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4小時/國際鏡頭一周間(0829 - 0902)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2016.09.02 委內瑞拉】

街頭怒氣的沸點:委內瑞拉百萬人反政府抗爭

圖/歐新社

街頭怒氣的沸點:委內瑞拉百萬人反政府抗爭。

「這個政府必須倒!」為了迫使左翼的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府垮台,委內瑞拉反對黨9月1日發動了「接管卡拉卡斯」(Toma de Caracas)的抗爭活動,成功號召了百萬名反政府民眾湧入首都街頭。反對派表示,這次的示威僅是「熱身」,卻成為了十多年來委國最大規模的街頭集會,但若馬杜羅政府繼續頑抗,那麼各種抗爭與遊行也將全面升級,迫使委內瑞拉進入「政治攤牌」的對決時刻。

作為石油大國的委內瑞拉,受害於近幾年國際油價的重挫,以及政府支出與分配政策的失控,其經濟與社會狀況也於兩年內高速崩解。根據委國顧問公司「Ecoanalítica」的分析:光是今年9個月內,委內瑞拉的經濟規模就已衰退超過11%,國內通膨率亦狂飆過500%,一般民眾不僅無力支應暴漲的物價,匯率的失控更讓委國的糧食、藥物、日用品進出口陷入癱瘓,社會在飢荒與經濟絕望間的憤怒,也因此轉化成對執政的統一社會黨政的怨懟。

我們將會擊敗飢餓、犯罪、通膨與貪腐。這個政府在17年執政中一事無成,他們的時代將在這裡結束!

一名參與抗爭的中年婦女對《路透社》的駐地特派員表示,儘管在活動之前馬杜羅政府大動作地發動逮捕行動,拘留多名反對派領袖、驅逐了多家外媒特派員之外,亦調度了大批警力與政府的「紅衫軍」支持者,在首都街頭與反政府的「白衫軍」對峙、叫陣。但在民怨失控之下,

反對黨聯盟仍藉由「接管卡拉卡斯」,號召了全國各地的超過百萬民眾湧入首都街頭,參與度不但遠超預期,更也創下十多年來的街頭記錄。

這是委內瑞拉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街頭動員。委內瑞拉人想要決定自己的未來,就讓世界瞧瞧馬杜羅有多害怕街頭上的民眾以及要求公投的音量吧。

曾與馬杜羅角逐總統大位但失利的反對派領袖卡普利萊斯(Henrique Capriles)表示,這次的百萬人示威僅是牛刀小試,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對政府內部造成壓力,以嚇阻當局停止阻撓反對黨所發起的「總統罷免公投」。

為了拉下馬杜羅政府,反對派從今年1月開始即於民間發動罷免連署,並成功蒐集到數百萬個簽名,然而相關的連署資料卻屢遭到委內瑞拉中選會的認證刁難,而遲遲未能按照反對黨的期待,於2016年年內發動罷免公投。

按照委內瑞拉憲法規定,總統任期過半(3年)才能發起罷免公投,因此截至今年初開始,反對派才展開連署運動,迄今並蒐集到185萬個簽名;但弔詭的是,委內瑞拉憲法也同時規定,假設總統被罷免時的剩餘任期不足兩年,那麼程序上將由副總統直接代理、而不會另起總統大選——換句話說,假若反對派未能在2017年的1月18日之前罷免馬杜羅,那麼就算公投結果成功,接班者也只能是馬杜羅的副手、委內瑞拉亦不會變天。

根據國際風險顧問「歐亞集團」(Euroasia Group)對《金融時報》分析,這回的百萬人遊行,僅是卡普利萊斯等人的「熱身試驗」,未來半年內,反對派或將發起更長時間、更大規模的首都抗爭,迫使馬杜羅政府全面對決,以提供軍方與是政府內部非統一社會黨的官僚系統「向人民倒戈」。

不過為此馬杜羅政府也接連祭出狠話,並以「政府已查覺政變陰謀」為由發動大規模逮捕與清洗。馬杜羅甚至以土耳其的政變為借鏡,警告「陰謀者們」發啟政變的慘痛後果:

