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照顧這隻熊,謝謝你!」英國經典《派丁頓熊》之父過世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著名英國經典兒童文學《派丁頓熊》系列的創作者麥可.龐德,已由出版社證實於本月27...

【2017.06.29 英國】

「請照顧這隻熊,謝謝你!」英國經典《派丁頓熊》之父過世

著名英國經典兒童文學《派丁頓熊》(Paddington Bear)系列的創作者麥可.龐德(Michael Bond),已由出版社證實於本月27日因病去世,享壽91歲。《派丁頓熊》系列自1958年誕生以來,不僅在英國流行,更風靡世界超過半個世紀,對兒童文學創作以及大眾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系列最新作《派丁頓的最美時光》(Paddington's Finest Hour)才於今年4月出版,成為龐德的遺作。

《派丁頓熊》(又譯做柏靈頓)系列在20多個國家、翻譯超過40種語言、銷售3,500萬冊以上,2014年改編成電影,續集電影《派丁頓 2》也預定在今年11月10日於英國上映。龐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龐德的女兒珍克爾(Karen Jankel)表示,擁有她的父親是整個世界的幸運,父親直至人生最後的時光都仍在持續創作。

龐德1926年生於英國紐伯里(Newbury),在創作《派丁頓熊》以前,龐德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攝影師。龐德青年時曾經服役於英國空軍及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龐德從大轟炸中死裡逃生,戰爭經驗也影響了他後來創作的《派丁頓熊》故事。1958年系列第一部作品《一隻叫派丁頓的熊》(Bear Called Paddington)問世,這隻派丁頓是從「祕魯最深處」飄洋過海到了倫敦,在車站遇上了善心的布朗夫婦,派丁頓的身上掛著一條標籤:

請照顧這隻熊,謝謝你,他有一只小手提箱。

好心的布朗夫婦收留了這隻小熊,派丁頓的故事由此展開。這段情節其實源自於龐德在倫敦轟炸的親身經歷,1940年德軍展開英國空襲轟炸行動,英國政府將倫敦市民大批疏散到其他城市,由於事態緊急且人潮眾多,許多家庭可能在撤離過程走散,因此當時在車站的撤離群眾之中,有許多小孩的身上就被貼上標籤:「請照顧這個小孩,謝謝你!」以防不測,身家財產也都全部放在一只小手提箱裡。

龐德並未在《派丁頓熊》系列中直接討論戰爭的題材,但是在故事裡出現的許多人物,都找得到戰後英國社會的背景脈絡。派丁頓飄洋過海「偷渡」英國的身世背景,與現在的難民處境相似,因此派丁頓也曾被用做保護兒童難民的象徵符號;而龐德生前也曾經在書中表示派丁頓對他的現實意義:

對我來說,派丁頓永遠是個真實的角色。他腳踏實地、而且有著強烈的是非感。派丁頓真實到當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常常會問自己:如果是派丁頓,他會怎麼做?

龐德成為暢銷兒童作家的際遇可能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創作《派丁頓熊》的靈感來自於1956年聖誕夜,買了一隻泰迪熊做為妻子的聖誕禮物,因為是在倫敦派丁頓車站附近買的,所以索性就將它命名為派丁頓——10天之後,就隨手在打字機的白紙上寫出了《派丁頓熊》故事。後來龐德因為系列故事的成功,辭去了BBC的工作成為全職作家,直到逝世的一刻。1997年,龐德因為在兒童文學的傑出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2015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現在的倫敦派丁頓車站,靜靜坐著一隻派丁頓熊的銅像,他的樣子就是初次見到布朗夫婦、坐著手提箱上的場景,這是2000年時揭幕的紀念銅像,成為許多書迷的聖地旅行朝聖點之一。

龐德在2001年的書中後記談到:「當我寫第一本書時,我還不知道他能有這個榮幸被塑造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銅像,放在他自己的車站裡。很多人都把銅像的基座當座椅、坐在那裡吃三明治。人們這樣做其實很貼切。我只要想到人們在我去世後還會繼續這樣做,就很令我開心。」

英國 過去24小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