想到回國後遇到政治動盪而下台。
腐敗問題一直是尼泊爾的長期症結,抗議者表示,尼泊爾數十年來對國家的管理不善,在博卡拉市(Pokhara)國際機場建設中就被接漏了有規模7100萬美元的貪污金額,然而儘管官員貪腐狀況頻繁出現,但很少人真正面對司法處置。
此外,尼泊爾經濟狀況疲乏導致就業機會匱乏,青年失業率達到20%——根據統計,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超過53萬人離開尼泊爾至海外尋求工作,其中大多前往中東或東南亞國家。尼泊爾經濟嚴重依賴海外尼泊爾人匯款回鄉的金錢,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尼泊爾GDP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個人匯款,而這一比例在過去30年中持續穩定上升。
評論指出,尼泊爾政局自2008年廢除君主制以來並未穩定下來,17年間已更換14屆政府,且沒有一屆完成完整的五年任期。除了不滿總理奧利所屬的尼泊爾共產黨,民眾也批評第二大黨尼泊爾大會黨,認為兩大黨完全掌控了國家、司法及媒體運作,使社會缺乏可信、可依賴的反對黨。
▌悄悄累積憤怒的「權貴子女」標籤運動
在社群禁令下達之前,民眾的憤怒早已醞釀,在年輕人畢業即失業的狀況惡化之際,官員子女卻享有奢華生活和待遇。因此,一場名為「權貴子女」的標籤運動於社群媒體上興起。網友紛紛發布權貴子女駕駛豪車、穿著名牌服飾、出國度假的影片和照片,並以「#nepobabies」、「#nepokids」標籤串聯。分享次數最多的照片,包含一位部長的兒子與家中聖誕樹的合照,照片中這株聖誕樹由許多高檔精品(如路易威登、卡地亞)的盒子堆起。另一段影片則拼接了多張照片,包括一名前法官的孩子在高檔餐廳用餐、與自己的豪車合影等。
「Nepo」來自「Nepotism」(裙帶關係),指不正當使用權利,為親近的家人或朋友取得工作或其他利益的行為。2010年代網路出現流行用語「Nepo Baby」,指的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子女,透國事業成功父母過上奢華生活和工作待遇,帶有貶意。而因該詞發音接近「Nepal」,許多在貼文穿插貧困的尼泊爾兒童掙扎生活的畫面,兩者凸顯貧富強烈對比。在這波社群運動中也反映網友對政府貪腐的不滿,諷刺官員不當使用人民的納稅金,犧牲普通民眾的利益換來孩子的奢糜生活。
值得留意的是,本次尼泊爾示威中,年輕人除了手持緋紅色的三角國旗,也出現了印尼近期國內抗爭中出現的《航海王》海賊旗,象徵著對不公不義的反抗。這些串連活動最初出於網友自發性、沒有明確的組織領導,但因為民眾逐漸集結,讓青年團體成為最終動員力量,在網上發布行動呼籲和最新資訊。
總理辭職雖然是為了平息眾怒,但可能反而加劇政治混亂。目前尚不清楚誰將接替總理位置,抗議活動也持續升級,數萬名抗議者仍在街頭上怒吼,堵塞道路,攻擊政府設施。分析指出,尼泊爾正處於權力真空狀態,若無政府或過度機構領導,示威可能持續擴大。
尼泊爾陸軍總司令西格德爾(Ashok Raj Sigdel)聲明,如果動亂持續,安全部隊都將「更強力控制局勢」,但沒有詳細說明具體措施。對此,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和國際特赦組織等國際組織,皆譴責警方使用致命武力,強調對不構成重傷威脅的抗議者使用致命武力,嚴重違反國際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