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時光的製圖學》:勾勒時間,時間軸的演變史

2018/05/18 王健安

時間軸怎麼演變歷史? 圖/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時間軸怎麼演變歷史? 圖/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

除了人物、事件與地點,「時間」是人類認識歷史、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元素。知曉時間軸,有助於我們在雜亂無章的歷史中,清楚知道事件的前後順序,在此基礎上,方能進一步思考這些事件的價值與意涵。

比如說,假使我們並不清楚馬丁.路德所掀起的宗教改革始於16世紀初,便難以理解天主出教會為何在16世紀下半積極推動改革,並如此看重耶穌會在歐洲、乃至於世界各地的傳教活動。

然而,光是知道時間「點」並無法完全滿足人類的需求。下一步,便是依照自身需求,將時間具像化成時間軸,以便第一時間迅速理解。要找到相關案例,不需追尋深奧難懂的學術書籍,電玩遊戲《文明帝國VI》即為一個非常有趣又淺白的代表。

《文明帝國VI》有一套非常明確的時間觀:人類一一克服困難,懷抱希望邁向越來越進步的未來。遊戲歷程以「科技時間軸」為核心,將人類大歷史切割成數個斷代,從最早的遠古時代,依序進入古典、中古、文藝復興,最後邁向太空時代,基本上完全套用西方歷史概念。

玩家不需背誦大量文字訊息,只消看一眼時間軸上的圖像,就能迅速理解現在處在哪個時空脈絡;更進一步來說,當每個玩家進行遊戲時,縱然有許多隨機參數如地理地形、起始位置和資源分佈等不盡相同,但在本質上都是一次又一次地體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時間軸。

此外,《文明帝國VI》的前導宣傳片也示範了時間軸的其它表現方式——整部影片以簡單動畫搭配磅礡音樂的形式,帶領觀看者從古埃及文明到太空時代的時光更迭。換言之,時間軸的樣貌不一定是單調靜態圖像,也可以是多媒介的綜合體,畢竟真正重點在於表現人類歷史的先後順序。

儘管我們已經相當習慣用時間軸,為人類演化史劃定座標,但像《文明帝國VI》這樣的時間軸概念絕非憑空誕生,時間軸本身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演化史。就像《時光的製圖學》一書劈頭問道:

時間如何勾勒?

這個問題非常浪漫,也富涵歷史意義,但似乎從來沒得到應得的注意:

儘管歷史文獻長久以來受到審慎分析,時間的平面表現所帶來的形式與歷史問題卻多半被忽視。這事非同小可:平面表現是我們組織訊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時間如何勾勒?」古典羅馬,時間軸由一組組的執政官名字所組成。在採用西元紀年前,...
「時間如何勾勒?」古典羅馬,時間軸由一組組的執政官名字所組成。在採用西元紀年前,這是最能夠令多數人理解時間流動的方式。圖為羅馬執政官雕刻板,左為西羅馬皇帝霍諾留,右為君士坦提烏斯三世。 圖/維基共享

因此,作者想藉此書探討的,是人類在不同意識形態與工具技術的引導下,創造出來的各種時間軸;或者也可以說,本書旨在討論「時間軸的時間軸」。

比如說在古典羅馬,時間軸由一組組的執政官名字所組成。因為古羅馬人每年選出新執政官,在採用西元紀年前,這是最能夠令多數人理解時間流動的方式,即使羅馬帝國稱霸地中海世界後,也一直沿用同樣方式,雖然後來的實質權力已由皇帝一手掌控。

但看在西元4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優西比烏 (Eusebius of Caesarea)眼中,古羅馬人的紀年方式完全不堪使用。因為根據《聖經》記載,人類的歷史還可上推數千年,而且優西比烏不想要再以羅馬帝國為看待世界的出發點,而是試圖列出各地區在同一時間的發展。

優西比烏以更直觀方式表現他的時間軸:以基督宗教紀年為縱軸、各地區為橫軸,切割出數個欄位,如此一來既能有同時性的歷史比較,還能看出各政權的興盛衰亡,就如同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幾乎佔據所有欄位。

優西比烏以更直觀方式表現他的時間軸:以基督宗教紀年為縱軸、各地區為橫軸,切割出數...
優西比烏以更直觀方式表現他的時間軸:以基督宗教紀年為縱軸、各地區為橫軸,切割出數個欄位,如此一來既能有同時性的歷史比較,還能看出各政權的興盛衰亡。 圖/維基共享

優西比烏設計的時間軸,此後一直是中古歐洲的主要參考範本。但仍有不少人嘗試其它的時間軸表現手法,特別是印刷術出現後,大大增加了創作上的可能性。

例如著名的《紐倫堡編年史》繼續採用傳統樹狀圖解釋人類歷史時,也收錄多幅以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單張版畫,顯然更加重視時間軸的圖像化;著名藝術家杜勒,則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設計「凱旋門」版畫,上頭盡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政治圖騰,以及各歷史事件的浮雕,試圖強調這個家族的歷史地位,而非有序地介紹人類歷史。

18世紀時,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的《一七六九年歷史新圖表》(A New Chart of History from 1769)成為新時代的代表作。他採用了優比烏西創造的基礎概念(除了那套難有定論的《聖經》故事),但改以不同色塊取代大量文字內容。例如在西元年1世紀的段落中,代表羅馬帝國的綠色方塊橫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地。

