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指南:香港,老兵不慎摔一跤

聯合新聞網 徐子軒
97年香港回歸祖國,「歡欣鼓舞」的民眾在香港新界喧騰著。 圖/路透社

時間回到上世界80年代,剛走出文革陰影的中國在鄧小平的領軍下,展開對世界的探索與中國的改造。鄧氏決定先從香港著手,過去的經驗顯示,香港能夠提供大量外匯、技術與新知,因而他相信香港會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莫大的影響。

在這段期間,中英之間的香港主權移交談判雖然還未正式展開,但香港市民普遍對中國有著恐懼戒心:當時文革才落幕不久,紅衛兵的敗德劣行、以及北京政府對私產的巧取豪奪等,都讓香港市民深懷疑慮。

英國政府曾嘗試在「移轉主權的前提」下,繼續管理香港(不是租借,是管理,像是清國的海關總稅務司由英國人出任管理職)。但東方世界的水位有夠深,不列顛人顯然天真地忽略了中國民族主義的愛國心,竟想以商業活動為由,希望能做北京駐港的代理人

但鄧小平很直接地拒絕了英國人的方案:一方面鄧氏認為他的新團隊(如胡耀邦、趙紫陽等)有能力處理資本主義城市的問題;一方面英阿福克蘭戰事在先,他也看見了騰不出手來的大英帝國,完全無法面對北京為香港「不惜一戰」的準備。

就在此時,1982年,「鐵娘子」首相柴契爾來到北京,躊躇滿志的她,認為可憑「理」折服鄧小平。不過,伴隨著鄧氏吐痰聲的堅定意志,讓鐵娘子鍛羽而歸。後來儘管再有些許外交波瀾,也難撼動「祖國」的決定。在第12輪談判之後,倫敦終於承認:英國想繼續管理香港的想法「不切實際」;到了第22輪談判,英國的立場早已形同棄守,終究和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完成她對香港市民的最後承諾。

1984年,柴契爾夫人(左)與中共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右)磋商香港回歸事宜。但...

舉目無親的狀態下,港人的心情如洗三溫暖,既出現港圓暴跌、市民囤貨,卻也出現了港股大漲的詭異反差。當然,這背後都無法排除政治力量的影響,但也足夠顯示港人在「近鄉情怯」的焦慮與不安。

1982年的一份民調,說明了當時港人的意向:調查裡有70%支持維持現狀 (Status quo) 、15%支持成為國際托管地(Trust Territory),只有4%支持回歸中國

這僅只是偏好結果(preferred outcome,「我想要...」),若以感知結果(perceived outcome,「我認為要...」)還更有趣:43%支持維持現狀、33%支持成為托管地,6%支持回歸,這顯示了港人極度渴望國際外力的協助

隨著回歸日越來越近(1997年7月1日),香港人對未來的徬徨也益深,這也強化了自我身分的肯定與認同。90年代的調查,6成的市民認為自己是香港人、2成5認為是中國人、但認為自己既是香港又是中國人只有1成多。

特別是在血腥的六四事件後,港人的恐懼達到最高點,為安港人之心,北京甚至一度傳出「解放軍不會駐港」的烏龍消息。但顯然港人並不買中南海的帳,從89到97大限,香港居民至少有45萬人移居海外——幾近總人口的10分之1。

有能力移民者多屬中產階級或專業人士,他們的「用腳投票」說明了人心所向。但同一期間,中國也陸續輸入移民,光是90年代合法進入香港的就有50多萬人,他們對香港資源的分享與佔取,亦種下港中矛盾之因。

歷經國民教育、袋住先普選、雨傘革命、滬港通深港通等洗禮,港人漸察覺一國兩制之死一國一制之生。如今,港人對前途的信心,已經從回歸時的7成高潮,落到如SARS時的負10新低。

過去,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發展,端賴港英時代的法治遺產;現在,開放依舊,港人自詡的自由、廉潔、效能等價值卻遭受腐蝕;未來,香港是否還是香港人的香港?抑或,在中國香港的紫荊大纛下,將成為一個普通的都市?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圖為天安門廣場的解放軍慶祝儀隊。 圖/路透社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