屆時玻利瓦爾革命者(查維茲所發起的委內瑞拉社會主義運動)的反擊,會讓厄多安(土耳其總統)的大肅清看起有如餵養幼兒般地慈祥。

 

【2016.09.01 墨西哥】

川普,墨西哥半日遊:狂言之下的各懷鬼胎

墨西哥半日遊:川普(後)與墨西哥總統潘尼亞.聶托(前)。 圖/法新社

川普,墨西哥半日遊:狂言之下的各懷鬼胎。

一紙發自於墨西哥總統府的突發邀請,讓共和黨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閃電訪問了他口中犯罪、強暴犯、偷渡客的「老巢」——墨西哥!但為什麼墨西哥總統要邀請川普?雙邊的會談談了什麼?關於美墨邊境那道「隔離偷渡客的高牆」,川普當真說服墨西哥了嗎?

墨西哥總統府表示,作為重要的鄰國與盟邦,2016美國大選對墨西哥未來的發展也至關重要,而為了與「未來的美國元首」彼此瞭解,墨西哥總統潘尼亞.聶托(Enrique Peña Nieto)在8月26日悄悄地向美國兩大黨的總統參選人——川普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送去了訪墨邀請。於是,首先允諾的川普高調地在8月30日宣布訪問行程,隔日下午就旋風飛抵墨西哥市,並在與潘尼亞.聶托密室會談後,再飛回亞利桑納州參與造勢大會。

《路透社》從墨西哥總統辦公室的消息透露,潘尼亞.聶托與川普的密室對話全程以英語進行,會談中墨西哥總統也明白地對川普說明:「你屢次暴言,對墨西哥人是行不通的!」但雙方的互動良好,作客的川普也被形容為「態度尊敬、彬彬有禮」,會後彼此更召開了聯合記者會,雙方的見面也在意外和諧的氣氛中快速閉幕。

我們將會在南方邊境築起一道長城,而墨西哥必定得為這道牆買單——100%——她們只是還不知道而已,但他們將會為這牆付錢的。

然而,回到亞利桑納的川普,針對移民政策的發言卻與墨西哥的期待相反。川普不僅一掃過去兩周的軟調姿態,重拾了全面封殺、取締境內「非法移民」的立場,意欲施壓墨西哥掏錢築起「美墨長城」的言論也再一次噴出。

近期民調直線下滑的川普,近兩周曾釋出「調整政策路線」的風聲,其團隊亦透露「不排除」接受「特赦條款」,讓現居於境內的非法移民得以在「自首」之後,得到額外的特別配額申請移民;但此一想法,卻又被川普自己給打槍:「非法移民要留在美國只有一條路:回家去,然後重新申請移民簽。」

川普表示,自己在會談中與墨西哥總統的互動良好,但對「美墨長城」,川普與潘尼亞.聶托卻是各自表述:墨西哥總統指出,在見面會中他已對川普開門見山地表達了「美墨長城要讓墨西哥買單?沒門!」,但川普方面卻迴避了這樣的說法,僅回應「這才第一次見面,我們以後慢慢談。」

但川普與潘尼亞.聶托會後的雞同鴨講,也不禁讓人反問:墨西哥於此時邀請川普來訪,究竟所為何事?

過去1年多來,潘尼亞.聶托多次重砲指責川普煽動性的暴言,「直比希特勒、墨索里尼」;但相關意見卻認為,潘尼亞.聶托近期多起醜聞纏身——包括自己大學的畢業論文涉及抄襲、與教師公會的流血衝突、國內治安與警察暴力的的全面失控、以及始終無力收尾的毒品戰爭—–種種失序,讓任期還剩一半的潘尼亞.聶托,民調支持度已跌到23%以下。因此,突如其來的邀訪川普,也被認為是墨西哥總統意圖塑造「外敵意象」以轉移國內壓力的手段之一。

潘尼亞.聶托的邀請函,被外界質疑「路走偏鋒」,因為此舉不僅容許氣勢低迷的川普得以因訪墨話題而取得強力曝光,成為宣傳背景的墨西哥與潘尼亞.聶托,也因川普的雞同鴨講與事後暴言而自失國際立場。儘管潘尼亞.聶托本人當晚已於電視專訪中,重拾對川普的強硬姿態,但包括反對黨主席安納亞(Ricardo Anaya)在內的墨國政壇,卻已對總統的失策展開猛烈轟炸:

(潘尼亞.聶托)不僅沒讓他公開道歉,這個政府竟還敢容許他(川普)再次徹底地羞辱墨西哥人!

