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過去24小時:國際鏡頭一周間(0530 - 0604)

2016/06/04 轉角24小時

 

【2016.06.04 世界 】

奧運難民隊正式成軍,選手十人來自何方?

米森加(Popole Miseng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24歲,男/參加...
米森加(Popole Miseng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24歲,男/參加:男子90公斤級柔道。 圖/路透社

奧運難民隊正式成軍:選手十人名單公布,他們都來自何方?

「這些難民選手沒有家園、沒有隊伍、沒有旗幟、沒有國歌。但我們會在奧運村提供他們一個家,讓他們與全世界的運動員在一起。」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3日在瑞士總部公佈了2016里約奧運「難民奧運隊」的10人成軍名單,但除了兩位來自敘利亞的泳將之外,從南蘇丹來的難民選手才是這次難民奧運隊的「參賽主力」。

為了回應體壇對於國際難民議題與體育人道的重視,這支代號ROA的難民奧運隊,將由國際奧委會全權支持,並與全世界各國的選手一同於今夏的里約夏季奧運會上同台競賽。而在3月初奧委會公佈成軍計畫後,奧委會也從43人大名單中的遴選出10名正式代表隊選手,其中也包括了2位來自敘利亞的游泳選手、2位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柔道選手、5位來自南蘇丹的田徑選手,以及1名來自衣索匹亞的馬拉松選手。

正式的大名單如下:

- 阿尼斯(Rami Anis)/來自:敘利亞/25歲,男/參加:男子100公尺蝶式競泳。

- 馬蒂妮(Yusra Mardini)/來自:敘利亞/18歲,女/參加:女子200公尺自由式競泳。

- 馬比卡(Yolande Mabika)/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28歲,女/參加:女子70公斤級柔道。

- 米森加(Popole Miseng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24歲,男/參加:男子90公斤級柔道。

- 錢紀克(James Nyang Chiengjiek)/來自:南蘇丹/28歲,男/參加:男子800公尺田徑。

- 羅柯洛(Paulo Amotun Lokoro)/來自:南蘇丹/24歲,男/參加:男子1500公尺田徑

- 比爾(Yiech Pur Biel)/來自:南蘇丹/21歲,男/參加:男子800公尺田徑。

- 羅孔耶(Rose Nathike Lokonyen)/來自:南蘇丹/23歲,女/參加:女子800公尺田徑。

- 羅哈利斯(Anjelina Nadai Lohalith)/來自:南蘇丹/21歲,女/參加:女子1500公尺田徑。

- 金德(Yonas Kinde)/來自:衣索匹亞/36歲,女/參加:馬拉松。

難民奧運隊:偷渡船上的追夢人 | 文化視角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她來自於大馬士革,從小喜歡游泳--而這一「愛好」,也幫助尤斯拉在2015年的愛琴海,拯救了同艘難民船上20多人的生命;幾個月後的現在,尤斯拉正在柏林積極備訓,並期待能從43人選拔名單中脫穎而出、以「難民奧運代表隊」的身份,出現在8月份里約奧運的競速水道上。

來自敘利亞的兩位泳將都因敘利亞內戰而遠離家園,並都曾借道土耳其、渡過地中海而進入希臘。目前阿尼斯留在了比利時,而馬蒂妮則在德國申請難民庇護並接受訓練中。兩人都是透過奧委會在歐洲區的考察而入選,來自敘利亞的身份結合歐陸難民潮的時事,也讓阿尼斯與馬蒂妮兩人成為隊上最受外界關注的焦點選手。

然而在敘利亞選手之外,10人名單中的其餘8位選手都來自於非洲大陸:像是馬比卡與米森加兩位出身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柔道好手,都是為了躲避連年戰禍,才遠渡巴西申請庇護;而從衣索比亞出身的金德,則是因族群與政治問題於3年前離開國家,目前她定居盧森堡。

