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洪災強襲中萊茵:一夜91死的「西歐極端暴雨」突襲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德國西部的萊茵河流域,自14日清晨開始,突遭低壓大暴雨突襲,短短24小時內就降下...

【2021. 7. 16 德國/比利時/荷蘭】

德國大洪災強襲中萊茵:一夜91死的「西歐極端暴雨」突襲

「極端氣候的殘酷突襲...已是現在進行式!」德國西部的萊茵河流域,自14日清晨開始,突遭低壓大暴雨突襲,短短24小時內就降下了7月均雨量的160%,目前已在北萊茵-西發利亞邦與萊茵蘭-普法茲邦...等中萊茵地區,以及西歐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造成慘烈災情。截至7月16日凌晨為止,西歐各地災區已知至少91人死亡——其中80死與數千人失聯的慘重災情,全都發生在德國境內。

雖然德國西部暴雨的威力,已在15日下午開始「稍微」放緩,但各地的延遲洪峰、湖泊蓄水站潰堤,卻仍持續擴大著各地的洪水災情,後續的搜救行動,悲觀預期還將會發現更多人死去。因此駭人的災情,也已成為了西歐現代史上短時間死傷最慘烈的天災之一。

正當德國陷入「極端氣候災難」的同時,預計將於秋季卸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人則在美國華府,進行她總理生涯應該是最後一次的「白宮訪問」。儘管梅克爾即時遙控指揮、授權聯邦政府動員救災,但這場世紀洪禍卻也提前打響了9月德國大選的布局,讓梅克爾之後的「三大熱門總理競爭者」,各自憑藉著地方政治、環保政策、與救災重建資源的政治箭頭,暗自較勁一場「救災爭霸戰」?

德國西部暴雨的威力,已在15日下午開始「稍微」放緩,但各地的延遲洪峰、湖泊蓄水站...

籠罩在西歐上空的雷雨低壓,是在7月13日晚間至7月14日清晨開始發威,儘管24小時內的極端雨量「只有」100~150mm,但對於終年濕潤7月降雨只有90mm、年總降雨也只有900mm的中萊因地區,卻是超乎防洪承受力上限的天降大難。

德國聯邦氣象局解釋,當前的暴雨洪災,主要是德國西部上空目前正被被命名為「伯恩德」(Bernd)的低氣壓壟罩——這波低壓來自於夏季高溫的地中海海域,挾帶著高溫與豐沛水氣一路北上,但卻在德國遭到兩股北方高壓的阻礙,這才形成了致災等級的滯留鋒面。

突如其來的強降雨,主要衝擊德國西部的北萊茵-西發利亞邦與萊茵蘭-普法茲邦,目前德國官方已確認「至少」80人罹難,其中超過半數都發生在北萊茵-西發利亞災區。但各地大水的水位仍正持續上升,許多村落被泥流沖毀仍與外界失聯,因此救難部隊與官方也都悲觀警告:「死傷人數恐將進一步倍增。」

除了24小時內80死的德國外,另一個受災大國比利時,目前也確認至少11死、多人被沖走失蹤。比利時的洪峰災區,主要是在東部靠近德國邊界的列日市周邊,但南方的盧森堡與北方的荷蘭,目前也都暴雨成災,傳出大規模淹水災情。

除了24小時內80死的德國外,另一個受災大國比利時,目前也確認至少11死、多人被...

「洪水就突然潰堤衝進鎮上,大片民房被沖垮,行進中的人車就這樣在我們的眼前消失——面對這種壓倒性的絕望感,讓人感覺好像再怎麼逃命都已經沒有用了...。」

在萊茵蘭-普法茲邦的重災區——阿爾韋勒縣(Ahrweiler)——一對幸運生還的中年夫婦對《德新社》如此哀嘆。目前光是在阿縣,洪水滅村與交通電信的全面中斷,仍留有數千人受困,至少1,300名居民仍正失聯。

德國氣象局表示,雖然伯恩德低壓的絕對威力,並不是極致恐怖;但北海方面的高壓屏障,卻讓這豐沛的暴雷雨系統「幾乎一動也不動地停在原地」,這也讓水位飆升、沿岸大規模潰堤的萊茵河、摩塞爾河流域,恐將繼續迎來新一波洪水高峰。

像是在科隆郊區附近的幾處湖泊蓄水站,周四白天都一度接近壩體崩潰;儘管在救難人員的緊急搶救後,在15日下午雨勢稍緩後的潰堤危機已暫時減緩,但水利系統的飽和癱瘓與搶修資源的交通中斷,卻無法持續累積著危機等級。

「洪水就突然潰堤衝進鎮上,大片民房被沖垮,行進中的人車就這樣在我們的眼前消失——...

