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加坡人想像中的「印度人」:梁智強新電影爆出的種族爭議

2017/06/21 萬宗綸

儘管星國政府長年植入多元種族政策,但最終仍抵不過華人是星國最大的主導群體之事實。...
儘管星國政府長年植入多元種族政策,但最終仍抵不過華人是星國最大的主導群體之事實。或許《新兵正傳4》的試鏡風波,僅只是這個政策潰敗的冰山一角而已。圖非當事人。 圖/《新兵正傳》劇照

以《小孩不笨》聞名台灣的新加坡導演梁智強,其最新作品《新兵正傳4》日前被爆出,在遴選演員時出現「種族歧視」。在當事人於臉書上貼出親身經歷後,數日間引爆新加坡社會輿論。

5月27日,根據新加坡籍的印度裔演員巴爾加瓦(Shrey Bhargava)的指控,他試鏡的角色,是一個使用「Singlish口語、有著新加坡腔的軍人」,但卻被試鏡導演要求要表現得像一個「徹頭徹尾的印度人」(a full blown Indian man)。巴爾加瓦不滿地對試鏡導演說「不是所有在新加坡的印度人都說得一口濃厚的印度腔」。他的不滿卻換來如此的回應:

但那就是我們想要的,而且要做得好笑一點。

巴爾加瓦在臉書上表示,過程中讓他感到不舒服的,是他的種族被簡化成口音,並且只因為那樣「比較好笑」。

▌電影中「象徵少數」:當個徹頭徹尾的印度人

根據《新4》張貼於5月20日的試鏡公告,製作單位希望徵選五個角色:兩位一男一女的軍官,皆要華人;三個阿兵哥,其中兩個是華人(一個要求是帥哥),另一個印度人或馬來人皆可。

電影公司的徵選要求不難理解,新加坡的主流電影(基本上就是指梁智強的電影)一向有「象徵少數」(token minorities)的問題。「象徵少數」指的是電影中「刻意」呈現出來的「少數族群」,如少數種族、少數語言、性少數等等。這種刻意的呈現,能讓電影看起來更加「多元」,也能達成幾個目的,例如:讓製片方免於被少數族群批評(不會被批評都用主流群體)、讓電影能不帶羞恥地去開少數族群的玩笑(因為是透過少數族群自己的嘴巴)。

《新4》試鏡公告的要求,再次凸顯了「象徵少數」帶來的問題:製片單位要的只是一個少數族群,至於是馬來人或印度人,都不是重點;而且既然已經砸了錢聘請少數種族當演員,那麼,要讓這筆錢砸得更值得的話——這個人要好笑。

在〈少數族群在新加坡電影中形象〉一文中,作者Kenneth Tan 觀察到,馬來人在電影中常以「滑稽」、「前現代」(原始)、「超自然」(迷信)的形象出現,而印度人是「不可理喻」、「可怕的」,或者用來展現「漫畫式的喜劇效果」。在梁智強執導的《錢不夠用》中,家屬衝到加護病房中找病危的華人老太太,掀開棉被,卻出現一個滿臉鬍鬚的印度男子遺體。Kenneth批評,找錯病床的舉動對於電影敘事本身,沒有明確的意義,印度鬍渣男大體的出現,只是為了製造荒謬的笑料。

新加坡的主流電影一向有「象徵少數」的問題,透過刻意呈現少數族群,讓電影看起來更加...
新加坡的主流電影一向有「象徵少數」的問題,透過刻意呈現少數族群,讓電影看起來更加「多元」。圖非當事人。 圖/《新兵正傳》劇照

巴爾加瓦最終還是照著導演的指示,模仿了製片方想像中的「印度口音」,「我是帶著噁心的感覺離開試鏡間的。在我的國家的眼裡,我除了皮膚的顏色和他們覺得我應該說話的方式之外,什麼都不是。」

大部分的新加坡印度人,就我所知道的,並沒有說得『徹頭徹尾的印度口音』,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一部電影,一個某種程度上已經獲得特權、被認為是國家文化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導演,會只有在符合刻板印象的情況下,需要一個印度角色。

