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專訪涂豐恩:如何從世界脈絡理解「給所有人的中國史」?

2022/07/29 轉角說

【世界脈絡 X 議題思辨|給所有人的中國史】★課程連結:<a href=
【世界脈絡 X 議題思辨|給所有人的中國史】★課程連結:http://go.sat.cool/498wtk ★課程優惠代碼:轉角國際讀者專用使用優惠碼「udnglobal」 可折扣$300元。2022/08/07 前購買,限時優惠35折

主持/編輯七號

受訪來賓:涂豐恩(現任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 StoryStudio 創辦人)

「2022年的今天,該如何從世界脈絡理解『中國』?」談到中國歷史,恐怕對於許多人的傳統教育印象而言,總是圍繞在朝代更迭與帝王將相,這樣隨著政權轉換的歷史想像,似乎也讓人們對於中國歷史只存在著刻板印象,乃至於「正統史觀」之下的唯一解釋。從世界脈絡的解讀,跳脫國家角度的歷史及漢人中心的詮釋,在多元視角下的「中國」又會是怎樣的面貌?當代中國深受言論控制與民族情緒之下,為何身處特殊地緣位置的台灣,會是最適合「談論中國史」的國家?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專訪涂豐恩:如何從世界脈絡理解「給所有人的中國史」?

以下為podcast部分內容摘要:

歷史,是與古人進行一場跨時空對談,而透過對談,彷彿回到古代、實際參與古人的生活 —— 我們將帶領你從世界史的角度詮釋中國史,了解在同個時空背景之下,世界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跳脫國家角度的歷史及漢人中心的詮釋,從多元的視角重新了解各朝代發生的事件及歷史人物。」

▌「給所有人的中國史」

中國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架構與體系,「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則是一種導論性質。由淺入深、可以讓歷史知識更生活化一點、更多一些新鮮感。也想讓不是歷史專業的大眾了解,歷史研究是不斷在變動與改寫的,20世紀以來,對於中國歷史的想像就改變了許多。20世紀初期很多當時的中國歷史學者認為,中國文化根源是從中亞移入,甚至假說猜想「祖先搞不好是從巴比倫遷徙過來的」。隨著新資料的出現和觀點的討論,對於歷史的認識也會隨著時代在變化,也會跟著出現新的課題。

▌全世界最適合談中國史的地方,可能就是台灣

我認為全世界最適合講中國史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台灣。中國的言論箝制嚴重,研究歷史也受到正統史觀和政治的限制,而台灣並沒有這些問題。同時台灣另一個特色,是位處於各個國家的交界,有中國、日本、東南亞、歐美的各國影響,各種觀點也能百花齊放。在台灣可以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談中國的觀點,也能談從美國或日本的角度,他們又是怎樣思考中國?

我們從世界脈絡理解中國,可以有好幾層的意思。第一層是我們將中國當成世界的一個部分,而不是中國是個特殊「例外」,中國與世界各國歷史有哪些相似共通之處?同一個時間下,中國以外的整個世界又發生了什麼事?

或者也可以從不同文明之間的比較,尋找更多元的想像,也透過對於歷史的反思,破除歷史只有大一統和民族情懷的刻板印象,想想現代中國的制度與思維就是怎樣一回事。

★課程名稱:

【世界脈絡 X 議題思辨|給所有人的中國史】

★課程連結:

http://go.sat.cool/498wtk

★課程優惠代碼:

轉角國際讀者專用優惠碼「udnglobal」,可折扣$300元。2022/08/07 前購買限時優惠35折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涂豐恩】世界脈絡 X 議題思辨|給所有人的中國史|SAT. Knowledge 知識衛星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埃及蘇伊士運河旁,一名男子目送卡達籍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 圖/路透社

俄國油氣OUT!歐洲能源大洗牌,有哪些戰略新夥伴?

2023/09/22
圖為2023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紀念日典禮。 圖/美聯社

立陶宛力挺台灣的理由?東歐民主小國的戰略思考

2023/09/22
烏克蘭哈爾科夫,即使城市戰火肆虐,但地方政府為保學童持續接受教育,將地鐵站改造成...

烏俄戰火下的開學日:讓學童重回日常的哈爾科夫「地鐵教室」

2023/09/15
利比亞德納居民望著被洪水摧毀的城鎮。 圖/路透社/Esam Omran Al-F...

利比亞世紀洪水:近乎滅城的德納背後,是異常氣候加「人禍」釀災

2023/09/15
9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布新的內閣改組以及自民黨高層人事名單,圖為本次新內...

解讀日本內閣改造:岸田文雄塑造「總主流派」,佈局2024大選保衛戰

2023/09/13
「平時純樸的村民,震災後卻成了最恐怖的暴力?」 圖/2023年改編電影《福田村事...

虐殺孕婦幼兒的福田村事件:關東大地震後的謠言與「民眾暴力」

2023/09/01

最新文章

遊玩《決勝時刻》(Call of Duty)這系列第一人稱射擊的戰爭遊戲也常是美...

備戰吧!遊戲中的戰爭呈現:電玩與現實戰爭的微妙關係

2023/09/28
史景遷《婦人王氏之死》從小人物故事一探中國清代地方社會。 圖/報系資料庫

山東郯城殺人事件:史景遷《婦人王氏之死》,解謎清國小城的歷史現場

2023/09/27
圖為東京地鐵上的優先席。 圖/美聯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上):那個不能坐的位子?嗡嗡大使炎上事件

2023/09/27
地鐵上的「讓座之亂」屢屢成為日本輿論爭議焦點。 圖/歐新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下):電車「讓座之亂」的國民自我修養

2023/09/27
由左到右的人物依序為: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以及倫敦牆塗鴉客一鵲。看似不相關的三...

詮釋爭奪戰:從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塗鴉客一鵲解讀「隱藏劇本」

2023/09/25
俄羅斯區域電影《窒愛家鎖》劇照。 圖/2021年台北金馬影展

用鏡頭重新定義俄羅斯?俄國「區域電影」擺脫官方敘事的突破與挑戰

2023/09/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