圖為比利時遭淹水所困的民眾。 圖/法新社

目前,德國國防部已應地方政府的請求,緊急出動數百名軍隊投入疏散救災。但各地疲於奔命的消防救難,卻已讓至少2名消防員不幸殉職。根據官方的說法,在各地災情之中,有許多中老年人被發現淹死在自家的地下室,各種生還證詞與說法,也都顯示14日深夜到15日清晨的夜間大洪水,確實讓不少鄉村居民猝不及防。

正當德國遭遇極端天災之際,德國總理梅克爾人則剛好飛抵美國華府,並在白宮與「老友」美國總統拜登作重要會面。

對於德國來說,梅克爾的白宮之行不僅是修復「德美關係」在川普時期種種嫌隙的良機;預計在秋季大選後世代交棒、卸下連當了16年總理大位的梅克爾,也將以此為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後一次總理白宮行」。

雖然在白宮的記者會上,梅克爾嚴肅地指揮救災,並對成災豪雨作出了一系列應變指示;但在「救災政治學」的國內舞台上,卻也有意無意地把鎂光燈的焦點,指向了9月份的總理接班爭霸戰,以及3名可能接棒梅克爾的有力人選———社民黨的舒茲(Olaf Sholz) 、綠黨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與梅克爾的基民盟/基社盟推派的拉謝特(Armin Laschet)。

正當德國遭遇極端天災之際,德國總理梅克爾人則剛好飛抵美國華府,並在白宮與「老友」...

根據官方的說法,在各地災情之中,有許多中老年人被發現淹死在自家的地下室,各種生還...

圖/歐新社

但舒茲、貝爾伯克與拉謝特3人的動態,之所以在天災臨頭之際還被討論,除了選戰動態的觀察之外,也正好與三人目前所持的政策立場與「政府職位」有關——因為貝爾伯克與德國綠黨所的起家就是環保與「氣候變遷政策」;社民黨的舒茲,則是當前的聯合政府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在梅克爾不在家的時候有指揮聯邦救災,也有承諾重建紓困資源的政治支票權限。

至於最有機會繼承梅克爾,但個人風格也最保守的拉謝特,則更為直接——因為除了民調聲勢最有機會之外,他剛好救是當前受災最重、死傷最大量的一級災區,北萊茵-西發利亞邦的現任邦總理。

在豪雨成災之前,拉謝特本來打算要前往巴伐利亞邦,會晤基社盟的大老與支持者,固樁秋季的大選布局;但在北萊茵-西發利亞邦出事後,拉謝特不僅緊急取消行程坐鎮老本營,15日他也親自走入災區前線,慰問並關注受災民眾的災後需求與疏散進度。

雖然拉謝特轄下的北萊茵-西發利亞邦目前災情最為慘重,關於地方建設、警報機制與疏散應變,照理來講都有相當的咎責或檢討空間;更何況在環保與氣候變遷對策上,拉謝特的個人魅力與政治立場也都不是那麼地「亮眼進步」。但拉謝特第一時間直衝淹水區勘災關懷的表現,卻也讓他成為了德國媒體的拍攝焦點,甚至稱此為「雨鞋政治學」(Gummistiefelpolitik)。

然而拉謝特的政治考驗或許從現在才要開始:因為根據德國氣象局的預報,溫暖水氣的低壓仍將持續滯留甚至不減削弱之跡象——如果大雨持續到了周末,萊茵河水域的災情持續蔓延,德國的災情衝擊與救難,或也是將來數十年罕見的最大規模災害考驗。

圖/路透社

過去24小時 德國 荷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