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他們因何支持?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4/05/23 轉角說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為愛爾蘭民眾在都柏林揮舞巴勒斯坦...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為愛爾蘭民眾在都柏林揮舞巴勒斯坦旗幟。 圖/路透社

文/王穎芝

挪威、愛爾蘭與西班牙5月22日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並會立刻啟動所需程序,最遲將在5月28日前正式發表聲明。以色列怒斥為「給予恐怖份子獎勵」,並即刻從3國召回大使商議;許多中東國家對3國此一象徵性舉動表達讚許,但美、法、德皆認為「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回顧歷史,挪威曾是《奧斯陸協議》的和平推手之一,西班牙與愛爾蘭也與巴勒斯坦各有極深的淵源,因此支持巴勒斯坦的平等建國權利。

挪威總理斯托爾(Jonas Gahr Store)22日率先聲明,表示挪威支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一邊一國」的兩國方案(the two-state solution),「只有該方案能為中東帶來長久和平」,而斯托爾強調,「承認巴勒斯坦就是對兩國方案的投資」。

愛爾蘭外長馬丁(Micheál Martin)聲明:「今日,愛爾蘭展現出明確的支持,我們支持的是對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都擁有安全、尊嚴與自決權的平等權利。」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也補充:「今日承認巴勒斯坦的決定,是為了協助創造和平的未來。」哈里斯強調,哈瑪斯並不等於全體巴勒斯坦人。

哈里斯的說法也呼應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的聲明。桑切斯只表示,承認巴勒斯坦並不是反對以色列,更不是反對猶太人民。

「有人說這樣是偏向哈瑪斯,但並不是如此,這項舉動不是為了反對任何對象,而是為了和平與共存的努力。」桑切斯說。

愛爾蘭總理哈里斯(中)22日宣布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法新社
愛爾蘭總理哈里斯(中)22日宣布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法新社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PA)與哈瑪斯皆已對3國的承認表示肯定。巴勒斯坦官方通訊社《瓦法社》(WAFA)在西班牙表態後公開聲明:「西班牙這一步證明了,其支持巴勒斯坦人對家園享有不可剝奪且合法合理的權利。」哈瑪斯則呼籲其他國家跟進這一舉動。「承認我們民族合法合理的權利,支持我們的解放與獨立,終結錫安主義者對我們土地的佔領。」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為名義上的巴勒斯坦國合法代表,主要管理範圍是約旦河西岸(West Bank);而哈瑪斯長期管理被以色列封鎖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聯合國在1948年第194號決議中提出以巴和平共存的兩國方案,巴勒斯坦國得在加薩、西岸與東耶路撒冷建立自己的國度,但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過後佔領並控制上述3地。

主導PA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Fatah)在1988年宣布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除了歐美諸國以外,世界各國多數都承認巴勒斯坦,《半島電視台》統計至少有143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超過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70%。聯合國也在2012年將巴勒斯坦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

目前未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包含美國、加拿大、西歐諸國、芬蘭與丹麥;東歐與中亞有波羅的海三國、摩爾多瓦、希臘、北馬其頓、亞美尼亞;非洲僅有厄利垂亞與喀麥隆;拉丁美洲僅有巴拿馬;亞洲有泰國、日本、韓國與台灣;大洋洲包含澳洲、紐西蘭、帛琉、斐濟、索羅門群島與其他少數島國。然而,由於巴勒斯坦領土多數被以色列軍事占領,加上社會安全局勢不穩,多數國家都難以在巴勒斯坦設立使館或從事正式外交往來。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約旦河西岸地區立刻有人掛出西班牙國...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約旦河西岸地區立刻有人掛出西班牙國旗致意。 圖/法新社

▌以色列震怒與其他國家反應

面對挪威等國的聲明,以色列政府也以強烈措詞表達了強烈不滿。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批評,承認巴勒斯坦就是「給予恐怖主義的獎勵」。「這(巴勒斯坦國)將是一個恐怖之國,他們會想要重演10月7日的屠殺暴行,而我們不該同意,」納坦雅胡痛批:「不該把一個國家給予這種惡魔。」

