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時代的閱讀補給:美國「獨立書店數位化」的強迫轉型?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躲病毒待在家,人類對書的需求也有了明顯增長——這會是獨立書店的轉機曙光嗎?圖為號...

【2020. 4. 05 美國】

瘟疫時代的閱讀補給:美國「獨立書店數位化」的強迫轉型?

「瘟疫時代的書店生態,正翻天覆地變化中。」美國疫情正進入「最關鍵兩星期」的嚴峻狀態,實體書店也因為關門防疫,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強調人際連結、在地深根的獨立書店,其小本經營的先天體質更是脆弱易折。但隨著宅居隔離,人類對於「精神糧食」的閱讀需求卻也逆襲成長,順勢帶動了「獨立書店數位化」。在亞馬遜宣布防疫為重,放緩書籍運送、專注民生物資補給之際,美國獨立書店似乎看見一絲擺脫「電商巨怪」的轉機曙光。但網路營運真能為獨立書店回血止損嗎?數位化轉型又可能剝去了哪些獨立書店的「初衷精神」?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肆虐全球。截至美東時間4月4日晚間,美國累計確診31萬2,076例,其中8,488死,為當前公告疫情最慘重國家。封城禁足、隔離宅居讓美國迎來最空蕩無神的初春,等不到讀者又唯恐書店成為病毒破口的各大門市,也紛紛緊急關閉、取消實體活動、減班裁員。

在實體書店的冰河時代,相較於大型連鎖書店,普遍小本經營的獨立書店,其經濟負擔也更為沉重。旨在推廣獨立書店的美國書商協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表示,自2013年以來,協會會員人數與店面實體書銷量都持續增長。許多獨立書店深耕地方社群、強調人際互動、非主流選書等特色,好不容易挺過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商業挑戰,不料卻在2020遭遇另一個危機。

在實體書店的冰河時代,相較於大型連鎖書店,普遍小本經營的獨立書店,其經濟負擔也更...

根據美國《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自美國疫情引爆以來,全國主要的獨立書店因不堪虧損,已至少裁員解雇600人。就連號稱「世界最大獨立書店」、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傳奇——Powell's Books——也在3月中宣布「暫時關閉全部門市,解雇約300名員工。」

危機也可能是轉機——就在「電商巨怪」亞馬遜日前宣布,將以民生防疫物資為輸送優先,暫時推遲書本等其他貨品運送時;不少遭受疫情重擊的美國獨立書店,也紛紛趁勢投入網路數位化發展。比如:讀書會與線下活動改為直播互動、開拓網路買書平台與管道(甚至自砍運費吸引讀者)、透過會員電子信推廣「瘟疫書單」...等。

美國書商協會的CEO希爾(Allison K Hill)表示,美國獨立書店的網路業務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網路銷售額。」但不像獨立書店中口袋較深、根基更穩的 Powell's Books,自家網站與網路業務本就相對成熟,也更容易曝光,其餘零散小眾且資源較匱乏的獨立書店,也必須尋找能更有效觸及讀者的其他出路。當中,今年2月才剛剛成立的 Bookshop,便是凝聚獨立書店的突襲黑馬。

Powell's Books3月中宣布:「暫時關閉全部門市,解雇約300名員工。...

根據 Bookshop 官網,該平台誕生宗旨是要「給予獨立書店財務支持,並回饋於書店的地方社群。」Bookshop 與美國大小獨立書店合作,彼此利潤分成,多元整合的互利平台也被美國媒體形容是「獨立書店版的亞馬遜」、「對抗亞馬遜帝國的反抗軍同盟」。

田納西州一間獨立書店的老闆就向《美聯社》表示:「我的書店從3月15日開始關門,之後我就把大部分的心力,投入於 Bookshop——在網站上建立書單、透過社群媒體說服讀者買書,靠閱讀度過漫長的宅居隔離期。」

Bookshop 的創辦人杭特(Andy Hunter)透露,平台每周銷售額從剛開始的3萬美元,到3月中已暴衝至45萬美元。當人們因為病毒大幅減少戶外活動時,對於其他室內、個人休閒娛樂也就有了更多需求。Bookshop 發動的獨立書店募款活動,截至4月初也已募得至少22萬美元,於疫情期間成長顯著。

「當我們無法造訪在地書店,翻找書架上的好書時,我們很驕傲地宣布與 Bookshop 合作,以支持獨立書店!」3月31日,美國六大出版商之一的 Simon & Schuster 更宣布與Bookshop 正式成為合作夥伴,並已陸續透過其會員電子信、社群網路文案等,為 Bookshop 加大力度曝光行銷。

「支持在地書店。」Bookshop 首頁斗大標語如此宣示。 圖/Bookshop...

「獨立書店就是讀書人的生命線。」被 Simon & Schuster 找來為 Bookshop 背書的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就表示,書之於人類猶如精神糧食,在心靈匱乏的瘟疫時代有其必要,「尤其在現在這樣的艱難時刻,獨立書店更要保重」。

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青年文學獎」的知名小說家雷諾茲(Jason Reynolds)亦強調:「獨立書店一直以來連結著我們的地方社群,孜孜不倦地確保,我們除了擁有書,還有一個基地、一個去處,讓我們可以做自己。獨立書店就像書封一樣,保護著每一頁的我們,讓我們能做自己。現在也是時候,輪到我們保護他們了!」

美國獨立書店網路業務的暴衝成長,被部分樂見輿論形容是「獨立書店另類的文化復興」。3月中才大裁員的 Powell's Books,也在日前宣布因應網路業務成長的需求,將重新聘僱上百名員工。但,獨立書店是否真的因此迎來春天呢?

美國書商協會表示,儘管網路業績史無前例地成長,但終究無法完全彌補實體店面關閉帶來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實體店面的消失,似乎又與獨立書店的初衷精神有所矛盾。

書之於人類猶如精神糧食,在心靈匱乏的瘟疫時代有其必要。 圖/美聯社

與大部分國家一樣,美國獨立書店同樣強調在地深根,特別著重於社區連結、人際互動,是凝聚社群、交流溝通,甚至深化在地議題的據點。小型讀書會、文學日、說書講座等實體活動,以及現場帶動的買氣,也都是獨立書店的重要收入來源。

對於獨立書店來說,實體空間之必要不只在於營銷,更在於社交互動。身兼獨立書店老闆與小說家的斯特勞布(Emma Straub)就表示,獨立書店大多會針對作家,特別量身打造實體活動——透過面對面的讀者互動連結彼此,對於新人作家來說尤其珍貴,也可能間接成為促成文壇流動的動能。

在瘟疫來襲的當下,關閉實體店面、拉開社交距離雖是防疫的無奈之舉,儘管「獨立商店數位化」似乎帶來新的商機與轉機,不失為一條出路,但對於獨立書店人來說,卻仍是度過難關的暫時狀態。

病毒何時才會消失?關門狀態還會持續多久?小本生意現金流是否撐得住?咬牙撐住的獨立書店,眼下還沒有答案。疫情過後要如何重振實體書店?則是社交冰河融化解封後,下一波打向他們的大浪。

瘟疫時代的閱讀之光,以另一種方式持續照亮。不過,要如何呵護脆弱燭火,點燈等待讀書...

過去24小時 美國 文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