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空的神秘力量:北美的日全食觀測狂歡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美國印第安納州,剛好拍攝到一架飛機飛過。 圖/路透社

【2024. 4. 9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仰望天空的神秘力量:北美的日全食觀測狂歡

「日食似乎對所有動物的作息都產生影響,但其中最奇怪的當屬...人類。」北美4月8日迎來日全食天文奇景,在橫跨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的4,000英里廣袤範圍,數千萬人仰頭觀看月影將太陽吞噬、白日墮入黑暗的一幕。這次的日全食從墨西哥小鎮馬薩特蘭(Mazatlan)最先發生,穿過美國15個州進入加拿大,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有3,160萬人生活在日食帶,另外預計有數百萬人往往觀賞;在看得見日食的地區,戴著墨鏡的觀賞者洋溢歡慶氛圍,紛紛以歡呼、奏樂、甚至結婚、求婚的方式來慶祝。

前一次北美發生日食已是2017年,本次4月8日的日全食早已吸引大量天文愛好者等民眾湧入能夠看見「太陽消失」奇景的日食帶,而此次也是21世紀以來,日食景象首次跨越了北美的全部3個國家——墨西哥、美國、加拿大。

位於墨西哥西部的濱海小鎮馬薩特蘭是此次第一個發生日全食的地區,從當地時間上午11點7分開始,太陽被月亮的黑影逐漸吞噬,在觀賞者的歡呼聲中,天色驟暗,終於天空只剩下月球輪廓之外、太陽仍在發出的日冕,宛如懸掛空中的巨大銀環。

圖為4月8日美國密西根州等待看日全食的小朋友。 圖/美聯社

北美4月8日迎來日全食天文奇景,在橫跨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的4,000英里(約6...

日食持續往東北方向前近,能看見日食的地區,寬約155英里(約249公里)、長4,000英里(約6,437公里),在美國,首個迎接日全食的地方是德州的伊格爾帕斯(Eagle Pass),發生時間是當地中午12點10分,其後美國另外14個州,包括伊利諾州、俄亥俄州、紐約州、佛蒙特州、阿肯色州等等,居民與湧入的觀光客戴上墨鏡、引頸期盼太陽消失的一幕。

天氣是興奮的北美民眾想要觀賞日食的最大挑戰,美國國家氣象局指出,4月8日在日食帶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大雨、龍捲風和冰雹等等,在天候不佳的地方,厚厚的雲層可能遮蔽太陽,民眾僅能感受天色變暗、而無法看見日全食的過程。

在美加交界的尼加拉大瀑布,雖然天色陰沉,但仍湧入約2,000名心懷希望的遊客,當雲層暫時散開、露出約30秒的日全食時。人們爆發歡呼,有樂隊演奏搖滾樂團R.E.M.在1992年創作的歌曲《Man on the Moon》,還有至少2對情侶在此求婚、1場婚禮在日光短暫消失的這一天舉辦。

阿肯色州的拉塞爾維爾(Russellville)更有300對新人,用集體婚禮的方式慶祝日全食發生,活動宣傳將日冕比喻為天空中的巨大婚戒;另外還有許多學校讓學生停課或讓提早放學。

圖為4月8日美國密西根州等待看日全食的小朋友。 圖/美聯社

從月亮的陰影開始出現、遮蔽太陽一角開始,日食全程歷時5小時11分,而至太陽被完全吞噬的日全食景象約持續4分28秒,此時大地也宛如黑夜降臨,部份地區甚至能在這4分半鐘裡看見星星;即使是不在日食帶的大城市,人們依然好奇,例如紐約市曼哈頓,數百人湧上摩天大樓的觀景台,朝天空望去,好奇眼前能看到什麼。

NASA及其合作夥伴在日食帶舉辦了超過100場觀賞活動,NASA指出有3,160萬人生活在日食帶地區,另外有預計數百萬人前來觀賞,諸多天文愛好者在數週甚至數月之前就已經訂房。在前次2017年北美發生日全食時,有2億1,500萬美國成年人(約總人口88%)直接或間接觀賞了該次日食奇景;而下一次美國再發生日全食,要等到2044年。

由於人眼直視太陽容易造成眼睛損傷,除日全食時間外,觀賞日食的過程需戴上特殊眼鏡,普通的墨鏡不足以保護,而即使透過相機鏡頭觀看太陽,也會造成人眼傷害。

西南航空1252班機,從達拉斯飛往賓州,班機上所有機組人員和乘客都配戴了太陽眼鏡...

圖/法新社

日光的突然消失,也使許多動物感到困惑,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哈特斯通–羅斯(Adam Hartstone-Rose)曾經觀察過2017年日全食時,動物出現的異常行為——當時他觀察到加拉巴哥象龜忽然開始發情交配、夜行性鳥類褐蟆口鴟醒來尋找食物,而當太陽重新出現便又躲了起來、火烈鳥群異常聚集、大猩猩移動到睡覺的地方開始就寢等等。

哈特斯通–羅斯指出:「我們當時看到的大多數事情,都與我們所說的晝夜節律反應有關,所以有點像晚上的行為提早發生,但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很多與焦慮相關的行為。」

4月8日哈特斯通–羅斯也領導研究團隊,到位於德州的沃斯堡動物園進行研究,預計在幾天之後公布結果,而哈特斯通–羅斯回顧2017的觀察結果,表示:

「我們在2017年觀察到的所有動物中,最奇怪的是人類,人類做著瘋狂的事情,我認為動物也可能會對人類表現出的熱情做反應。」

紐約哈德遜廣場觀看天空的民眾。 圖/路透社

美國 墨西哥 過去24小時 鏡頭背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