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聞滿版但無人送終:義大利疫情下的「隔離孤獨死」
【2020. 3. 17 義大利】 訃聞滿版但無人送終:義大利疫情下的「隔離孤獨死」
「我們只能等待一切都好起來,才能再為死者送行...」義大利的武漢肺炎疫情慘重,截至17日上午已累計2,158起死亡病例,僅次於中國。病毒威脅之下,以老年人為核心、傳統家庭關係極為緊密的義大利社會,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隔離衝擊。在倫巴底大區等北部重災區,地方報紙刊載的訃聞每日以百為計,最多甚至可達10頁。但大部分的染病死者,卻只能在隔離狀態下孤獨死去;身後事亦因應「全國封鎖」的緊急狀態一切從簡,死者家屬因為防疫隔離、封城限制等,甚至無法當面為至親摯愛送行人生最後一程。
義大利是僅次於中國,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慘烈的國家。截至17日上午,義大利累計確診達2萬7,980例2,158死。當中,將近半數的死亡病例都是在過去1周,才迅速暴增。
為了防止全境擴散持續失控,以倫巴底大區、威尼托大區、艾米利亞–羅曼尼亞大區等北部疫情重災區為軸心的「封城令」,在10日進一步擴大為「全國封鎖」——全國關閉學校、大部分商店,取消體育賽事、娛樂活動、宗教儀式,禁止公眾集會與非必要的城際與跨國移動,直到4月3日。
然而「封城隔離」斷開連結、拉開人與人的社交距離,卻對傳統家庭關係極為密切的義大利社會,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
|
義大利是歐盟人口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家庭關係以祖父母及父母輩為主。祖父母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兒女成年後繼續與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三代同堂,仍是社會常態。
由於高齡人口屬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高風險族群,為了避免病毒傳播,許多爺爺奶奶近期只好主動或被迫與子女、孫子女保持距離,小心防疫。但這一方面恐造成高齡人口的生活起居不便;另一方面,不像年輕世代習慣了網路互動,缺乏家庭支持的老年人,自我隔離的孤獨感相形之下也更為強烈。
除了以老年人為家庭核心的社會模式,因為疫情被迫改變,義大利的喪葬俗常亦同遭衝擊。
以疫情重災區倫巴底大區的貝加莫省(Bergamo)為例,該省原本是人口百萬的富庶之地,但自從疫情爆發、封城隔離以來,城市街頭一片蕭條空蕩,只有火葬場24小時不停輪轉,追趕消化超乎平常的喪葬需求。當地居民形容,貝加莫省已經變成「只有救護車與靈車在奔波的鬼城」。
地方報紙每日刊載的訃告,更是戲劇化地擠滿了整個版面。像是當地的《L’Eco di Bergamo》,近期刊載的訃聞一天就有上百則,版面可達10頁之多,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老者。由於染病死者太多,該報的資深編輯也曾猶豫,是否該酌量減少訃告露出,以緩和哀戚氛圍?但最終仍決定將疫情的真實面貌攤在世人面前,亦是給予死去的人應有的尊重。
|
「這已經比戰爭還慘烈了。」來自貝加莫省的德斯塔(Marta Testa)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德斯塔高齡85歲的父親(Renzo Testa),11日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病逝。但從發病送醫到不幸身亡的短短5天內,一家人卻因為隔離而無法前往探視,父親最終只能在孤獨中死去。
由於當地短時間內的死者過多,殯葬業者消化的能量超載,德斯塔父親的遺體目前仍在「排隊」等待處理身後事。只是德斯塔一家,卻恐怕無法團聚為父親送行。
這一方面是因應「全國封鎖令」,目前貝加莫省的喪葬一切從簡,以避免群聚感染。相較於過去動輒百人的公開葬禮,如今僅能有一名神父、一名殯葬業者主持,少數符合條件的親屬(比如:未有疑似症狀的健康者,且人數不得超過10人),才能前往墓園為其送行。其他情況下,墓園則都處於關閉狀態。
另一方面則是,德斯塔的母親本身就是疑似感染患者,正在居家隔離,根本無法外出。種種限制下,家人目前也只能在訃聞上悼念,暫時無法為父親舉辦體面葬禮。
|
「當我們陷於悲傷階段時,亟需親密連結。但我們的悲傷,現在卻只能夠透過電話連接。」德斯塔表示。
德斯塔一家的境遇並非個案,許多義大利家庭都遭遇同樣狀況。由於義大利以羅馬天主教為大宗信仰,葬禮在宗教傳統上亦有其重要意義,也是家庭關係裡的重要時刻。當病毒疫情逐步鬆動社會時,家庭關係比起其他歐洲國家更為緊密的義大利,衝擊更是巨大。但比起憤怒情緒,眼前更多卻是面對病毒的脆弱與無能為力。
為此,義大利北部部分城市目前也紛紛透過在地組織,開始募集平板電腦等通訊設備,捐贈給當地醫院。希望藉此消緩確診患者、甚至其它疑似個案的隔離孤獨感。至於親朋好有聚首送終的公開葬禮,在疫情緊張的當下,恐怕仍得暫停一段時日。
而儘管德斯塔的父親,恐怕會在親友缺席的遺憾狀況下孤獨入葬。但德斯塔一家,仍舊希望有一天,能再為父親好好送行道別——「在未來更好的日子。」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