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製搶金馬:亞洲電影新時代?台、馬、港電影的合拍潮流
2023年的金馬獎重新迎來強勁的香港與馬來西亞電影(有趣的是今年新加坡電影恰巧缺席)對手,彷彿是為了「恭賀」金馬60,今年連中國電影也似乎稍解緊箍咒,有了《石門》、《菠蘿鳳梨》、《這個女人》、《大山來了》等片參賽,而且各有出彩之處。今年的金馬獎重新讓人看到它在國際華語電影上的重要性,或許也進一步看到未來持續轉型的重要方向,近年華語電影的國際化趨勢將以何種方式重現?
港片、中國片稍解緊箍咒?
今年的金馬獎一大驚喜是看到爾冬陞監製的《年少日記》、《白日之下》及關錦鵬監製的《但願人長久》等片報名金馬獎,揭開香港弊案的《白日之下》更是古天樂的公司天下一電影所出品。這些在華語電影世界裡耳熟能詳的香港金馬電影人久違地出現在名單之中,帶來的作品也是水準之上,兼具可看性和人文關懷,絕對是今年金馬的一劑強心針。
而中國電影代表,也有闖進最佳劇情片等四項大獎的《石門》,雖是中日合拍,但從議題、手法到故事完全是接中國地氣的作品,也讓人有「好久不見」的慨嘆。《石門》談嬰兒/身體販賣議題,《菠蘿鳳梨》處理高考移民的歪風,《大山來了》是小鎮寓言故事,在在都讓人想起過去中國電影在金馬獎上帶來的衝撞。不過,原本坊間傳聞中國將進一步在明年對金馬獎全面解封,這個說法在《大山來了》導演孫杰臨時被中國拒絕出境後,再次陷入五里迷霧。明年中國和香港電影是否仍將在金馬持續兵強馬壯,有待時間的檢視。
馬來西亞電影大放異彩
此前數年,輿論不斷在談,失去中國與香港此二重鎮,對金馬來說未必不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和《熱帶雨》,新加坡電影《男兒王》和《幻土》,馬來西亞的《夕霧花園》和《南巫》等等,近幾年星馬華語電影持續有闖入金馬的作品,或藝術或商業,都帶來相當的新意,也讓人看到華語電影(Sinophone cinema)隱然有捲土重來之勢。
今年雖然新加坡電影缺席,但馬來西亞電影雙強《五月雪》和《富都青年》的含金量皆極高,闖進威尼斯影展拿下藝術獎項的《五月雪》今年領跑金馬入圍九項大獎,橫掃紐約、瑞士、烏迪內各大電影節的《富都青年》不遑多讓,以入圍七項緊追在後。今年的馬來西亞電影實力之堅強,絕對足以和台灣、香港分庭抗禮。
這讓人想起在台灣文學裡的在台馬華文學,馬來西亞華人是永遠的少數,他們的語言文化在馬來西亞處於被打壓的弱勢,對文化語言脈絡的嚮往,讓不少馬來西亞華人對台灣向來有一股情懷,不少馬華文化人都希望有機會來到台灣,追尋華人文化的根,也讓他們在兩處各有離散的心緒。
《五月雪》談華人創傷五一三運動,完全是馬華脈絡底下的邊緣發聲之作,導演張吉安和他筆下的女主角阿英一樣,追尋線索多年不斷,且始終不放棄,終於把這個故事說了出來,而且說給全世界聽見。《富都青年》一樣有著邊緣發聲的位置,從一對沒有身分、委身於龍蛇雜處富都社區的底層兄弟阿邦、阿迪視角切入,探問人生永恆的問題:這一切的磨難,究竟老天要我們學什麼?何時方休?最後監製裡罪與罰、生與死、善與惡的辯證,回歸電影古典美。
這幾年星馬華語電影的參與,補齊了過去華語電影中缺失的版圖,看到不同文化脈絡的華人身影,新加坡從《爸媽不在家》到《花路阿朱媽》展現了國際化社會中華人文化的變與不變,馬來西亞華語電影則讓人走入他們身處的邊緣世界。
合製合拍將成華語片主流?
而從今年的華語電影來看,可以看到華語乃至亞洲人才比過去更高度地流通,台灣演員吳慷仁在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和香港電影《但願人長久》都有關鍵演出,更以《富都青年》一舉奪得金馬男主角;香港導演黃精甫來台執導的《周處除三害》讓台灣演員阮經天再次扣關金馬影帝;《金都》導演黃綺琳新作《填詞燃》企圖串連台灣與香港兩地;《五月雪》亦由台灣演員萬芳領銜主演;香港演員劉俊謙則主演了台灣電影《小曉》並與陳意涵飆戲。《富都青年》的攝影則是此前《緝魂》的印度攝影師Kartik VIJAY。
凡此種種都在說明,此次華語電影的捲土重來,國際合製與異地交流絕對是一大關鍵詞,如何集結串連跨國、泛亞的人才,做出具有國際潛力的跨國合製電影,並引起不同國家觀眾的注意,是重要的策略與趨勢。而在此趨勢下,如《夕霧花園》、《花路阿朱媽》這樣連結到日韓,甚至像《媽的多重宇宙》、《別告訴她》這些連結世界的美國華裔電影,將如何在世界版圖上漸漸碰撞到一起,彼此串連交流,亦將是下一個時代華語電影的重生關鍵。
責任編輯/王穎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