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擺脫「失落的30年」?解讀日股創新高的海內外投資兩樣情
【2024. 2. 23 日本】
日本擺脫「失落的30年」?解讀日股創新高的海內外投資兩樣情
日經225指數在2月22日收盤大漲2.19%,達到39,098.68點,突破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全盛時期的高點——但是,日股在2024年創下新高,其背景卻遠不如34年前的一片樂觀;自經濟泡沫破裂至今,日本已歷經傳媒與專家口中的「失落的30年」,如今的日本,其經濟地位、前景、影響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即使2024年日股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主要指數、加之從中國市場撤出的資金不斷流入,但日本本國的投資人卻仍因平成時代經濟泡沫的陰霾而卻步、懷疑,長年的通縮加上日幣疲軟,讓日本民眾依然悲觀看待日本經濟——究竟,眼前這波日股派對,能否讓日本投資人重新投入本國股市?
▌請收聽下方連結:
回望198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29日),日股收盤在38,915點,彼時的日本處於泡沫經濟高峰,80年代的日本方經歷了10年輝煌,股票與房地產價值直直飆升、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4%,到1989年時不僅日股創高,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公司中就有15家是日本公司、全球富豪排行榜也有多名日本人入列,當時的日本舉國充滿對於未來經濟以及整體國家的信心,樂觀的情緒也使消費市場蓬勃。
然而其後日股開始下跌,金融機構和房地產開發商深陷不良貸款問題,引發銀行危機,到1991年左右土地價跌,曾經看似榮景無限的泡沫經濟正式破裂,自此進入平成經濟大蕭條時期。到了200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長期停滯,平均成長率僅0.7%,對在此期間成長、就業的日本人來說,不景氣、節儉度日的記憶如影隨形,泡沫經濟時期的浮華塵封在上一輩的回憶。
而泡沫經濟破滅後的停滯時期,則在日本被以「失落的30年」(失われた30年)術語指稱,隨著從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都未能迎來復甦,此一術語也從原本「失落的10年」、修改延長為「失落的20年」、到現在被稱作「失落的30年」。
經過34年的漫長等待,日股在2024迎來驚人的反彈復甦。日經指數在2009年觸底至今15年的治理改革(諸如改善資產負債表、提高營利率、提高資產效率)顯現成果、日本企業獲利成長,從泡沫時代以來利增加幾乎2倍;而日圓貶值、加上中國股市「千股跌停」慘狀和地緣政治風險致使外資撤出,都讓大量外國投資熱錢流入日股市場,日經225指數從2024年初以來已上漲17.5%,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主要指數,2月22日打破1989年的泡沫經濟高點,這一34年來被視為經濟停滯的象徵。
但是,儘管日本各地交易廳內在2月22日當天掌聲如雷,《金融時報》更引述美國分析師預估日經指數將在2024年底達到41,000點,日本本國投資人的情緒卻與1989年彼時截然不同——在2023年全球努力控制通膨的情形下,日本卻還未正式宣布結束通貨緊縮,且仍是唯一利率低於0的國家。
再者,在2024年2月此波由美股帶頭的漲勢下,是由晶片相關股票帶頭,如2月22日輝達(Nvidia)強漲16.4%創下新高,市值飆升2,770億美元,帶動包括台股在內的亞州股市漲勢,但是日本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晶片領域的優勢,卻早已落後於台灣和南韓這2大競爭對手;曾經領銜全球晶片業的日本,如今卻尋求台積電入駐日本設廠,除日本政府擬補助台積電熊本二廠7,300億日圓,期望受惠台灣批准出口代工和供應鏈技術外,也指望由台積電帶動九州經濟成長。
現如今,日股上市公司在全球市值當中僅占約6%,影響力甚至比不過蘋果加上輝達2家公司。
日本投資人在日股強勁漲勢下,卻仍沒有樂觀情緒的理由,還包括日本經濟已然在2023年陷入衰退,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3年10月發布的各國GDP預期中,日本排名低於德國,從世界第3大經濟體降位至第4;前次降位,是2010年時日本被中國超越,從世界第2大經濟體跌至第3,而《路透社》訪問的多名日本股民也提到,其薪資收入近10年沒有增加,縱使進行投資行為,也是將資金投入美股等外國股市,原因仍是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
日幣的不斷貶值,雖然利於日本企業出口,卻讓家庭消費疲軟,而日本三得利執行長新浪剛史也指出,外國投資人在便宜日圓的吸引下投入日股,但靠外資撐起股市,意味一旦外資離開,日股又將墜跌。
福岡金融集團(Fukuoka Financial Group)首席策略師佐佐木徹表示,由於經濟泡沫破裂之時,日經指數崩盤的慘痛記憶猶存,日本的家庭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日本本國市場保持警惕,現如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推出個人免稅投資帳戶「NISA」,也是希望推動投資人將資金投入、以促進經濟成長,旦《路透社》指出,目前擁有NISA股票帳戶的數百萬日本投資人,主要投資海外(如美國基金、美國股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