目前墨西哥方面並未透露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是否有訪墨行程,但川普旋風來訪的後遺症以及美墨長城的爭議問題,或將再困擾潘尼亞.聶托好些時日。

 

【2016.09.01 巴西】

巴西變天:總統羅賽芙正式被彈劾下野

8月31日,正當羅賽芙的彈劾案正於參議院表決的同時,總統官邸的辦公室裡,羅賽芙的...

巴西變天:總統羅賽芙正式被彈劾下野。

纏鬥超過9個月的巴西政爭風暴,8月31日終於劃下章節句點:原總統迪羅賽芙(Dilma Rosseff)在國會參議院的彈劾投票中,以「61票贊成:20票反對」的結果,正式被褫奪總統職務,原本代理的副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隨即宣誓就職。彈劾羅賽芙的結果,象徵著巴西工人黨(PT)執政13年的時代落幕,但接任政府所面臨的政治、經濟與外交困局,險峻的挑戰卻才正要開始。

他們以為自己打垮了我們——但他們大錯特錯了——此時此刻,我不會和你們互道離別,但我確定我們『後會有期。』

在參議院宣佈彈劾決議後,被拔除職權的「前」總統羅賽芙,也在大批支持者的簇擁下,於總統官邸外對支持者喊話。曾在70年代參加左派游擊隊、對抗軍政府獨裁的羅賽芙,時至今日仍不減驃悍,即便確定已從權力高峰重重跌下,群眾面前的羅賽芙卻仍顯頑強,不僅再次強調反對黨的行為「就是宮廷政變」,並聲言工人黨必將重返。

現年68歲的羅賽芙,在2011年成為巴西總統,但在她任內的巴西卻遭遇了百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除了國內的失業率、物價高速失控之外,曾為「金磚四國」要角的巴西在過去9季的人均GDP更大幅衰退了9.7%。除此之外,在工人黨政府轄下,國營企業巨頭——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近年更接連爆出偽造假帳掩蓋虧損、洗錢、官商勾結收受回扣、行賄貪腐等重大弊案,民生疲敝之際,也加重了人民對羅賽芙政府的憤怒與不信任感。

然而這波的彈劾案起點,卻得追溯回2014年總統大選前夕。根據國會的指控,當時的羅賽芙為了搶救自己的選情,涉嫌違法巴西預算法來增加公共支出,並更動GDP與國家債務報告,向國會與民眾隱瞞巴西經濟嚴重衰退的真相。在這樣的狀況下,羅賽芙的低迷人氣也給與「盟友」可乘之機,原本與工人黨組成聯合政府的民運黨(PMDB)與副總統特梅爾,即在去年年底宣布脫離執政聯盟,並以「羅賽芙涉嫌違法且不符民意期待」為由,倒戈支持對總統的彈劾案。

最終,羅賽芙在今年5月被巴西參議院「停權」以接受彈劾調查,作為副總統的特梅爾也以代理總統的身分執政至今。雖然羅賽芙在被停權的當下,曾以「被迫害」的政變受害者形象,拉出支持者們的力挺氣勢,但街頭上的政治對立並未延續——特別在里約奧運之後,各種的報導與輿論聲量都被奧運給沖淡,縱然31日的巴西利亞街頭仍爆發羅賽芙支持者與警察的衝突,但社會上對於羅賽或工人黨的同情卻無以凝聚。