以色列外長凱茲(Israel Katz)當即下令,召回目前駐挪威、愛爾蘭與西班牙的大使商討接下來的行動,以此表達抗議。凱茲還表示,以色列將召見3國的駐以色列大使展開「申斥」,並會播放10月7日以色列平民遭哈瑪斯殺害的影片給他們看。凱茲聲明道:「我要傳達一個明確訊息:面對削弱以色列主權、危及以色列安全的行為,我們不會退讓。」

「恐怖組織哈瑪斯犯下了自猶太大屠殺以來最嚴重的反猶屠殺,也犯下了世上最惡劣的性暴力,但這些國家選擇頒發獎勵給哈瑪斯跟伊朗,然後承認巴勒斯坦是個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土耳其、海灣6國與斯洛維尼亞都公開讚揚挪威等國的決定。反之,美國、法國與德國則表示,承認巴勒斯坦「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一位發言人指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其職涯一向堅定支持兩國方案,但「他認為巴勒斯坦國應透過雙方直接談判來實現,而非單方面承認。」

法國外長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也說,對法國而言承認巴勒斯坦國絕對不是「禁忌」,「但法國不認為,當前現況之下(承認巴勒斯坦)能為和平進程帶來真正的影響。」

挪威總理5月22日宣布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歐新社
挪威總理5月22日宣布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歐新社

▌挪威與中東和平進程

挪威等3國的承認看似突然,背後的遊說行動實則已醞釀了好幾周。此波加薩戰事中,挪威可說是最在乎巴勒斯坦處境的西方國家之一。挪威自稱為以色列之友,但一直強烈譴責以色列為反擊10月7日哈瑪斯攻擊而對加薩發起的戰爭。挪威3月曾呼籲停火,並強調:「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經對平民造成不成比例的嚴重衝擊,也違反了國際人權法規。」

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向以色列發動突襲,造成約1,200人死亡,並劫走約250名人質。以色列隨即開始全面轟炸加薩,已造成至少3萬5,000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婦女與兒童,另有上百萬人逃離家園,而以色列嚴格控制必須物資進出邊境,也令數十萬難民處於飢荒邊緣。

挪威也不顧以色列反對,持續資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在加薩的援助行動。以色列曾控訴部分UNRWA工作人員「涉入哈瑪斯攻擊行動」,導致世界多國中斷了捐助。UNRWA是目前極少數還能在加薩運作的人道救援組織。挪威2月還曾在國際法庭(ICJ)作證表示,以色列在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佔領行為,是阻礙當地和平的最大障礙。

挪威長年在以巴和平進程扮演要角,以巴雙方曾在1993年與1995年簽署兩次《奧斯陸協議》(the Oslo Accords),從而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得以建立,並要求以色列從加薩和約西岸部分地區撤軍等等,儘管後來針對各項細節始終談不攏而失效,該協議一度仍是以巴和平的里程碑與曙光。協議簽署地點分別在美國白宮與埃及塔巴(Taba),但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代表阿拉法特,都是在挪威奧斯陸進行談判。

《路透社》報導,曾參與《奧斯陸協議》斡旋團隊的挪威外交人員伊格蘭(Jan Egeland)表示,承認國家地位雖只是象徵性舉動,但仍具有重大意義,即是告訴以色列必須終止對巴勒斯坦土地的占領。長期批判納坦雅胡政策的以色列前外交官李爾(Alon Liel)也說,挪威等3國的聲明,將對以色列的輿論形象產生重大影響。

1993年,以巴雙方於美國白宮簽署《奧斯陸協議》。由左至右分別是以色列外長佩雷斯...
1993年,以巴雙方於美國白宮簽署《奧斯陸協議》。由左至右分別是以色列外長佩雷斯、俄國外長科濟列夫、以色列總理拉賓、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與東道主美國的柯林頓總統。 圖/Shuttterstock

▌西班牙為何力挺?