「現在已經是2017年,我們需要改變了」巴爾加瓦說,「我們要開始體認,新加坡不是一個華人國家,我們是多元種族、多元語言。」

面對風波,梁智強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新4》的拍攝不會受到巴爾加瓦的貼文影響,也認為搞笑形象不代表不能傳遞出正面訊息,並說:

演員只是在履行表演的任務。

面對演員指控種族歧視,梁智強表示:演員只是在履行表演的任務。 圖/美聯社
面對演員指控種族歧視,梁智強表示:演員只是在履行表演的任務。 圖/美聯社

▌率先發難的華人:這跟歧視有什麼關係?

巴爾加瓦的自白,在這個印度人只佔人口7%的國家,並沒有獲得太多的支持。6月1日,巴爾加瓦因為貼文被網友檢舉,遭警方通知到案說明。檢舉的理由是,民眾懷疑巴爾加瓦貼文背後的動機不單純。

貼文下支持巴爾家瓦的留言,多數來自於印度人或馬來人等同樣身為少數群體的友族。相較之下,相當大一部分的華人網友,率先對巴爾加瓦發難。他們覺得巴爾加瓦只是在炒作,批評他搞不清楚「試鏡」的意義——電影劇本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演什麼樣的人,這跟歧視有什麼關係?

「華人優勢」(Chinese privilege)如同西方國家的「白人優勢」,存在於新加坡的社會脈絡中,指涉著新加坡華人的行為舉止,與社會上其他族群的關係。許多新加坡華人沒有能力從少數群體的角度去看事情、沒有感覺自己因為「華人身分」自小到大獲得不少好處,也無法意識「華人中心」的思維——他們通常否認自己有「種族歧視」,將問題歸諸到少數群體自己身上——例如「我看是你的(種族)自卑感作祟」。

在「華人優勢」的邏輯中,星國政府長期以來推行的「種族平等」論述,相當惱人,猶如家長式的教條,總是對你耳提面命這個要平等、那個要平等,華人有一份的,其他種族也各要有一份。唯有在大眾電影文化中,他們可以不用在乎這樣的教條,因為「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懂得笑就不會恨。

在「華人優勢」的邏輯中,星國政府長期以來推行的「種族平等」論述,相當惱人,猶如家...
在「華人優勢」的邏輯中,星國政府長期以來推行的「種族平等」論述,相當惱人,猶如家長式的教條,總是對你耳提面命,唯有在大眾電影文化中,他們可以不用在乎這樣的教條。 圖/路透社

▌印度人不能用新式英語搞笑嗎?

擁有42萬粉絲的新加坡部落客下雪(Xiaxue;來頭不小,還有自己的維基百科條目),率先砲轟巴爾加瓦何不自己去寫一部電影然後自己演。

我很遺憾你這麼容易被激怒,但是誇大的口音的確很好笑,對於每個口音皆然。

下雪說,如果梁智強要求一個印度人說印度口音是「種族歧視」,那麼老天應該禁止任何人在任何本地電影中讓印度人說濃厚的印度腔,所有印度人都要說一口「閃閃發亮的英語」,否則便是不尊重印度人。下雪更質問,為何巴爾加瓦可以接受新加坡印度人角色說「新式英語」,但卻認為濃厚的印度口音是種族歧視?她說:「當兩種英語都作為喜劇所用時,為什麼印度腔比起文法錯誤的英語,來得更令人尷尬?」

這是個好問題。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梁智強電影中需要的搞笑元素,是什麼因素使得華人使用新式英語會成為笑料(其他給華人試鏡演員的腳本明顯以新式英語作為笑料),而印度人說新式英語卻不再好笑?

新加坡腔投射出的新加坡群體中,向來都缺乏印度人。 圖/路透社
新加坡腔投射出的新加坡群體中,向來都缺乏印度人。 圖/路透社

「幽默」來自於群體共享的一套社會文化脈絡,在這個脈絡裡頭,有一件事情讓這個群體的人都感到那是好笑的,並且,「幽默」的特點在於,那個群體能覺察出那不是一件正經的事情,只是「開開玩笑罷了」。這個人類語言的獨特之處,讓我們得以問出一個問題,新加坡的族群是否實際上分為懂得笑的「華人」和不懂得笑的「非華人」?