這是巴西重拾希望與信心的時刻。過去種種的政壇不確定塵埃,都以在此落定。

現年75歲的特梅爾,在參議員完成對羅賽芙的彈劾後,他也正式就任為巴西第37任總統。特梅爾的任期將一路到2018年,不過掌握大權的他,雖然打垮了反目的昔日盟友羅賽芙,但其所面對的政治、經濟與外交難題,卻不比羅賽芙政府來得輕鬆。

根據《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特梅爾政府在5月份接棒之後,截至目前為止巴西的GDP仍維持在高速衰退狀態,與去年同期的蕭條高峰相比,景氣低迷的狀況毫無改變;與此同時,巴西目前的失業率已高達11%——整個國家約有1,200萬的閒置勞動人口亟需工作——要如何在短期內振興經濟,又不置於貧富差距進一步失控,也成為考核特梅爾能力的最重難題。

在政治風暴上,與工人黨決裂的民運黨,其實才是涉入巴西石油弊案的最大宗被告。像是發起彈劾案的民運黨籍前國會眾議院議長昆哈(Eduardo Cunha),就因涉入巴西石油弊案的外圍關說與洗錢,而遭到起訴停權。假若特梅爾未能即時振興巴西景氣,那麼民間的怨懟與工人黨的反撲,恐將以更嚴厲的態度來檢視民運黨那充滿爭議政商紀錄。

另一方面,在羅賽芙彈劾案確立之後,拉丁美洲的幾個鄰國——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都召回了駐巴西大使,以抗議這齣「宮廷政變」。同時像是古巴政府,以及著名的前烏拉圭「窮人總統」穆西卡(Jose Mujica),也都公開力挺羅賽芙並指控彈劾案的「政變陰謀」。

甫就任總統的特梅爾,目前已出發飛往中國參與即將開始的G20杭州峰會。雖然拉美鄰國對於巴西的政情狀態充滿疑慮,但包括美國在內的歐美盟邦,卻都已表達對巴西國會的「尊重」,而能否在G20峰會上表達出穩定的態勢,亦成為特梅爾坐上大位後的第一個外交考驗。

 

【2016.08.31 世界】

國際失蹤者日:拒絕被遺忘的人間蒸發

「他在哪?」8月30日瓜地馬拉市的受難者家屬們,齊聚紀念著國際失蹤者日。圖片中的...

國際失蹤者日:拒絕被遺忘的人間蒸發。

為了紀念在武裝衝突、國家暴力、天災、或難民遷徙中失蹤或「被失蹤」的受難者,每年8月30日的「國際失蹤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isappeared),世界各國——從內戰後的瓜地馬拉、黎巴嫩,到衝突下的哥倫比亞、巴基斯坦,或者是白色恐怖下的白俄羅斯、北愛爾蘭...等地——各國都有焦急的家屬高舉著失蹤親人的最後資訊,或要求知道失蹤者下落何方,或要求當局負責調查「被失蹤」的黑手真相。

他們要他(我的丈夫)跟著走,並承諾——只要問完幾個問題,他很快就能回家...我先生就叫我別擔心,他很快就回來,因為他沒有作過壞事、傷害過人...。

尼泊爾的失蹤者家屬巴塔(Bhatta)對《路透社》回憶了16年前的那個早上,她那29歲、開著雜貨店經營小本生意的丈夫希安(Shyam),被一群自稱毛派游擊隊的士兵給帶走,自此,音訊全無。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殺了他,我也不知道他是否還活著——但就算他死了,我仍希望能見他最後一面,證明他真的走了,我也好帶他回家、給他半個體面的傳統喪禮,送他最後一程...。

根據國際紅十字會(ICRC)的被失蹤者報告,尼泊爾政府與毛派游擊隊的10年衝突(1996-2006),不僅造成上萬人殞命,包括巴塔的丈夫在內,至今仍有1,337人自此人間蒸發、生死未卜。但尼泊爾的狀況,僅是國際被失蹤者總數的冰山一角,包括戰亂、天災、地方衝突、政府迫害、跨國遷移等,至今每年仍有數萬人「被消失」於世人眼前。