西班牙總理桑切斯在去年11月底,就曾造訪埃及並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討論加薩戰事。當年度勝選連任的桑切斯聲明,新政府的首要承諾,便是「在西班牙和歐洲之內努力,邁向承認巴勒斯坦國。」桑切斯當時也指出,西班牙支持以色列還擊恐怖份子的攻擊,但呼籲以色列停止「無差別殺害巴勒斯坦人」。

早在2014年,西班牙國會在保守派人民黨的帶領下,接受了一項「承認巴勒斯坦」的提案,該提案也受到所有黨派的支持,但由沒有強制效力,後來西班牙沒有進行下一步動作。

西班牙與中東世界的淵源十分深遠,由於8世紀至15世紀曾被穆斯林政權長期統治,中世紀的西班牙是伊斯蘭教、阿拉伯與北非文化薈萃之地;當時歐洲基督教排斥猶太教徒,西班牙也曾是猶太社群相對得以安生與繁榮的地方。

但在二戰期間與之後,右翼獨裁的佛朗哥政權與納粹德國同盟,1948年建國的以色列因此極為排斥西班牙,甚至在二戰結束後強烈反對西班牙加入聯合國。此舉導致了西班牙與以色列的長期疏遠,兩國直到1986年才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受此影響,西班牙也一直與阿拉伯國家維持親近的交好關係。《歐洲新聞》(Euronews)指出,1993年《奧斯陸協議》談判時,西班牙也是積極促成以巴雙方破冰的一員。

西班牙傳統上與阿拉伯國家較為親近,5月22日總理桑切斯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
西班牙傳統上與阿拉伯國家較為親近,5月22日總理桑切斯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法新社

▌同為反抗殖民的愛爾蘭

對愛爾蘭而言,支持巴勒斯坦的原因則更為簡單——兩者都是反抗殖民的受壓迫者。愛爾蘭與巴勒斯坦在宗教文化與地理位置都相去甚遠,但愛爾蘭內部天主教與新教的戰爭,令他們十分能夠理解以巴之間的宗教之爭。而且在100多年前,兩國同時身處英國殖民統治之下,英國的殖民官員甚至常被輪流派駐兩地,在治理層面留下顯著的影響。

美國公廣媒體《NPR》曾回顧,1880年代曾任愛爾蘭布政司的英國伯爵貝爾福(Arthur James Balfour),曾以強硬方式鎮壓欲尋求自治的愛爾蘭人,因而被稱為「血腥貝爾福」(Bloody Balfour)。20世紀初期,貝爾福陸續擔任了英國首相與外交大臣,並在1917年寫給猶太裔大亨羅斯柴爾德的信中,承認英國政府「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之家....」,即是著名的《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該文件被視為所有以巴問題的衝突起點。

英國殖民時期的皇家愛爾蘭警隊後備隊,專責打擊尋求獨立的愛爾蘭共和軍(IRA),經常濫殺愛爾蘭平民,因為深色制服而被稱為黑棕部隊(Black and Tans)。1921年愛爾蘭正式獨立後,黑棕部隊遭到解散,但將近700名官兵被重新部署到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他們也將暴戾的執法方式帶到巴勒斯坦,經常對民眾毆打、關押或施以酷刑,猶太裔和阿拉伯裔都逃不過。即便是主張建國的猶太裔社群,也曾批評過黑棕部隊的殘忍無道。

IRA的政治組織、主張愛爾蘭統一的新芬黨(Balfour Declaration),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多年盟友。近代北愛爾蘭爭取從英國獨立的衝突之上,IRA也曾堅持暴力與恐怖攻擊的路線,在1970與80年代被國際社會視為恐怖組織並遭到鎮壓,直到2000年之後才在《貝爾法斯特協議》簽訂後逐漸放下武裝。不過從未放棄獨立的北愛爾蘭,當地仍有零星恐怖主義活動

同樣擁有對抗殖民政權的經驗,愛爾蘭近8成人民都非常支持巴勒斯坦。圖為2024年3...
同樣擁有對抗殖民政權的經驗,愛爾蘭近8成人民都非常支持巴勒斯坦。圖為2024年3月都柏林的支持巴勒斯坦遊行。 圖/路透社