此外,來自非洲的難民運動員裡,還有5名田徑好手來自於南蘇丹。在歷經了長期的獨立戰爭,2011年才從蘇丹獨立的南蘇丹,2012年倫敦奧運上因為籌備不及、能量不足,所以僅能以「獨立參賽者」(IOP)而非國家代表隊的身份參賽。雖然國際奧委會已於2015年8月正式接受南蘇丹的入會申請,但在獨立後的這幾年裡,南蘇丹國內仍受困於部落戰爭與族群衝突,國內的衝突也讓大批難民於境內、外流離失所。

以這次的難民選手為例,來自南蘇丹的5人大多是逃往鄰國肯亞,並在肯亞境內長期接受庇護的難民。像是參加男子800公尺田徑項目的錢紀克,就是為了躲避地方軍閥徵召「娃娃兵」的命令而逃離家園,女子800公尺的羅孔耶也是為了遠離戰火,而離開蘇丹、客居肯亞長達14年。

這些選手目前仍在各地接受奧委會代訓,在8月開幕的里約奧運中,他們也將扛起奧委會的代表旗,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代表隊一同於賽場上同台競賽。


 

【2016.06.03 英格蘭】

英鎊新鈔新面孔:2016塑膠邱吉爾/2017塑膠珍.奧斯汀/2020塑膠威廉.特納

英鎊新鈔新面孔:2016塑膠邱吉爾。 圖/路透社
英鎊新鈔新面孔:2016塑膠邱吉爾。 圖/路透社

英鎊新鈔新面孔:2016塑膠邱吉爾/2017塑膠珍.奧斯汀/2020塑膠威廉.特納。

負責在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發行英鎊的英格蘭銀行,週四正式公布了新一代「塑膠鈔票」——曾率領英國贏得二戰的傳奇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也將在這款全新 £5 鈔上,成為英格蘭第一張塑質鈔票的「主角」。作為英格蘭「換鈔」計畫的先鋒,這款更耐用、更環保、更難偽造的 £5 膠鈔也將在今年秋季全面發行,£10 的珍.奧斯汀也將在明年推出,由公民提名的 £20 威廉.特納則會在2020年陸續發行。

即將發行的 £5 新鈔,正面仍將保留女王伊莉莎白的肖像,但背面則將以以1940年二戰期間臨危受命接掌首相一職的邱吉爾形象為設計,頭像旁還配上了一句他當時鼓舞英國民眾抵抗納粹的名言:

我能盡心奉獻的別無他物,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這句話是邱吉爾在1940年5月13日就職首相後,在英國國會的首度演說——也因此鈔票上邱吉爾才會以英國國會大廈為背景——而在邱吉爾上台三天前的周末,納粹德國才展開法國戰役,一片慌亂的英國國會於是才推派邱吉爾接掌聯合政府,並率領英國在大戰中頑強地抵抗德軍的侵襲。

「我能盡心奉獻的別無他物,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圖/路透社
「我能盡心奉獻的別無他物,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圖/路透社

這張印有邱吉爾肖像的 £5 新鈔,將在今年秋季全面發行;之後,英格蘭銀行也將在明年推出 £10 版本的膠鈔,並以名著《傲慢與偏見》的作者、19世紀英國文學家的珍.奧斯汀為封面,並以她曾訪問過的古德翰姆莊園(Godmersham Park)為背景,配上了《傲慢與偏見》書中第11章的一句對話:

我説呀,怎樣的娛樂也抵不上讀書的樂趣!

