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報#13:俄軍無差別轟炸「哈爾科夫圍城」的血雨風暴
【2022. 3. 2 烏克蘭/俄國】
烏克蘭戰報#13:俄軍無差別轟炸「哈爾科夫圍城」的血雨風暴
「俄軍加碼對烏克蘭各大城市發動『夜間大轟炸』...但全世界對俄國的斷航、禁運與金融制裁,卻已開始讓俄國感到經濟劇痛。」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行動,1日進入了不講武德、密集轟炸城鎮平民區的瘋狂時刻。位於烏克蘭東部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自周二下午開始即持續遭到俄軍多管火箭的日夜轟炸,猶如血紅閃電的砲火風暴,不僅造成大量市民死傷,俄軍的傘兵部隊更在2日破曉前,試圖在哈爾科夫市中心發動空降突襲;同時,在南方戰線進展較順的俄軍,也已包圍了烏克蘭在亞速海的最後港口馬里烏波爾,距離打通克里米亞-俄國本土的陸路走廊,只剩一步之遙。
除哈爾科夫以外,東北邊境抵死抗俄的蘇梅、車尼戈夫也同樣遭遇了鋪天蓋地的地毯式轟炸;至於大軍兵臨城下的首都基輔,俄軍已開始朝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區發動空襲——雖然尚未被完全包圍、疏散與運補火車仍能安全出入市區——但急救物資與食糧短缺,亦出現令人愈發不安的配給焦慮。
在哈爾科夫爆發激戰的同一時間,美國總統拜登也在華府舉行上任後的第一次國情諮言。在國會演說中,拜登劈頭就譴責俄國總統普丁的「獨裁者暴行」,並強調美國將擴大對俄經濟制裁,並就經濟、人道、軍火補給...以最快速度向基輔提供金援,以及防空武器在內的各種武器。但同時,拜登卻也明白表示:「美國不可能出兵烏克蘭『與俄軍交戰』。」但卻留下但書,強調美軍正全力東進,為北約盟軍提供抗俄軍事保護傘。
事實上,拜登的「不出兵強調」並不讓國際社會感到意外。畢竟除了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憂外,由美國策動召集、巧妙跳過俄國的安理會否決權的「聯合國大會」緊急議程,正預計在本周四~六之間,針對「烏克蘭停火命令」進行大會表決。同時,原本一路騎牆觀望、默默護航俄國入侵的中國政府,1日晚間也出現立場鬆動,除了改口表達對烏克蘭遭入侵的遺憾外,中國外交部也主動表態願意斡旋烏俄停火和談。
但國際社會的外交與經濟壓力,來得及阻擋俄軍無差別殺傷的入侵腳步嗎?
▌截至3月2日清晨,烏克蘭戰場的軍事動態...?
在戰爭初期遭遇重挫的俄國大軍,目前尚未出現「補給線有效重整」的跡象;但隨著烏克蘭軍隊的戰力消耗,以及俄國不計政治代價地對烏克蘭平民、城市稠密區採取「無差別殺傷轟炸」後,整體戰線的局勢,已開始對防守中的烏軍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從3月1日開始,俄軍不僅擴大對烏克蘭全境的「城市空襲」,在烏克蘭東部的非頓巴斯戰區——特別是烏俄邊境上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更採取了不計傷亡代價的輪番強襲。但俄國真正有「明確斬獲」的戰線位置,卻是在烏南戰區的亞速海沿岸,從克里米亞半島與俄國本土羅斯托夫州兩面夾擊的南方侵攻軍,目前已完全包圍了港口要塞馬里烏波爾,並以3日為底線,要求被圍守軍「開城投降」。
馬里烏波爾的遭圍與可能失陷,將會是俄軍入侵行動的第一個「重大戰果」。對於烏克蘭中央政府來說,馬里烏波爾一帶,本來就是幾乎不可能長期防守的戰略孤島(該地被頓巴斯分離主義軍、克里米亞俄軍、與俄國本土三方重兵包圍);但對莫斯科來講,攻陷馬里烏波爾後,俄國將打通「從本土直通克里米亞半島的陸路走廊」——就戰術意義來講,俄軍將能從南方包夾烏東的烏克蘭守備精銳;就戰略宣示來講,俄國也能宣稱「完全肅清」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半島的威脅,進而滿足對內自圓其說的勝利條件。
然而俄軍由克里米亞半島西至東的攻城掠地,卻遭到了烏克蘭平民百姓——包括極大量的俄語裔市民——的憤怒抵抗,像是在前日遭俄軍攻陷的別爾江斯克,1日就出現了無武裝市民包圍俄軍憲兵與特種部隊,完全無視俄軍近距離對空鳴槍掃射、而用肉身阻擋戰甲車前進。
此外,與其他戰線的俄軍困境相同,俄軍的機械化兵團與裝甲部隊,雖然能持續、但越來越緩慢地在各地推進,但行軍路線卻只限定、並集中於「主要公路幹道」,其無法有效於烏克蘭本土組織前進基地,更完全無法控制烏克蘭廣大的農村非城市地區。
