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布退選:表態支持賀錦麗,民主黨美國總統候選人懸而未決
美東時間7月21日,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宣布放棄爭取競選連任,並在Twitter(現名X)上表態將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成為2024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示自己將會在剩餘任期內專注履行總統職責,「這符合我的政黨和國家的最大利益」——至法定任期結束的2025年1月20日中午之前,拜登還有最後6個月的總統任期。
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將於8月19日至22日期間舉行,原本預計將會正式提名拜登為候選人,拜登的退出,使得代表民主黨角逐總統的人選變成未知——雖然他支持賀錦麗,但政黨規則上不允許拜登直接將候選資格指定出去,不過他的支持仍可能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延伸閱讀:〈美國政壇「不死老喬」:拜登的第三次總統夢〉
自從6月27日拜登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進行首輪的總統選舉辯論之後,拜登糟糕的表現引起民主黨人不安,由於他處處顯出老態、即使有備而來但卻無法應對戳穿川普在辯論中的不實言論,因此民主黨開始出現「換登」的呼籲聲浪。
民主黨德州眾議員道格特(Lloyd Doggett)7月2日首開第一槍公開呼籲拜登退選,其後拜登在民主黨內遭遇越來越大的壓力,他的年齡——81歲——成為民主黨人對他最大的憂慮,儘管對手川普只比他年輕3歲,但在選民眼裡,身為史上最年長美國總統的拜登,實在太老了。
2024年2月時,特別檢察官胡爾(Robert Hur)在處理拜登的機密文件案時,就表示拜登給人的印象,像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善意的、記性不佳的老人」。這樣的印象,在拜登6月於總統選舉辯論時結結巴巴的表現之後,持續被強化。後來,拜登又在7月11日,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結束時,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稱為「普丁總統」,將賀錦麗稱為川普。
其後拜登接受《BET News》訪問時,似乎忘記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的名字,而說出:「我任命了一位,呃,國防部長,黑人。」還有談到他任命的首位非裔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科坦吉.布朗.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時,稱呼她為科坦吉.布朗,疑似忘記她的全名,再度加深拜登老邁的印象。
根據《美聯社》和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聯袂進行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民主黨人表示,拜登應該退出總統競選,並讓他的政黨提名另一位候選人。
7月17日拜登確診Covid-19,目前仍在德拉瓦州家中隔離休養,至7月21日他在Twitter(現名X)上發文寫下:
約30分鐘後,拜登在X上發出另一篇文字,表示:
拜登表示,他將在近日向全美國發表談話,提供關於他退選決定的更多細節。《美聯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拜登的競選團隊成員和白宮工作人員在他宣布退選的幾分鐘前收到通知。過去幾天,拜登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最終謹慎做出決定。
共和黨已經正式提名川普和其副手范斯(J. D. Vance)角逐2024年的美國正副總統,而民主黨的黨代表大會將於8月19日至22日期間,在芝加哥召開,原本因為拜登在初選中大獲全勝,預計各州的民主黨代表都會依照承諾投票給他,但現在他們將必須要另擇候選人。
拜登雖然表態支持賀錦麗,但依照黨規則,他不能直接指定接任的候選人。不過,在民主黨內掀起「換登」聲浪時,現年59歲的賀錦麗也是被考慮的熱門人選之一,現在民主黨必須致力在幾週內確保提名工作和過程順利進行,並在極短的時間內說服選民新的提名人能夠勝任,才可能擊敗川普——在7月13日遭遇槍擊之後,川普成為總統大選的鎂光燈焦點。而對川普而言,在長期將注意力集中在拜登身上之後,現在他必須轉向迎戰新的對手。
根據聯邦競選財務規則,拜登宣布退選後,賀錦麗是唯一可以直接動用拜登競選資金的候選人(因她作為副手,名字也一起出現在了募款文件上),以當前情勢而言,她是接替可能性最大的人選,拜登的支持也具一定政治影響力,有助於為賀錦麗鋪平道路,但也不能保證她一定會獲得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正式提名。
會否有其他民主黨人挑戰賀錦麗、爭取2024年總統大選的提名,或者民主黨會否、以及如何調整規則,以順利提名賀錦麗,還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拜登退選的決定,標誌他52年的政治生涯結束,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發出聲明表示:「拜登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總統和立法領袖,而且是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
舒默稱許拜登的退選決定,他寫下:「他的決定當然並不容易,但他再次將他的國家、他的政黨和我們的未來放在第一位。喬,今天表明你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和偉大的美國人。」
拜登宣布退選後,川普的競選團隊立即開始籌款,並向支持者抨擊拜登:「他剛剛退出競選,可恥!」
共和黨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霍利(Josh Hawley)等人已開始指責拜登,表示拜登的狀況如果無法繼續競選總統,那麼也應該立即辭去總統職務。
▌延伸閱讀:〈美國政壇「不死老喬」:拜登的第三次總統夢〉
文/賴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