(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

然而珍.奧斯汀與 £10 鈔票的淵源卻來得頗為波折。在2013年4月份,英格蘭銀行公布了邱吉爾的 £5 膠鈔主題後,原本 £10 的新鈔是計畫以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者達爾文為主題。但當時這項決定,卻引發了眾多女性與民間社群的怒吼:因為原本的舊 £10 主角——維多利亞時代的獄政改革推手,弗萊(Elizabeth Fry)——已是英鎊鈔票上極少數的女性代表,除了女王本人之外,在弗萊之前也只有南丁格爾出現在英格蘭的紙鈔上,也因此英格蘭銀行重回老路,強調強勢的男性「偉人」而忽略掉女性代表的作法,才引發了英國民意的不滿。

£10 新鈔的爭議,讓英格蘭銀行被民意與國會釘得滿頭包,最後才在匆促的狀況下於幾個月後宣布「換人」,珍.奧斯汀的登場因此才被確定。

10鎊的珍.奧斯汀設計樣版:預計2017年發行。 圖/英格蘭銀行
10鎊的珍.奧斯汀設計樣版:預計2017年發行。 圖/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隨後也學到了教訓。為了避免爭議重演,官方於是在後續的 £20 新版膠鈔主題的選擇上,首度採用了「公民提案」。英格蘭銀行首先於2015年宣布了鈔票的設定主題——「視覺藝術家」——並隨後開放為期兩個月的公民提案。而後再從近3萬筆提案中,初篩出590位有效的主題角色,交付由藝術家、專家官員、民間學者所組成的遴選委員會進行第一波篩選。

在第一波篩選中,遴選委員再提出了67人名單——其中包括了「比得兔」的作者碧翠絲.波特,以及傳奇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與其導師路易絲.威森(Louise Wilson)...等。之後67人名單則在轉由焦點團體評鑑,並在由第二次委員會選擇出五人名單與意見,以提供英格蘭銀行總裁作出裁決。

在 £20 的最後5人名單,包括有:18世紀的諷刺畫家賀嘉斯(William Hogarth)、20世紀中期的著名雕塑家赫普沃斯女爵(Barbara Hepworth)、國際陶器名牌「Wedgwood」的創始人,傳奇陶藝家威治伍德(Josiah Wedgwood) 、喜劇泰斗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以及經典的浪漫派風景畫家威廉.特納(J.M.W TURNER)。

最後,威廉.特納則從中脫穎而出,他的畫像則更以其傳世作品——被譽為英國史上最偉大的畫作——《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The Fighting Temeraire)為映襯,並配上他的作畫名言:

光影即是色彩。

(Light is therefore colour.)

20鎊的威廉.特納設計樣版:預計2020年發行。 圖/英格蘭銀行
20鎊的威廉.特納設計樣版:預計2020年發行。 圖/英格蘭銀行

在這波換鈔計畫中,英格蘭銀行目前僅宣布到 £20 面額的鈔票。根據英格蘭銀行的說法,之所以用膠鈔汰換紙鈔,除了考量鈔票的防偽造性,膠鈔的耐髒、防水、防高溫,使用壽命更可比紙鈔高出2.5倍,整體的印製與維持成本更可為英國國庫省下至少一億英鎊(折合新台幣47億)。

不過由於膠鈔的尺寸較原本的紙鈔英鎊來得小,同時在驗鈔的防偽機制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換鈔之後,包括ATM、超市的自動結帳櫃台、售票機、販賣機...等等,各種周邊的硬體裝備勢必也得同步更新,預計全英還得花上2億3,600萬英鎊的投資(折合新台幣約111億)才能接軌「膠鈔時代」。

雖然英格蘭的膠鈔嘗試野心勃勃,但它卻不是英國所發行的第一款膠鈔英鎊。在過去,在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英國皇家屬地曼島(Isle of Man)就曾於1983發行過塑質鈔票,但最後卻因墨水印刷的技術問題無法克服而草草中止。而在去年年初,蘇格蘭也才決定逐步以膠鈔汰換紙鈔,並由三家被授權印刷英鎊的銀行之一——克萊茲代爾銀行——率先推出以世界遺產「福斯鐵橋」(Forth Bridge)為主題的 £5 鈔票,而另一家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在今年春天宣布了兩款新版的膠鈔設定,並宣布在明年開始展開蘇格蘭境內的紙鈔汰除作業。

回頭來看台灣,中央銀行也曾於1999年以限量紀念的方式,推出過50元面額的紀念膠鈔。當時限量3000萬的發行,也曾一度引發排隊搶購的人潮。但之後央行也未就膠鈔推行的想法,提出過進一步的規劃。