這樣的推進戰略,讓俄國本來就顯得鬆散無效率的地面補給線更為脆弱,再加上俄軍目前的可投入兵力「明顯不足」(估計75%的邊境集結部隊、超過12萬戰鬥兵力都已投入烏克蘭戰場,但這距離「攻守3:1」的佔領軍比例,仍有相當大且幾乎不可能彌補的數量落差),因此雖然在幾個大型城市發動圍城戰役,但俄軍在前線所能調度的兵力總數,卻幾乎不可能完全封鎖大型城市的出入。
▌未來48小時的關鍵:哈爾科夫攻防戰
相較於馬里烏波爾的狀況,頓巴斯北方、掌控烏俄邊界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才是當前情勢最危急的戰爭焦點。
自2月27日起,久攻不下且損失慘重的俄國侵攻軍,已開始動用多管火箭密集轟炸哈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區。最嚴重且失控的殺傷暴行,發生在3月1日下午,俄軍飛彈飛彈直接轟炸哈爾科夫市府大樓,造成十數名平民死傷——此舉雖然引發國際輿論悲憤譴責,但更糟糕的狀況卻發生在3月2日凌晨,俄軍的多管火箭與夜間空襲,猶如「連續閃電一樣」對哈爾科夫市區發動地毯式轟炸。
在完全無視平民傷亡的瘋狂猛轟後,2日清晨5點30分左右,俄國的傘兵部隊也傳出突襲空降在哈爾科夫城北地區,並以哈爾科夫軍醫院為交戰中軸,和被轟炸整夜的烏克蘭軍民爆發殊死巷戰——不過此一戰報說法,雖然由哈城民兵對外傳出,但烏克蘭官方戰情管道卻沒有相應戰報,因此尚無法確定交戰規模,以及哈城城北遭遇徹夜轟炸後的守備狀況。
對於俄國來說,攻下哈爾科夫已經成為本次侵略作戰的第一優先。因為此地掐住了俄國從本土西進烏東的咽喉,也是普丁總統本次「特殊軍事行動」以拯救烏東俄語系人口為名的「大義宣傳目標」。
但諷刺的是,在連續一個多星期的狂轟濫殺後,哈爾克夫的俄裔軍民反而因此蛻變成為了「100%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城內對於俄軍的怒火與憎恨,已遠遠超出對戰爭的畏懼與烏東過往的文化矛盾。
因此就算圍城狀態險峻,基輔後方幾乎無可能出兵或運補替哈爾科夫解圍,但整體的決戰情緒卻仍是激動大於恐懼,對於攻城軍來說也是最糟糕與挫折士氣的惡劣狀況。
▌基輔戰線壓力倍增:白俄軍隊準備發動入侵
哈爾科夫的戰況加劇,一部分可能也與當前仍在持續斡旋的「烏俄無條件停火談判第二回合」(預計周三展開)有關,因為在當前的政治狀況下,克里姆林宮根本無法接受「空手停火」的頹勢立場,因此要在休兵調停之前至少拿下一座大城,也就成為各路將領被死逼催促的高壓軍令。
雖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1日的哈爾科夫大轟炸後,已指示談判團隊「如果俄軍不暫停轟炸就退出和談」,但雙方的交涉直到2日上午卻還沒有正式破局。唯在白俄羅斯邊境,自3月1日晚間起,就出現了令人焦慮的不安跡象——獨裁者盧卡申科的4萬裝甲部隊,已進入了入侵烏克蘭的最後戰備,
「白俄生力軍的增援,隨時都可能跨越烏克蘭北境,朝基輔或烏西方向入侵。」
事實上,就目前的已知跡象來看,跟進侵攻的白俄羅斯軍隊,很可能會朝烏克蘭西部、特別是基輔以西的交通要衝——日托米爾——全軍進逼。這是因為莫斯科非常煩惱北約盟國從波蘭邊境輸給烏克蘭的軍援補給,基輔北路的補給塞車問題,也沒有展開空間給白俄軍隊機動突進。因此俄國才會命令白俄出兵,作為正面挑釁北約介入的軍事擋箭牌。
在白俄軍隊準備參戰的同時,境內的反盧卡申科示威群眾——包括退伍軍人、鐵公路的交通運輸工會幹部——也都試圖以各種不同的抵制方式,像是藉故通報鐵路故障、或蓄意降載運輸速率...等方式,主動阻攔軍隊運補,並主動對外洩漏「自家軍情」。然而相關手段與意志雖然英勇可敬,但卻沒有能直接中斷盧卡申科助攻普丁的戰爭機器。
德國《明鏡週刊》報導:目前北約各國對烏克蘭的武器運補,多以波蘭邊境為軍援走廊。但為了避免觸發世界大戰,包括美軍在內的北約正規軍,都無法直接進入烏克蘭本土,因此只能由烏克蘭軍隊穿梭波蘭「接收武器」。
雖然就當前戰況來說,俄羅斯空軍不斷朝烏西邊境空襲,並試圖在基輔城外設置包圍網,阻攔烏軍接收歐美武器。但盟軍的分散湧入、且由刺針飛彈與北約戰情通報即時通報的地下車隊,卻仍能持續把武器交給烏克蘭政府——以德國上個周六才批准撥交的鐵拳3型與刺針飛彈來講,「首批撥交軍火,現在就已經被送進烏克蘭境內。」
但這些武器能否即時送到基輔前線?後續的糧食、醫藥與人道撤離走廊問題,又該如何推進?隨著白俄軍隊的加碼入侵,以及哈爾科夫等地的圍城危機,不願意朝俄軍開大戰第一槍,但又發誓不會放棄烏克蘭的歐美盟軍,也將遭遇更大的道義與戰略壓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