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圖為2019年中國棒球聯賽(CBL)開幕賽上,北京猛虎隊的球員揮棒出擊,捕手則是天津雄獅隊的成員。 圖/中新社

▎接續上篇:《大聯盟未盡的中國(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2008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春訓期間,曾在北京的五棵松棒球場舉辦兩場表演賽,由洛杉磯道奇對戰聖地牙哥教士。這是MLB球隊首次在中國比賽,卻也是最後一次。那(2008)年夏天,台灣和中國在同樣一座球場對戰,這是雙邊首次在奧運棒球項目上的對壘。這場比賽經歷了12局延長賽,最終由中國爆冷獲勝,當時甚至有台灣網友痛批是「國恥日」。

然而,作為競賽場地的五棵松棒球場,在北京奧運過後便功成身退,2008年底遭到拆除,現已改建為商業娛樂中心。五棵松棒球場的命運,有如棒球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慘澹。

圖為2016年中國棒球聯賽(CBL)天津雄獅vs.四川蛟龍的賽事上,天津雄獅隊的張皓玥(左)撲上壘包。 圖/新華社

棒球在中國的啟蒙與發展

相較於籃球、羽球或被譽為中國「國球」的乒乓球,棒球在中國並非熱門的運動項目。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統計,2019年積極參與棒球運動的人數約2,100萬人,而籃球在2023年的統計則高達1.25億人

回顧棒球在中國發展的歷史,1863年美國傳教士文恆理(Henry William Boone)在中國成立上海棒球俱樂部,而被視為第一個將棒球引進中國的人。但棒球並沒有立刻打進中國在地民眾的生活中,第一場由兩組中國本土球隊交戰的比賽,要等到1905年上海聖約翰書院(St. John’s College of Shanghai)對陣基督教青年會(YMCA)才出現。

由於棒球與美國緊密關聯,棒球在中國的發展曾因文化大革命而終止,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之後,才又興盛起來。然而,棒球雖然在中國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礎,也始終沒有突出的競技表現,但卻曾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及2009年經典賽上,兩度擊敗台灣,成為台灣球迷不願回想起的椎心之痛。

2008年北京奧運台灣隊vs.中國隊的棒球賽事上,是台灣棒球隊史上首次敗給中國隊。雙方苦戰12局,終局時卻遭中國以8:7逆轉,台灣投手楊建福(右)難掩失落。 圖/報社資料照

中國棒球聯賽(CBL)的出現

中國棒協在2002年成立中國第一個棒球職業聯賽中國棒球聯賽(CBL),首年有北京龍、天津雄獅、上海金鷹及廣東閃電共4隊參與,分4站舉行循環賽,並由積分最高的前兩支隊伍參與決賽,比出最後的冠軍。

2005年CBL加入四川蛟龍及希望之星2支隊伍,聯盟擴編至6隊。2006年,聯賽改採南北分區賽制,由兩區冠軍角逐最後的總冠軍。2009年河南吉象隊加入聯賽,整個賽季共進行30場常規賽。2010年取消分區制,常規賽事則增加至63場,並由積分前2名進行3戰2勝制的總決賽。

CBL自2002年起逐步發展,球隊數量及比賽場次持續增加,然而聯賽卻在2012及2013年停辦,直至2014年才恢復舉行。2015年,CBL一舉擴編至10支隊伍,分為甲、乙兩組採升降制,甲組墊底的隊伍將和乙組冠軍進行升降級決定賽。

升降級制度運作2年後,CBL聯賽再度於2017年停辦,並在2019年改以「中國職業棒球聯賽」(CNBL)之名回歸。CNBL以打造真正的職業棒球聯賽為目標,要求參賽隊伍必須以職業俱樂部有限公司進行註冊,最終只有北京猛虎、天津雄獅、江蘇鉅馬、廣東獵豹4支成為CNBL創始球隊。

不過好景不常,隨後遇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CNBL聯賽又進入停擺狀態,直到2023年才以CBL的名義重新舉行。現在的CBL共有10支參賽隊伍,分3站進行106場常規賽。

