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背後/小熊貓好吃驚?中國生物學家的「兩個物種」新發現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把「中華小熊貓」(前)與「喜瑪拉雅小熊貓」(後)混養的德國柏林動物園。 圖/法新...

小熊貓好吃驚?中國生物學家的「兩個物種」新發現

「小熊貓的世界,真是非常地奧妙。」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與中國東南部的小熊貓,在大眾形象裡通常以可愛著名,其一身紅褐色的皮毛也讓他被稱為「紅熊貓」或是「火狐狸」。但根據中國生物學家魏輔文團隊2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最新論文,長期被認為只有一種的小熊貓,其實更可能是「兩個物種」?

小熊貓的物種爭議,一直以來都是研究學者的熱議題目。在過去,小熊貓大多會以外型顏色為差異,被分類為兩個亞種:臉紅紅、尾巴白環明顯的「中華小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與緬甸),與臉褪色偏白、尾巴白環不明顯的「喜瑪拉雅小熊貓」(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包括西藏、尼泊爾、印度與不丹)。

但魏輔文團隊的最新研究,卻透過基因組分析65隻從7個不同原產地區的小熊貓,並確認「喜馬拉雅小熊貓」與「中華小熊貓」存在著明顯的遺傳差異——簡單的來說,他們可能是兩種不同的「物種」。並可能是因為地理變遷、地勢阻絕的關係,才在25萬年前走向兩種演化的道路。

美國紐約布朗動物園的「喜馬拉雅小熊貓」。 圖/美聯社

新疆烏魯木齊野生動物園裡的「中華小熊貓」。 圖/新華社

然而小熊貓就是小熊貓,幹嘛要分得那麼細?相關研究之所以引發媒體關注,一方面確實是因小熊貓形象可愛;但另一方面則牽扯更複雜的「保育困境」。因為在環境變遷、棲地破壞與長期盜獵的多重威脅下,目前被列為「瀕危等級」的小熊貓,野生數量可能不到1萬隻,「假若小熊貓事實上還分成兩種的話?單一物種的數量還將更少,族群的自然延續也就更受威脅。」

研究學者初步判斷,在兩種物種之中,喜馬拉雅小熊貓的族群數量與環境威脅都「比較危險」,其相對小而封閉卻又脆弱的族群規模,很可能讓喜馬拉雅小熊貓遭遇著更為嚴重的生存困境。

《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也建議,在「喜馬拉雅小熊貓」與「中華小熊貓」為不同物種的前提下,全球各地的動物園、研究中心,應當避免混種圈養,並聯合全球動物園盡可能重新梳理小熊貓的遺傳系譜,以為將來的可能保育、復育、以及生物科學研究作為保留。

在中國,小熊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育類動物」,野生數量大約在3,000隻上下。儘管法律規定不得獵捕、飼養小熊貓,但由於其漂亮的皮毛與可愛的模樣,至今民間仍不時傳出盜獵、非法活體販售等嚴重情事。

北京動物園裡的「中華小熊貓」。 圖/法新社

鏡頭背後 中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