愛爾蘭在二戰期間的立場也較為矛盾,愛爾蘭當時宣布中立,同時提供情報給同盟國,但IRA也將英國的敵人視為朋友,因此曾與納粹德國合作。愛爾蘭認同任何民族都擁有自決權,也曾一度同情以色列建國主張,但卻因為與英國的仇恨太深,令愛爾蘭至今難以與以色列建立親近連結。兩國在1975年正式建交,愛爾蘭遲至1993年才允許以色列設立大使館,也是歐盟裡最晚的國家。愛爾蘭也在1980年即開始主張巴勒斯坦應當建國。

加薩戰事開始以來,愛爾蘭始終對加薩抱持高度同情與關注,愛爾蘭外長過去每年都造訪巴勒斯坦,2024年年初也造訪了UNRWA設立的學校。愛爾蘭政府從未停止援助UNRWA。不只如此,愛爾蘭人普遍也對巴勒斯坦人高度支持,看到巴勒斯坦旗幟或頭巾(keffiyeh)多會報以擁抱與微笑。今年2月民調顯示,高達79%的愛爾蘭人都認為以色列正在加薩犯下種族滅絕的罪行。

儘管全國族群以白人為主體,多數愛爾蘭人卻因為深深經歷過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傷害,更願意將情感連結投射在「全球南方」國家之上。愛爾蘭社運組織「反對種族滅絕的母親」(Mothers Against Genocide)成員法瑞莉(Kirsten Farrelly)表示:「南非也是如此、南美洲也是如此......當我們看到巴勒斯坦人發生的事,我們都能夠分享共同的創傷。」

愛爾蘭相當支持各地反殖民運動,圖為意欲從英國獨立的北愛爾蘭,一幅壁畫將愛爾蘭、巴...
愛爾蘭相當支持各地反殖民運動,圖為意欲從英國獨立的北愛爾蘭,一幅壁畫將愛爾蘭、巴勒斯坦與南非畫在一起。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國際法院的種族滅絕之訴:南非與以色列的「加薩敘事」攻防戰

同病相憐之國?南非為什麼幫巴勒斯坦「控告以色列」

我與死亡擦身而過:半島電視台女記者之死,如何影響以哈採訪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1989年6月10日,天安門廣場已經被清場完畢。 圖/美聯社 

【專題回顧】六四天安門事件35周年:記憶與遺忘的爭鬥

2024/06/04
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性勒索問題並未隨著疫情退去而趨緩,且越來越多未成年男孩已成為犯...

惡化的全球犯罪:泛濫的未成年人網路性勒索「教學指南」

2024/05/31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為愛爾蘭民眾在都柏林揮舞巴勒斯坦...

他們因何支持?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4/05/23
圖為東京高岩寺,示意圖,與本案情節無關。 圖/法新社

怪物毒親的煉成:日本滋賀縣弒母案的回憶與懺悔

2024/05/18
美國國務院將祭出史上第一次制裁,禁止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一支「猶大勝利營」提供援助。...

「猶大勝利營」是誰?史上首次被美國點名制裁的「哈雷迪」專屬部隊

2024/04/23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最新文章

G7領袖正齊聚義大利普利亞出席G7峰會,此次峰會時機點正逢俄烏及以哈衝突持續之際...

【Daily Podcast】G7峰會聚焦增援烏克蘭/港府對6名反送中流亡運動者下拘捕令、援助行為也將觸法

2024/06/14
歐盟執委會宣布自7月4日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比亞迪(BYD)汽車將被徵收...

【Daily Podcast】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進口加徵最高38%關稅,反制「國家不公平國家補貼」

2024/06/13
美國總統拜登兒子杭特.拜登(Hunter Biden)遭控於2018年購買槍枝時...

【Daily Podcast】杭特拜登非法持槍三項罪名被判成立/歐洲登革熱危機,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白線斑蚊(又名亞洲虎蚊)已在歐洲北部落腳,氣候變遷造成的均溫升高可能是病媒蚊肆虐...

歐洲的登革熱危機:氣候暖化造成疫情升溫,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2024/06/11
本圖為禽流感病毒示意圖。世界衛生組織(WHO)6月5日宣布,墨西哥出現全球首個感...

【Daily Podcast】WHO:墨西哥出現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死亡個案/輝達市值突破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公司

2024/06/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