大批失蹤者因政治迫害而人間蒸發的故事,在1980年代也因左派游擊隊與右派政府的衝突、毒品戰爭、獨裁政權的高壓統治屢屢崛起,特別常見於拉丁美洲,像是哥倫比亞政府與毒梟、左派游擊隊的長年戰爭,迄今仍累計有7萬9,000人下落不明;而在瓜地馬拉長達36年的內戰中,政府軍不僅以種族滅絕的方式毀滅了境內的馬雅文化,軍隊擄走的4萬5,000人也失蹤至今;除此之外,秘魯的毛派衝突、墨西哥的毒品黑幫、智利皮諾切特將軍的白色恐怖、阿根廷軍政府帶走的異議人士嬰兒與至今交代不清的「骯髒戰爭」...相似的受難者故事,在各國都未得到真相的答案。

而為了提醒世人勿忘這些故事,拉丁美洲拘留失蹤者親屬協會(FEDEFAM)才會在1981年發起「8月30日:國際失蹤者日」——一方面凝聚政治力量來調查真相,一方面彼此合作、跨國聲援。

FEDEFAM的真相追尋任務,也陸續得到了國際的重視,並串連起國際特赦組織、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等重量級單位加入串連,彼此間的任務也從「被強迫失蹤」的真相調查,擴張到了「對失蹤者的追尋」。

以國際紅十字會為例,除了協助追查受難者下落或究責歸屬的釐清之外,他們也投入對天災、跨國人口流動(跨國偷渡、奴工、綁架)的失蹤者協尋,像是協助南亞大海嘯中的災民兒童找到親人、或者幫助娃娃兵重返社會...都是國際失蹤者的任務範圍。

在過去,聯合國曾於2010年通過《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用以保障強迫失蹤受害者與家屬對於法律與真相權利,而原本由NGO所發起的「國際失蹤者日」亦在2011年開始成為聯合國官方的倡議活動。

然而國際社會與各國政府的參與,卻仍不足以回應受難者家屬的疑問與痛苦,儘管如同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地,皆已設立了真相調查委員會、或是聯合國所參與支持的轉型正義法庭,但各國政府對於失蹤者下落調查的消極,卻仍阻礙著生者們「知」的權力。

同時對於被失蹤者問題的消極態度,也不僅出現在中國、拉美等國家,像是英國北愛爾蘭問題,至今仍有數百人因為共和派與保皇派衝突而下落不明。縱使雙方的和平協議亦生效將近20年,但在8月30日的昨天仍有十數名失蹤者家屬公開聲名,要求英國政府與新芬黨再啟調查,「讓我們最後能知道那些孩子們下落何方。」

 

【2016.08.30 利比亞】

浮沉一線:地中海救難隊,利比亞外海救回6,500名難民

2016年8月29日,義大利海巡隊在利比亞外海救回6,500名難民。這也是今年以...

浮沉一線:地中海救難隊,利比亞外海救回6,500名難民。

義大利海岸巡防隊周一在地中海執行救援任務時,在利比亞外海發現了20多艘木殼難民船,於是義國海巡隊遂在歐洲國際邊界管理署(Frontex)、無國界醫生(MSF)、與加泰隆尼亞NGO「主動展開雙臂」(Proactiva Open Arms)的協助下,於單日內完成了40回救援任務,成功地救回了超過6,500名浮沉汪洋的海上難民。

義大利政府表示,29日救援任務中的6,500名難民,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宗記錄。當時義大利海巡任務,在利比亞西部城市塞卜拉泰(Sabratah)外海20公里——距離馬爾他仍有350多公里處——發現了滿載難民的偷渡船團。這批出海載浮載沉了數個小時的難民團,船上的難民包含老弱婦孺,而大部分人則都來自於非洲的厄利垂亞、索馬利亞等地。

由於利比亞近期的局勢相當動盪,在歐美空襲的支援下,政府軍與ISIS利比亞分支的戰鬥也在利國中部沿岸殺得火熱。因此,以利比亞為渡海基地的人蛇集團近期也大規模地發船出海,希望在戰火全面失控前,趕緊把利比亞境內超過27萬名來自非洲各地的滯留難民給送入歐洲。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在7月份的簡報,今年上半年就已有10萬難民透過地中海海路入境歐洲。雖然原本土耳其-希臘的「東地中海路線」,已因今年3月土耳其與歐盟達成的返還交換機制而受到控制,但利比亞-義大利的「南地中海路線」卻仍因利國政局的混亂,而未能遏止人蛇船團的出海。