關於「口音」的幽默——某個口音之所以讓人覺得好笑——也就是在這樣的觀點之中萌生,口音好笑不是因為口音本身物理上的聲學分析,而是這種口音所連結的群體,能夠召喚出一組刻板印象,並且這個刻板印象是發人譏笑的。

華人說新式英語好笑,是基於新加坡華人一致認為「很本土」的語言能夠製造出笑料;然而,印度人說新式英語不好笑,則是因為新加坡腔投射出的新加坡群體中,向來都缺乏印度人——就連新式英語本身,幾乎也只是華人語言與馬來語接觸的產物,來自印度語言的影響,少得可憐。

於是,新加坡印度人要能讓新加坡主流社會的「笑點」產生共鳴,就必需說一口華人聽不懂的印度話,或是印度腔英語,因為這樣才能讓人連結到搖頭晃腦的、可以讓人覺得好笑的印度人刻板印象。這個「幽默」背後的邏輯順序是:當新加坡人想到印度人,他就是個印度人,會不會是個新加坡人呢?那不重要——因為他首先是個印度人。

印度人會不會是個新加坡人呢?那不重要,因為他首先是個印度人。 圖/歐新社
印度人會不會是個新加坡人呢?那不重要,因為他首先是個印度人。 圖/歐新社

▌新式幽默,與只有星國華人能講的Singlish?

新加坡影視喜歡玩「口音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表示這個社會對於各種口音連結的刻板印象,總是很有反應。部落客下雪問了一個問題:

我們同樣覺得『露露』很好笑,她說得一口『支那華人口音』(Cheena Chinese accent)。......不管你喜不喜歡,刻板印象的幽默永遠有觀眾,這不是種族主義,而是那些角色是要讓人們來認同用的,而不會被模仿。

下雪貌似有理的「反問」,反映出星國政府多元種族政策(CMIO種族模組)的潰敗。CMIO種族模型政策,將新加坡的人群分為華人(Chinese,C)、馬來人(Malay,M)、印度人(Indian,I)與其他(Other,O),並在政府發狂似地的宣導下,從頭到腳、從搖籃到墳墓地播送「四種人互相平等,一起構建出強大新加坡」的訊息。然而,最終抵不過華人是星國最大的主導群體之事實,反倒使得主流種族,以為自己的社會真如政府所說那樣平等,對於所有華人優勢的說辭一概否認,並且簡便卻錯誤地援用這個種族模型來反擊種族歧視的說辭。

如何簡便?如何錯誤?

操著一口「支那華人口音」的露露,紅遍大街小巷,但背後映射出的集體幽默? 圖/《露...
操著一口「支那華人口音」的露露,紅遍大街小巷,但背後映射出的集體幽默? 圖/《露露的電影》劇照

以新加坡另一個極具口音模仿天賦的導演兼演員莊米雪(Michelle Chong)為例,她扮演的角色「露露」(Lulu)擅長模仿中國人的英語口音,以及北方腔的普通話。露露的角色紅遍演藝圈,甚至在去年推出《露露的電影》(Lulu the movie),片中虛構中國新移民露露在進入新加坡社會後,如何格格不入,最後「麻雀變鳳凰」,連同口音的轉變,搖身一變成為比鞏俐還受人歡迎的大明星。

在新加坡種族政策制度下,露露進入新加坡後,是被吸納到C(華人)的類別之下,這個制度假設露露和本地華人是同一群人,因此確實下雪可以指稱露露的口音笑話是「揶揄華人」。然而,露露的口音所衍伸出來的搞笑性,卻是直衝著中國人(移民)而來,嘲諷到的對象,絲毫不是新加坡本地華人,也因此導致惹得新加坡華人哈哈大笑的「露露口音」,到了中國的豆瓣影評,卻成了超級大負評。