克萊茲代爾銀行在蘇格蘭發行的紀念5英鎊膠鈔:鈔票正面是著名的蘇格蘭工程師威廉.亞...
克萊茲代爾銀行在蘇格蘭發行的紀念5英鎊膠鈔:鈔票正面是著名的蘇格蘭工程師威廉.亞諾爵士(Sir William Arrol),以及下方他的經典建築作品,福斯鐵橋。 圖/克萊茲代爾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年初公布的新版膠鈔設計:左邊的5鎊,主題是蘇格蘭女小說家和詩人謝潑...
蘇格蘭皇家銀行年初公布的新版膠鈔設計:左邊的5鎊,主題是蘇格蘭女小說家和詩人謝潑德(Nan Shepherd);右邊的10鎊則是蘇格蘭女物理學家薩默維爾(Mary Somervill)。下方則各以馬鮫魚與海獺,象徵蘇格蘭的自然景觀與傳統產業。 圖/蘇格蘭皇家銀行

以紀念幣形式發行的新台幣50元膠鈔,並沒有在市面上廣泛流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
以紀念幣形式發行的新台幣50元膠鈔,並沒有在市面上廣泛流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2016.06.03 德國】

德議會通過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

亞美尼亞外交訪團,以字卡對德國議會表達感謝。 圖/路透社
亞美尼亞外交訪團,以字卡對德國議會表達感謝。 圖/路透社

是對歷史作出正確的回應,還是「歷史性的錯誤」?

昨日德國聯邦議會通過決議案,針對一戰期間鄂圖曼帝國對其境內亞美尼雅人的不人道殺戮行為,正式定調為種族滅絕,成為現行聯合國成員裡第29個承認亞美尼雅大屠殺為種族滅絕的國家。無法接受投票結果的土耳其,表示這是「歷史性的錯誤」,且是「無效的」,甚至憤而招回其駐德大使,德土兩國關係瞬間陷入緊繃狀態。

發生於1915年至1916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見證二十世紀首場人類大規模殺戮,至少有一百至一百五十萬原居於鄂圖曼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以及基督徒慘遭屠殺。儘管對亞美尼亞人以及多個西方國家來說,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痛下殺手的行為,可與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的種族清掃相作並論,且有多方史料指出當年「有系統性」的滅絕行動是受鄂圖曼政府所組織發起的,但各界對於如何定調「種族滅絕」卻多有紛爭。對土耳其來說,事件發生當下為舉世混亂一次世界大戰,任何死傷在所難免,不僅多次否定「種族滅絕」的指控,甚至否認亞美尼亞人死亡人數有到百萬之多。

昨日的決議案由德國基民盟、社民黨與綠黨三方聯合提案,儘管多次遭逢土耳其強烈抗議,仍在6月2日如期進行,並在德國聯邦議會以絕對壓倒性的比數,正式承認大屠殺的存在。德國聯邦眾議院630席中,昨日僅有一人反對,以及一廢票。

受邀出席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外交使團,除了有亞美尼亞代表以外,也包括土耳其代表,而為避免製造更多衝突,讓德亞土方三方尷尬地相互大眼瞪小眼,德國總理梅克爾、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以及最大在野黨社民黨黨魁皆以「有其他行程在身」為由,低調婉拒出席昨日的表決。

在決議案開始前,土耳其便已透過各式管道向德國進行施壓與抗議,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不只一次沈重表示,該決議案將會是動搖兩國友情的政治行為,如果德國仍一意孤行,那麼土德的外交關係將要為此付出代價。土耳其新任總理亦將矛頭對準亞美尼亞的遊說團體,指責是他們這些「種族歧視者」,在煽動、慫恿德國國會進行決議案。