今年來自利比亞的難民溺死數,已在7月底超過3,000人大關。這也是難民潮有記錄以來,死亡數據最早突破3,000關卡的一回,同樣的門檻跨越點在2014年是9月、在2015年則是10月。

IOM的發言人米爾曼(Joel Millman)表示。難民潮的問題,雖然已延燒了多年,但去年秋季的密集報導之後,如今不論是歐洲各國政府、社會大眾、媒體報導、民間救援,皆已陷入了「熱情疲乏」的狀況。與此同時,歐盟各國境內也陸續掀起了針對難民移入的反對聲浪,但政府間的合作卻始終未起到積極進展,各地的「移入前線」——譬如說希臘的愛琴海諸島、義大利南部海岸、巴爾幹陸路邊境——也因而在難民滯留的壓力下,引爆了多起民眾對難民的情緒衝突。

而為了重新喚起歐洲民眾對於人道救援的責任,IOM也與義大利政府在7月地發動了「Migrants Aware」的宣傳活動,屆由佈點廣告、電視節目、短片與文宣,以尋求民間對難民政策的理解。

然而在義大利政府大張旗鼓地參與人道宣傳之於,政府內對於難民安置問題卻也不慎同調,例如義大利的內政部長阿方諾(Angelino Alfano)就表示,在2015年入境義國的15萬名難民裡,就有6成被官方認定為「經濟移民」而不受庇護核可,「我們能力有限,總不可能對所有人都熱情歡迎。」

 

【2016.08.29 義大利】

義大利震災之後:黑手黨搶食重建大餅的黑手

圖/美聯社

義大利震災之後:黑手黨搶食重建大餅的黑手。

發生在8月24日清晨的義大利中部大地震,至今罹難者總數已攀升至290人,雖然搜救任務仍持續進行,幾個重災區卻都沒再傳出生還者的消息。然而救災之外,義大利政府與民間雖積極準備重建,但國家反黑手黨調查局(DNA)卻傳來了警告的聲音——不要讓震災重建的機會,再一次成為黑手黨勾結搶標的建設大餅。

黑手黨的威脅一直存在,要試圖迴避也是枉然。而地震災害之後的災區重建,在歷史中,也一直是黑手黨於其政商利益集團最為覬覦的標案大餅。

負責指揮DNA的現任反黑手黨檢查官羅貝提(Franco Roberti)在周日刊出的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專訪中,以1980年發生在南義的「伊爾比尼亞大地震」(Irpinia,芮氏規模6.9)與2009年發生在義大利中部的拉奎拉大地震(L'Aquila,芮氏規模6.3)為例,警告公眾「重建標案中的黑手黨足跡」。

現年69歲的羅貝提回憶,在1980年的伊爾比尼亞大地震,義大利中南部成了一片廢墟——全境超過3,000喪生,活著的人也有8,000人受傷——而當時還是年輕檢察官的羅貝提,為了驗屍與災後檢驗,也於災區城市忙碌了好幾個月,並見證了重大天災中各種合理與不合理的慘況。

我還記得那時有一個警官對我說:「Ditto(羅貝提的小名),我現在終於能放心了,因為我終於找到棺材給我的妻子與三個孩子了。」

伊爾比尼亞地震發生之後,各地房屋倒塌的災情幾乎摧毀了中部省份,各種救援與物資亦隨交通而中斷,大批死傷者於是在黃金時間內等不到必要協助,罹難數字因此不斷攀升,各地棺材供不應求甚至延續了好幾個月,悲慘狀況亦讓羅貝提記憶猶新。