圖為2005年中國棒球聯賽(CBL)的記者會上,各隊代表一字排開,由左而右分別是:希望之星、四川蛟龍、廣東閃電、上海金鷹、天津雄獅、北京猛虎(舊稱北京龍)。 圖/中新社

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陷統戰疑雲

中國的棒球聯賽經歷幾度停辦、更名及重啟,賽制逐年變換,缺乏穩定、可延續的賽事作為棒球運動發展的基礎,也就無法吸引更多民眾的注意力、也難以培養運動風氣,創造經濟效益。

不同於中國棒協主導的CBL,中國民營公司「完投體育」在2025年9月以「搭建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聯賽體系」為目標,創立「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預計將於2026、2027年舉行冬、夏兩季短賽期賽事,並從2028年起正式實施主客場制聯賽。

CPB和中華職棒(CPBL)的英文簡稱相近,又要求各隊伍台、港、澳球員不得少於10人,再加上網路流傳CPB的上海城市隊將命名為「上海兄弟」,隊名與隊徽都與中信兄弟極為相似,在台灣引發軒然大波。但亞洲棒球總會已經發聲明澄清,CPB已表明不會出現「上海兄弟隊」,否認網路上的傳言。

中國新成立的棒球城市聯賽(CPB)要求各隊伍需要至少10名台、港、澳籍球員,台、港、澳籍球員比例門檻之高,令人起疑。圖為2025年7月9日在中國浙江平湖舉行首屆「海峽盃」棒球比賽時,球場上即可看見「兩岸一家親」(畫面右上角)的統戰文字。 圖/中新社

截至11月10日,目前CPB官方公布的參賽球隊只有旺旺集團所成立的「長沙旺旺黑皮隊」,其餘參賽隊伍尚未公布,聯賽具體的運作機制以及成效亦不明確。但基於中國廣大的市場及發展潛力,其棒球聯賽是否會對台灣的棒球人才產生磁吸效應,已經引發許多台灣球迷的擔憂與關注。而台灣企業又會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必然牽動著兩岸國族認同對立的敏感神經。

例如,CPB正式公布長沙旺旺黑皮隊時,在文案中稱棒球是「一項以『回家』為目的的運動」,而「旺旺誕生於中國台灣,生長於中國大陸,長沙是旺旺在大陸的『家鄉』和主場」,希望藉由這支隊伍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樑」。文案刻意強調「長沙」是旺旺的「家鄉」,暗示要透過棒球,讓出生在「中國台灣」的人事物「回家」,毫不遮掩想趁機吃人豆腐的意圖,也讓CPB陷入統戰疑雲之中。

然而,回顧中國棒球的發展史即可發現,棒球在中國尚未形成扎實的運動風氣,因此CPB能否在缺乏穩健基礎的情況下永續運作,將是一場艱鉅的考驗。

MLB無法像NBA打進中國市場,背後原因和中國不盛行打棒球有很大的關係。 圖/美聯社

中國商機背後的風險

從MLB積極在中國布局但效果有限,再到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發展的停滯,棒球在中國似乎有道難以逾越的高牆。有論者(Qinlin He)稱,棒球的規則過於複雜,不易理解及推廣,且中國缺乏基層棒球組織、場地及知名度高的職業聯賽,也都不利於MLB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

此外,當棒球被排除於奧運競賽項目外,中國民眾對棒球的關注度也相應降低。相較於NBA除了被中國抵制的那幾年,幾乎年年都在中國舉辦熱身賽,MLB 僅在2008年在中國辦過兩場比賽,而且又無法像NBA一樣,能在央視這種大型電視台進行賽事轉播,行銷上也缺乏對中國在地文化的了解,使得MLB始終與中國受眾有所隔閡。