土德雙方對於亞美尼亞屠殺,存在著不一樣的認知與理解,儘管對德國來說,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的存在,意味的是正視歷史上所發生的戰爭罪行,藉以時時刻刻提醒世人過去所犯下的錯誤。一戰時期,身為鄂圖曼帝國盟友的德意志對於前者所進行的屠殺,不但知情且未作阻止,透過歷史事件來反覆地自我檢視,有其必要

但土耳其卻認為,這只是德國試圖轉移焦點的政治伎倆。

昨日獲悉投票結果後,陪同艾爾多安在埃及進行國是訪問的外交部長夫索格洛(Mevlüt Çavuşoğlu),略有所指地說:「不是透過誣衊另一個國家的歷史,就可以為自己國家過去黑暗的一面找到出路。」,暗指肩負納粹罪刑的德國,應該先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藉由指責他國的戰爭回憶,來消除自身的罪孽。

土耳其政府發言人柯土爾穆斯(Numan Kurtulmuş)亦表示,歷史事件應交由歷史學家詮釋,不是何政治人物或是議會可草率決定的。

1915年屠殺資料照:在鄂圖曼帝國境內,被清洗而斬首曝屍的亞美尼亞人。  圖/美...
1915年屠殺資料照:在鄂圖曼帝國境內,被清洗而斬首曝屍的亞美尼亞人。 圖/美聯社

比一戰更早(1895年)在埃爾祖魯姆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 圖/維基共享
比一戰更早(1895年)在埃爾祖魯姆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 圖/維基共享

另一方面,土耳其與歐盟自今年三月起就難民處置達成共識,在歐盟雙倍金援並承諾加速免簽待遇進程的條件下,土耳其將負起協助疏通歐陸難民潮的重責大任,凡自3月28日後進入歐洲尋求庇護的難民,將被直接轉送往土耳其難民營。而德國代表歐盟作為該協議裡的主要對土協商者,這一兩個月卻因多個政治事件,與土耳其外交關係反覆出現時好時壞的窘況。

前陣子,德國一位喜劇演員發表對艾爾多安的政治嘲諷,引發艾爾多安跨海控告該名演員,蠟燭兩頭燒的梅克爾必須一邊安撫艾爾多安並譴責該名演員的行為是蓄意且無禮的,一邊亦要面對國內輿論對其「言論自由雙重標準」的撻伐。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儘管土耳其也保證,已承諾的協議(指難民協議),不會受決議案影響而跳票,但在土耳其招回其駐德大使之後,雙方如何在已產生裂痕的外交關係上,持續合作安置難民,亦是有待觀察。


 

【2016.06.02 歐洲】

泡在雨中的歐洲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豪雨,歐洲泡在雨中。

從法國到烏克蘭,歐洲大陸沉沒在豪雨之中。自上周末開始,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在低壓帶之中,包括法國中部、德國巴伐利亞以及奧地利等地都受困於惡劣天氣,各國也都出現大規模的淹水、土石坍方、萬戶斷電等豪雨災情。這場遍及歐陸的豪雨目前已造成5死,像是巴黎塞納河的水位更也已超過4.5公尺,但預報卻預期這場豪雨還將持續至下周,各種災情也讓巴黎市府提前戒備,以避免重演1910年「巴黎大水災」的慘況再現。

近兩周的歐洲天氣並不穩定,自上周末歐洲各地陸續發生暴風雨與落雷現象後,各地的雨勢不減反增,而各國目前更以法國與德國南部受創最重:在德國南方的巴伐利亞邦,除了道路坍方、上萬戶停電之外,暴雨所帶來的洪水也至少帶走了4條人命;而在西邊的法國,目前災情級集中在羅亞爾河與塞納河流域,包括巴黎與奧爾良城市近郊,都已出現百年罕見的淹水災情。

根據各國的氣象預測,這波豪雨目前仍未見停歇的跡象。像是巴黎市區的塞納河河段,目前河水高度就已超過了4.5米,在大雨繼續的狀況下,法國氣象局也預計水位會在周五來到高峰的5.6米左右。巴黎市府表示,雖然巴黎市區出現了大片積水的現象,但塞納河河水水位應該不至於會超過1910年巴黎大水災時,8.6公尺深的歷史紀錄,而大眾交通運輸也「暫時」不需要停駛。