羅貝提表示,伊爾比尼亞地震的倒塌災情包括了大批現代建築,這些建物理應有更好的防震規範與建材設計,因此在當時也引發了義大利檢方的疑慮。然而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檢調單位並無餘力即時調查,直到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幾個重災區中的建案都是活躍於南義大利的著名黑手黨派系「克莫拉」(Camorra)綁標,而偷工減料、政商勾結謊報驗收合格係數...等作法,才是造成那年地震慘重傷亡的主因之一。

然而當檢方還不及釐清複雜的黑幫、地方政府與災難之間的關聯時,義大利政府的重建標案,又以「復興災區」的名義加速發標,而克莫拉黑手黨則再透過新設的空殼公司,「一魚兩吃」再次搶得了重建標案的超級大餅。

黑手黨包山包海、與政界勾結的事端在義大利並不罕見,除了惡名昭彰的克莫拉之外,2009年的拉奎亞大地震中,被懷疑涉入建設弊端的則是另一支活躍於南義卡拉布里亞大區的黑手黨幫派——「光榮會」(Ndrangheta)——也因此,這回中部大地震的重建,會否再一次成為黑手黨「進補」的機會、進而影響DNA查緝黑手黨犯罪行為的任務,也讓羅貝提相當擔心。

這次的中部大地震中,包括受災最重的阿馬特里切,其鎮上剛剛才完成防鎮補強的城鎮鐘塔就在地震中倒下,並壓死了旁邊的鄰居一家;而阿庫莫里鎮上則是有新建好的學校被震垮。兩個案例目前接以由檢方接手究責,當局亦不排除再有黑手黨「插手」偷工減料、違規承包的犯罪可能。

另一方面,在824的主震之後,義大利至今已已發生將近2,000次餘震。但目前在救災動員之外,包括中部重災區的列蒂省、與鄰近環繞首都羅馬的拉齊奧省,其境內也有大批危樓需要檢查、甚至撤離。

沒人敢說下一次地震會發生在20天之內、一個月之內、或一年之內,總之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你不能排除未來幾年內,這個斷層帶會否有再發生同等級地震的機會。

義大利民防部的重大災難委員會表示,除了檢修、補強之外,義大利全境也需要重新檢視面對災害的應變方針;但當局表示,以首都圈的拉齊奧省為例,其境內超過六成的地方政府沒有準備任何緊急應變計畫,如果同等級的災難發生再一次發生,義大利也將再一次重蹈覆轍。

 

【2016.08.29 印尼】

印尼霾害,東南亞的煙燻季節

蘇門答臘廖內省的印尼打火隊。 圖/路透社

東南亞又來到了旱季、火耕、森林大火以及國際霾害的季節。印尼蘇門答臘的廖內省正遭遇今年以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熊熊火勢產生了濃濃黑煙,鄰近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也都「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空氣品質下降的威脅。

根據印尼航太局的衛星熱點照片,全印尼目前同時有168處森林大火。雖然印尼政府表示「當局已全力投入滅火任務」,但眼下正值旱季,天乾物燥也讓火勢難以在一時片刻獲得控制。

我們尊重鄰近國家的抱怨......但在這種時刻,所有『外人』都應該放下不必要的評論。

印尼的環境與森林部長熙娣.努爾巴雅.巴克(Siti Nurbaya Bakar )在周日的國際記者會中表示,與其將霾害的問題全推給印尼,不如先看看過去一年裡印尼的努力成果:與去年1至8月的8,247起大火相比,印尼已將今年同期案件次數控制在2,356起。

熙娣指出,光是今年印尼政府就逮捕了454名縱火相關嫌犯,並對涉嫌參與火耕的10家大型農業、棕櫚油集團提出民事訴訟。

為了要快速獲得種植棕櫚樹等經濟作物的土地,每年旱季都是印尼農民「火耕」的季節。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印尼森林中的土壤是富含有機質且潮濕的泥炭土(peat land),約五成的火災都發生於泥炭地上,火勢燒起來後會形成「悶燒」,並產生濃濃的黑煙、形成跨國霾害。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農業目前仍是印尼國內35%勞動力的工作來源。但參與現代火耕的,通常是為了省事的大型林業與棕櫚油公司。

過去24小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