因此,下雪以露露的例子救援,以「華人也揶揄自己人,所以印度人不要生氣」辯解,邏輯上並不通,反到是錯誤地、蓄意地、甚至是投機取巧地亂用「種族平等模型」,以此誤導「種族平等是真的」。

在《新4》的試鏡中,試鏡導演的要求,其實就是連同整個新加坡主流社會「召喚」星籍印度人成為印度腔英語的使用者,以服膺搞笑電影的需求,合理化對於印度社群差異性的無視。於是,所有長得「那個樣子」的印度人都被粗暴地,通通丟進一個名為「印度人說印度腔為天經地義」的文化僵固思維中,不僅表露出非印度族新加坡人才是新式英語的「正當使用者」,也強化了印度人非我族類的文化他者感。

事實上,能夠遊走於各口音之間的演員巴爾加瓦,在揭發整件事情,以及對於自己也能使用新式英語演出搞笑電影的堅持上,並不是在將自己打成種族歧視的受害者;相反地,如同他那張遭人譏諷沒有一個控訴者樣子的自set帥氣照,他在做的是挑戰新加坡既有的、虛假的種族平等秩序。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新加坡,獅城中的印度事(上):殖民移工的記憶

新加坡,獅城中的印度事(下):小印度的新加坡人

方言必須死——李光耀教你說「華語」

萬宗綸

社會語言學者,也關注種族、遷移、障礙。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語言學組助理教授,愛丁堡大學語言學博士。著有《安娣,給我一份摻摻!透視進擊的小國新加坡》。 ▎FB:萬小弟(Wan Ah Boy)

作者文章

你可以說一個語言很美麗,但是如果沒有政治意願和政治行動來保護,是不夠的。示意圖,...

美麗的語言需要行動保護:《請說國語》作者與「復甦威爾士語」

2024/01/19
《請說「國語」: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左右身分認同、文化與強權的「統一」敘事》...

語言復振是對抗殖民主義:專訪《請說國語》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

2024/01/19
回溯歷史,新加坡政府在1965年獨立後提倡「生二孩」,亦提出許多懲罰政策、前總理...

生一個,送萬元現金?新加坡轉向催生的「搶救生育大補貼」

2023/03/29
新加坡政府雖然在今年提出了生育補貼措施,但依然被認為經濟誘因不足,但這是否是新加...

不想生就是不想生?新加坡「一補再補的育孩津貼」為何沒效

2023/03/29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佈星國政府將除罪化男性間的合意性行為,但同時也表示將保留婚姻僅...

新加坡「男男性交」除罪:廢刑法377A,同志權益更進步?

2022/08/24
1月26日,五位聲援者到新加坡教育部前面舉牌抗議,要求教育部停止歧視跨性別者,然...

她-他風暴:新加坡教育部威脅「跨性別診療」干預事件

2021/02/03

最新文章

懷抱電影夢的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為了北韓電影現代化,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星崔銀...

北韓特攝秘聞:金正日綁架導演,強拍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2024/03/28
日本知名的森永乳業,在2024年3月初時確定「瓶裝牛奶」將在3月底時全面停售、未...

日本錢湯「瓶裝牛奶」並沒有消失:森永乳業停產風波

2024/03/26
左為創辦太古集團的施懷雅家族第二代約翰.森姆爾.施懷雅;右為如今太古集團在香港總...

太古集團與近代中國:從「糖」在香港發跡的英國商業帝國

2024/03/26
美國將民間發現的琉球王國文物歸還給沖繩,包含第二尚氏王朝第18代國王尚育王的畫像...

美國返還沖繩的國王「御後繪」:琉球王國文化財的顛沛流離

2024/03/26
動漫畫與遊戲創作中的「幼體」,也適用《兒少福法》與《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嗎?虛擬...

裁判吧!當ACG情色要素碰上刑法學,從iWIN事件談起

2024/03/22
菲律賓阿吉納爾多營人民力量革命紀念館展出戒嚴受害者資料。1986年2月22日在天...

讓正義如河水,永不止流: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38週年紀念側記

2024/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