穿越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在過去也曾讓巴黎深陷水患之苦。在1910年1月,接連10多天豪雨曾讓賽納河的水位上升到8.62公尺,讓市區陷入一片汪洋、20%巴黎泡在水中、交通中斷、日常生活癱瘓,並讓上萬居民因而被緊急撤離;但幸運的是,這場「巴黎大水災」雖然在一個月後水位才退去,但由於反應得宜,而沒有造成嚴重的生命損失。

而在一個世紀之後,1910年的大水故事仍讓法國政府記憶深刻,除了對於賽納河的定期整治之外,巴黎市府謹記教訓,在今年3月份才舉辦過聯合防災演習,並請大巴黎地區的整治及城市規畫研究所(IAU)以1910年的淹水狀況為藍本,模擬水患中的巴黎災情,並藉由模擬狀況來測試、調整各權責單位的防災與應變計畫。

巴黎府表示,若賽納河的水位突破了6公尺,則沿岸的大區快鐵C線(REC C)才將停駛。

塞納河的水位,巴黎市府非常關心。 圖/美聯社
塞納河的水位,巴黎市府非常關心。 圖/美聯社

1910年巴黎大水災,成為了復古的明信片。
1910年巴黎大水災,成為了復古的明信片。

而另一方面,除了日常生活的影響之外,歐洲的異常天氣,也打亂了一年一度著名的體育盛會——法國網球公開賽。作為網球四大大滿貫賽事的法網,以其室外紅土地的賽場聞名,但今年由於大雨不斷的關係,賽程不僅打打停停受到嚴重耽擱,泥濘潮濕的紅土網球場,也讓各國的網球好手怨言不斷,指責法網主辦「便宜行事」,要不未能預期雨備的問題、要不就是為了趕賽程而逼選手在雨中「硬拼」。

例如週二才在雨中被淘汰的大會女子單打第二種子,波蘭的拉凡絲卡(Agnieszka Radwanska),就在出局的會後抨擊主辦單位:「這是大滿貫耶,難道是1萬美元的比賽嗎?一直要我們在雨中打球,大會完全不重視我們的想法。」

拉凡斯卡表示,在雨中的網球球質會受雨水影響而更重,而室外的紅土場地也因泥濘雨潮濕而不利於選手運動,這不僅對於技巧型選手則更為吃力,也讓運動員不必要地承擔更多的受傷風險。

對此,法網當局則表示球場屋頂的興建計畫仍在進行中,但整體工程或許要等到2020之後才可望完工。

因雨延賽。雨中的英國男子單打好手穆雷。 圖/美聯社
因雨延賽。雨中的英國男子單打好手穆雷。 圖/美聯社


 

【2016.06.02 泰國】

四十隻冷凍的小老虎,揭發黑心和尚的黑心事業(圖大慎入)

帕朗塔布寺和尚的「私藏品」。 圖/路透社
帕朗塔布寺和尚的「私藏品」。 圖/路透社

是什麼樣的寺廟,會在寺內圈養上百隻老虎作為觀光營收,同時又將四十隻幼虎屍體存藏在廟裡的冷凍庫內?週日泰國當局才在法院正式下令搜索後,進入泰國著名的「老虎廟」內將僧侶們「私藏」的137隻成年老虎強制遷離,昨日搜索卻出現戲劇性的發展,除了那四十具嬌小乾凍的屍體外,被發現的還有一具熊貍屍體,以及數個裝有動物肢體器官的寶特瓶。究竟這間位在泰國北碧府的帕朗塔布寺,裡面的和尚們除了念佛之外,還順便經營了什麼樣的「事業」?

