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動物大宰殺:印度教加迪邁節的「跨國血祭」爭議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圖/路透社

【2019. 12. 04 尼泊爾/印度】

20萬動物大宰殺:印度教加迪邁節的「跨國血祭」爭議

「奉獻牲畜與鮮血,願女神眷顧...」被稱為「世界最血腥祭典」的尼泊爾加迪邁節(Gadhimai festival),3日在爭議聲浪中盛大登場。加迪邁節是在尼泊爾舉辦的印度教祭典,已有近300年歷史,每五年舉辦一次,年年吸引數十萬、甚至百萬朝聖者前來,其中過半都是從印度跨境湧入的信徒。然而大規模宰殺動物獻祭的傳統,卻長年遭到動保團體譴責。2014年,祭典一共屠宰了20萬隻動物。儘管上屆祭典後,尼泊爾最高法院指示政府「勸阻約束血腥獻祭」,但在傳統文化堅持與政府消極執行下,加迪邁節今年依然如常展開,過去2天以來更已有數千隻動物遭宰殺。

加迪邁節是尼泊爾的印度教祭典,每五年一次,在南方巴里亞爾普爾村(Bariyarpur village)的加迪邁神廟(Gadhimai Temple)盛大舉辦。每屆祭典吸引來自尼泊爾與印度數十萬、甚至百萬的信眾(2009年據廟方估計,有500萬人參加),帶著牲畜長途跋涉前來獻祭,以祈求女神加迪邁的垂憐。

加迪邁節的起源眾說紛紜,但較普遍流傳的版本是:18世紀時,巴里亞爾普爾一名殺人犯喬德里(Bhagwan Chaudhary),某次在監獄中夢見了女神加迪邁,託夢指示他建廟獻祭,並作為交換允諾自由。夢醒後喬德里的銬鐐已經神奇地解開,離開監獄後的他依指示建造加迪邁神廟,獻上動物與鮮血,容器陶罐隨之發出神蹟光芒。

從此,每五年一次的動物大宰殺獻祭漸成當地傳統,延續至今;當中更有6~8成的參加者,是從印度北方跨境前來朝聖獻祭。

圖/法新社

圖/路透社

2019年的加迪邁節已在3日展開,預計為期2天。按照儀式,信眾在黎明時分先宰殺鼠、羊、雞、豬、鴿這五種動物,當地巫師則用自己的血作為奉獻;到了9點的重頭戲,則由200名左右的屠夫,於神廟前的大空地屠宰大批水牛。《衛報》估計,祭典在一天之內已斬首肢解了3,000~6,500隻水牛,約一個足球場大的圍籬空地上,滿是鮮血與動物屍體。

整個過程中,信眾除了參與「五畜獻祭」( Pancha Bali),也會湧至神廟旁爬樹攀牆,觀看廟前空地的宰牛儀式。信眾相信,舉凡受病痛所苦、求子無門、生活困頓的各種災厄,都能透過向女神加迪邁奉獻動物與鮮血,祈求帶來好運、消災解厄;然而大規模活體宰殺,非人道犧牲動物生命,長年來卻受到動保團體的嚴詞譴責,其血腥場面也在國際上引發爭議。

圖/法新社

動物獻祭其實並非所有印度教派信徒都會進行的傳統儀式。強調奉獻動物血肉的主要是「夏克堤派」(Shakti,漢語常譯為「性力派」),這一派系的信仰特別重視「性」所象徵的生命能量、以及崇拜眾多印度教女神的神格。對信徒而言,透過動物獻祭的儀式,有的是為了安撫神靈、有的是增進神明的靈力。

這類傳統在印度古代經典《吠陀經》當中也可以找到相關記載,但現今絕大多數印度教徒已鮮少再執行這種獻祭;包含一些夏克堤派的教徒社群,也有改用象徵物品代替活物的情形。而加迪邁節中之所以會選擇水牛,是用來象徵印度教神話中,女神杜爾迦(Durga)戰勝水牛惡魔瑪哈蘇拉(Mahishasura)的典故。而這位崇尚武力的女神杜爾迦,正是夏克堤女神的化身之一。

圖/路透社

「我們不是反對傳統文化,但如果這樣的儀式傷害了動物,那我們必須挺身終結它。」尼泊爾動物福祉聯盟(FAWN)的主席表示。根據統計,2014年的加迪邁節屠殺了約20萬隻動物,這些獻祭動物除了在祭典中被活生生宰殺,死前隨著朝聖者長途移動,期間飢餓、脫水、焦慮更是常有的事,有些牛犢幼崽甚至來不及到達目的地,就在身心折磨下夭折。

長期致力動保的尼泊爾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 Nepal)表示,非人道大量屠殺活體動物,並非印度教信仰所推崇的價值,這些動物應有「免於飢渴、免於不適、免於病痛傷害、免於痛苦恐懼、並有正常行動的自由」。

在相關團體長期遊說下,尼泊爾最高法院於2016年指示「政府應勸阻加迪邁節的血腥屠宰,予以改善」;地方政府亦宣導可改以捐獻、其他祭品替代。但當外界以為「世界最血腥祭典」將走入歷史時,2019的加迪邁節的動物宰殺獻祭卻還是在大批信眾對傳統的堅持、政府消極約束下,如期登場。

6月動保團體上街抗議加迪邁節。 圖/美聯社

「我們試著不支持大宰殺,但信眾對於傳統十分堅持,還是帶著動物前來獻祭。」加迪邁節的組織委員會向《法新社》表示。而除了動物保護,大宰殺其實也帶來動物檢疫、疾病防治、環境汙染的公共衛生危機。

由於印度多邦早已透過立法,禁止活體運輸動物至祭典現場屠宰,許多信徒因此湧入相關法律管制更弱勢的尼泊爾,非法攜帶動物跨境,加迪邁節的參加者也因此以印度人為大宗。但過程中缺乏動物檢疫,在邊境把關不力下,出現許多非法跨境運輸動物的狀況。

加上屠宰祭典現場,臟器外露、鮮血四溢,衛生條件極差,也污染了水流與土壤環境;大宰殺過後,部分動物屍體甚至會透過招標方式出售,再製成肉品流入市場,期間把關控管疑慮,也讓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的疾病傳播,成為極大的公衛隱憂。

圖/歐新社

對此,當地官員也坦承,要改變傳統觀念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強硬態度可能反而造成地方群眾的激烈反彈,加上加迪邁節如今不只關乎傳統與信仰,對於巴里亞爾普爾當地的經濟與背後相關產業鏈(如動物販賣、走私、肉品產製等)。

有朝聖者表示:「反對祭典的人還是會繼續反對;但想獻祭的人也還是會照做。」廟方則回應,「不支持動物宰殺獻祭,雖然不確定是何時,但加迪邁節總有一天會終結。」要如何在傳統文化與動物權利之間取得平衡,在尼泊爾雖然仍是意見分歧的爭論議題,然而根據官方資料,歷屆加迪邁節的宰殺數量,也有相當程度的減少。2009年屠宰25萬隻,2014年則為20萬。而眾多信徒中,也有些人不以動物犧牲作為許願祭品。

「我們不犧牲獻祭動物,僅以這對鴿子,奉獻給女神。」一名20歲的信徒向《法新社》如此表示,隨後便將這對鴿子釋放空中。

圖/路透社

印度 文化 過去24小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