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咖啡的日子?滅絕中的「野生咖啡」與世界的農產危機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全球60%的「野生咖啡」,面臨絕種危機,也將連帶影響全球咖啡產業。 圖/路透社

【2018. 1 全球】

沒有咖啡的日子?滅絕中的「野生咖啡」與世界的農產危機

這是來自未來的「咖啡警訊」!英國皇家植物園1月公布的研究指出:全球60%的「野生咖啡」品種,面臨絕種危機,其中包含最常被用來製成咖啡飲品的品種——阿拉比卡(Arabica)。受到森林面積減少、全球氣候變遷、蟲害等生態威脅,到21世紀尾聲時,阿拉比卡野生種的植株數量,預計將減少一半以上;全球咖啡產業以及賴以為生的咖啡農,也將因此遭受衝擊。

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又稱「邱園」, Kew),在針對全球124種野生咖啡品種進行研究後,於16日公布報告警告:全球有6成的野生咖啡品種,遭遇高風險的絕種威脅。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評估,這124種野生咖啡中,有75種屬於絕種高風險,其中又有13種被列入「極危」(CR)、40種「瀕危」(EN),22種為「易危」(VU);其他35種目前無虞;剩下14種資料不足,難以判斷。

如果不是有這些野生咖啡品種,我們哪來這麼多咖啡能喝。

目前,全世界上千種不同的咖啡飲品,主要都由阿拉比卡以及羅布斯塔(Robusta),這兩種咖啡品種製成。

阿拉比卡的種植成本及品質普遍較高,風味與香氣均衡馥郁,常用來製作咖啡單品以及高級精品咖啡(例如牙買加藍山咖啡),囊括了全球商業咖啡市場的70%;羅布斯塔則因環境適應力強,種植成本較低、產量較大,多用來製作平價的即溶咖啡,在咖啡飲品市場中占比約30%。

這兩種咖啡品種,因為龐大的商機而成為全球重要的經濟作物。但事實上,包含這兩種品種在內,全球至少有一百多種咖啡品種,只是其餘品種因風味不佳、商業價值低落而未被人工種植。

然而,非人工種植的野生咖啡——包含天然生長的阿拉比卡種以及羅布斯塔種——卻被認為是影響咖啡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像是市面上常見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其供應源雖然主要來自人工栽植的咖啡農園,但農園咖啡樹的栽種,仍有賴從野生阿拉比卡種摘取種子,以供種植;也有少部分的市售阿拉比卡咖啡豆,直接自野生種摘取處理。因此,若野生品種遭遇物種危機,也將連帶影響到人工種植的咖啡作物。

阿拉卡比咖啡囊括了全球商業咖啡市場的70%,其野生種也被列入有滅種威脅的名單。 ...

邱園的咖啡研究負責人戴維斯博士(Dr Aaron Davis)表示,從過去的咖啡栽種史來看,現代人能有足量的咖啡飲品,事實上是有賴「野生咖啡種,才能讓咖啡作物永續發展」。因為這些商業咖啡作物的野生近緣種(crop wild relative),除了可以透過雜交育種(cross-breeding),以改善、提高作物的產量及品質、增加基因多樣性,也可以提供基因研究,作為未來抵抗氣候變遷、植物疾病、蟲害等的關鍵。因此野生咖啡物種大絕跡,也將影響到咖啡作物的多樣性,以及產業未來的永續發展。

「當溫度上升,降雨減少,適合栽種的地區也變少了。」邱園在《科學促進》(Science Advances)以及《全球變遷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上發布的兩份報告指出:野生咖啡物種的生存危機,主要受到森林面積減少、全球氣候變遷以及蟲害等疾病衝擊。

以被評估為「瀕危」的阿拉比卡品種為例,其野生品種數量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到了2088年預估將減少一半以上。而非洲最大的咖啡出口國、阿拉比卡的重要產地—衣索比亞—受到的衝擊也最為巨大。

《路透社》報導,衣索比亞有大約1,500萬人從事咖啡相關產業,每年出口價值約可達到10億美金(約308億台幣)。但到了2080年,衣索比亞的阿拉比卡可種植面積,將減少85%。

從環境變遷、物種危機,到影響全球產業鏈,邱園研究團隊認為,目前的野生咖啡品種保育工作仍十分落後。像是在種子保存上,由於咖啡樹是一種熱帶植物,種子難以透過冷凍乾燥技術保存在種子銀行。因此,目前45%的咖啡品種,除了生長於野外,並沒有任何種子被另行保存。

「長遠來看,我們勢必需要野生物種,來保障全世界咖啡作物的未來。」邱園的咖啡研究團隊表示,短期之內雖然不至於擔心咖啡飲品短缺,但長期來看,若野生咖啡物種大量絕種,受波及的咖啡產業也必定不會太好受。

短期之內雖然不至於擔心咖啡飲品短缺,但長期來看,受到野生咖啡物種大量絕種的影響,...

非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