也因為更加簡單易懂,普利斯特里的時間軸也在短時間內成為主流,衍伸出許多變化形式,徹底發揮以平面圖像表現時間的潛力。整體來說,時間軸的歷史,即為人類發揮創意,嘗試以有趣、簡單,甚至是富有教育價值的方式,表現不同時間觀的歷史。

《紐倫堡編年史》收錄多幅以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單張版畫,顯然更加重視時間軸的圖像化。...
《紐倫堡編年史》收錄多幅以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單張版畫,顯然更加重視時間軸的圖像化。 圖/美聯社

普利斯特里的《一七六九年歷史新圖表》,以不同色塊取代大量文字內容,成為新時代的代...
普利斯特里的《一七六九年歷史新圖表》,以不同色塊取代大量文字內容,成為新時代的代表作。 圖/維基共享

綜觀全書,作者不時強調:當人類在思考時間的表現方式時,也是在為現在所生活的當下尋找定位,各式各樣附有時間的圖表說明了,這幾乎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天性。如同他在最後列舉的2個案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館與自然歷史博物館,分別舉辦「藝術時間軸」「宇宙時間軸步道」的活動時,訴諸的仍是人類「期待從大時間軸和大博物館身上看到的宏觀綜合體」。

作為一本按造歷史先後順序編排的書籍,作者不可免俗地帶到未來展望;但他不願妄加定論,只留下一段不甚明確的評論。他的態度不難理解,畢竟在人類歷史上,為了因應新科技或新世界觀,改變時間勾勒方式的先例屢見不鮮,確切轉變確實難以預測。

這樣的結尾相當務實,卻也淡化了一項在本書中隱約可見的重要面向:的確有很多學理上、實務上的需求支持人類創造時間軸,但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能夠滿足參與過去的深切渴望。

時間軸讓任何人都可以回頭參與數十個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一步步跟隨先祖們曾走過的道路;就如同「藝術時間軸」和「宇宙時間軸步道」的參觀者,得以藉此將他們的生命回溯到遙不可及的過去。以平均壽命只有數十年的人類來看,閱覽時間軸大概就是最接近「永恆」的瞬間。至於那模糊不清的未來,一時間倒也顯得無足輕重了。

以平均壽命只有數十年的人類來看,閱覽時間軸大概就是最接近「永恆」的瞬間。至於那模...
以平均壽命只有數十年的人類來看,閱覽時間軸大概就是最接近「永恆」的瞬間。至於那模糊不清的未來,一時間倒也顯得無足輕重了。 圖/路透社


時光的製圖學:由時間軸拉開的人類文明史

作者:丹尼爾.羅森堡、安東尼.格拉夫頓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8/01/06

內容簡介:「台灣書市第一本人類歷代時間年表製圖專著,全書近三百張古今彩圖。」從很多方面來說,這個作品是對線條的思考。我們在課堂上都用簡單的線條示意圖——我們通常稱為「時間軸」(timeline)——發揮最大效果。我們看得懂,學生們看得懂,它們將沉重的分析式史學作品,出色地轉化為精采的敘事式史學作品。儘管它們看似簡單直觀,這些時間軸也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歷史...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王健安

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上古至地理大發現》(合著)、《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科學革命至當代世界》等書。

作者文章

圖為德國慕尼黑的州立文物博物館,收藏的奧古斯都巨型頭像。 圖/美聯社

羅馬帝國的王者群像:《十二凱薩》貫穿古今的權力形象圖

2023/11/13
拉斐爾直到1520年去世前,在羅馬執行了許多別具意義的工作委託,其中又以「調查羅...

《世界劇場的觀眾》文藝復興拉斐爾的未完任務:羅馬城古蹟調查

2023/07/24
電玩遊戲的長期玩家,有很大機率應該都聽說過冠以遊戲設計師席德‧梅爾(Sid Me...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2021/10/29
圖/路透社: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主持五旬節彌撒。

登入天堂的資格:教廷「真福品」凡人如何被封聖?

2021/05/19
在羅馬,最引起大旅遊者注目的,除了眾多教堂,就屬古典時代的古蹟,觀看的同時遙想曾...

《世界劇場》:來去羅馬住一晚,歐洲的「大旅遊」時代

2019/05/16
多元歷史觀點的重要性,就如同物種多樣性之於自然世界一樣,不在於取代、排擠他者,而...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衝破西方觀點的思想吶喊

2018/08/08

最新文章

圖為2024年世越號船難事件10週年的紀念大會。世越號船難,南韓政府當局的救援怠...

世越號船難後的國家暴力:軍情人員非法監控罹難者家屬

2024/04/19
檀園高中教室內,一個座位上,擺放著世越號船難生還者,拿著自己同學遺照,所一起拍攝...

我們還記得:南韓世越號船難10週年,悲劇真相至今未明

2024/04/18
一名年輕人在衙門院子裡遭到刑求的照片,可能是在中國北方,時間在1900年之後不久...

旁觀他人之酷刑:清末歐洲攝影師紀錄的身體刑,與西方的中國想像

2024/04/18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德雷德.史考特(Dred Scott)於1857年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黑...

加害者後裔如何面對先祖之罪?美國「史考特案」雙方家族的創傷與療癒追尋

2024/04/15
圖為海山樓一景。海山樓為香港著名景點,這幢彷彿由積木砌成的大廈呈現香港緊密而狹窄...

香港新移民在《但願人長久》的追尋:哪裡得到理解,哪裡就是家

2024/04/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