然而,NBA在中國的成功雖然令人欣羨,但NBA在中國的困境,在未來也同樣可能成為MLB的隱憂。

如上篇所述,2019年火箭前總經理莫雷在社群網站上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使得NBA被中國抵制多年。當時,NBA當家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受訪時認為,莫雷「對情況了解不夠就發言」,並稱許多人會因此受傷害。詹姆斯的說法被認為是向中國市場低頭,漠視香港人遭受的苦難,以及無視中國對言論自由的打壓,而在美國遭到強烈批評。

這起事件也突顯出,像NBA這樣來自北美的職業聯賽想進軍中國,該如何在商業利益、企業價值與社會責任間小心拿捏或取捨,會是一大挑戰。

雖然和MLB相比,NBA在中國發展相對成功,但也曾因為有球員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而遭到抵制。 圖/路透社

在NBA遭中國抵制之前,NBA幾乎年年都會舉辦中國賽。圖為2019年在中國上海宣傳洛杉磯湖人隊與布魯克林籃網隊賽事的廣告看板。 圖/美聯社

與此同時,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中美局勢空前緊繃之際,美國企業想在中國持續發展,勢必如同走鋼索,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深淵,成為國際衝突的祭品。

例如,今年10月,NBA隔6年終於要重返中國舉辦熱身賽前夕,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署名為詹姆斯的評論,盛讚籃球是連結各國的橋樑。乍看之下,詹姆斯這篇文章選擇在中美對立的局勢下支持北京,但詹姆斯從來沒有寫過這篇文章,這篇內容全是《人民日報》拼湊詹姆斯過去受訪內容彙整而成。對於中國政府而言,籃球是外交攻防上可以運用的棋子,但對美國企業來說,這就是無從預測的風險。

「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人民,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對於那些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尋求獲利的企業有影響力,」中國研究專家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強調:「當然,規矩都是國家訂、國家判、國家執行的,你要是敢違規,就等著被懲罰,時間和方式都由國家說了算。」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企業無法打入中國市場,似乎也就意味著仍保有不受中國掌控、箝制的自由。

然而,即使前路詭譎,風險卻始終伴隨著機遇與可觀的商業利益,對於MLB來說,中國至今依然是充滿想像空間的藍海,沒有放棄的理由。

就算是NBA或是MLB這些大型美國職業聯賽,想進中國市場就需要承擔與應對相關風險。圖為2019年在NBA上海賽的會場外,中國球迷身穿洛杉磯湖人隊「詹皇」詹姆斯的球衣和手上的中國國旗合影。 圖/路透社

責任編輯/張郁婕

推薦閱讀

  •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 球王的「無誠意造假影片」?中國不滿梅西缺陣,質疑沒道歉的風波延燒

  • 你用全斗煥、我拿天安門?中國山東泰山足球退賽風波:政治挑釁導致的集體消失

  • 尼瑪退錢!中國「人民幣足球」的殘存亦沒路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作者文章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柏林不要奧運?「納粹奧運」100周年後再度爭取主辦權,會是歷史反思契機嗎

    柏林不要奧運?「納粹奧運」100周年後再度爭取主辦權,會是歷史反思契機嗎

    最新文章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大聯盟未盡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同志」的發明造就亞洲第一:鈴木賢筆下的《台灣同婚法的誕生與演進》

    「同志」的發明造就亞洲第一:鈴木賢筆下的《台灣同婚法的誕生與演進》

    燒木頭產生氧氣?加州一場高中化學期末考,揭開美國學區制度下「科學事實」的荒謬纏鬥

    燒木頭產生氧氣?加州一場高中化學期末考,揭開美國學區制度下「科學事實」的荒謬纏鬥

    《這樣比太扯》:從體育明星到政治人物,「比較」是判斷優劣或純粹鬼扯?

    《這樣比太扯》:從體育明星到政治人物,「比較」是判斷優劣或純粹鬼扯?

    越戰結束50年的B面故事:亞美混血兒與「嬰兒空運」跨國家庭史

    越戰結束50年的B面故事:亞美混血兒與「嬰兒空運」跨國家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