週日早上,泰國國家公園暨動物保護局出動至少一百名專家與警力前往帕朗塔布寺,試圖從寺廟帶走被非法圈養的老虎,但在尚未取得法院搜索許可下,遭逢廟方頑固抵抗,直到中午法院正式下達命令,廟方才同意開門,但強遷的過程中還廟方仍作「困獸之鬥」,企圖以各種手段干擾遷移工作及偵查進度。

種種對於廟方「虐待動物」、「不良照料」以及「走私」的指控起底,最終因昨日泰國警方意外斬獲多具「來路不明,目的又不明確」的動物屍體而間接得到證實。被「解救」的一百多隻老虎,絕大部分為孟加拉虎,其餘則為混種。

據路透社報導,警方是在於園區內工作的志工的引領之下,才發現冷凍庫裡的屍體,這些義工似乎隱約察覺帕朗塔布寺的不法行為。眼見紙包不住火的和尚們,則辯稱這些幼虎屍體,是在2010年經獸醫指示,選擇不火化而冷凍起來的。但率領泰國動物保護局偵辦此事的負責人Adisorn Nuchdamrong則回應,廟方在事前只有告知有成虎過世,對幼虎屍體則隻字未提,

「保留這些屍體對廟方來說一定有其價值,但最終的目的是什麼,目前不得而知」

這場野保對上和尚的「老虎爭奪戰」其實早於2011便已開始,自從帕朗塔布寺於1999年從村民手中收留一隻遭遺棄的幼虎後,該寺內老虎數量的劇增令人起疑,多年來遭野保團體質疑廟方圈養野生動物是為私自繁殖另謀他用,而非廟方所辯解的「融合宗教的保育中心」。儘管政府單位數次與廟方協商為老虎另作安置,但卻因帕朗塔布寺曾一度成功申請到動物園執照,導致協商無疾而終。

帕朗塔布寺和尚的「私藏品」。 圖/歐新社
帕朗塔布寺和尚的「私藏品」。 圖/歐新社

這間「老虎廟」到底有什麼來頭?

於1994年建立的帕朗塔布寺,在1999年獲得第一隻老虎後便私自繁殖,爾後以「老虎廟」的噱頭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獵奇」,藉以賺取「香油錢」。據悉,每位遊客只要支付9到11美元不等的費用,便可餵食幼虎及與老虎拍照。即便以常理來看,特別跑到寺廟去看老虎是件令人費解的事,但在泰國,以老虎或是大象作為觀光行銷工具相當普遍,而帕朗塔布寺積極宣傳並打造「宗教融合保育」的形象,依舊每日吸引超過千名旅客為此慕名而來,甚至還有義工自願協助打理寺內事務。從觀光財到香油錢,據悉帕朗塔布寺每年收入可達兩千八百萬美元。

然而紙包不住火,曾經於寺內工作的員工陸續揭露帕朗塔布寺「不人道」的一面。在對動物的日常照料中,除了將牠們圈養在狹小的籠子內,也時常對其鞭打。除此之外,今年初的《國家地理雜誌》更是直接臥底直擊寺廟的黑心繁殖場,揭發帕朗塔布寺在世俗世界的「走私事業」。

2014年,有三隻老虎從帕朗塔布寺消失不見。根據泰國野保管制,所有保育動物皆必須被植入晶片以進行追蹤,但那三隻消失的老虎卻無法被追蹤到。為此引咎辭職的廟方獸醫最終出來坦承,晶片早已從老虎體內挖走了。這三隻老虎最終去哪了?沒有人知道。

全球奇珍異獸的走私猖獗已久,「跨國黑市」見證了保育動物從地球一端被屠殺後販賣至另一端,從被製成藥材到成為富豪家奢侈的裝飾品。在過去,物以稀為貴的心態是造成野生動物走私猖獗的主因,但近年野生動物繁殖場的出現,並未減少人類收藏特殊物品的慾望,反而大幅刺激了市場上的需求與好奇心;而繁殖場提供更多「貨品來源」跟「消費管道」,更是直接壯大走私市場。

強遷行動。 圖/歐新社
強遷行動。 圖/歐新社


 

【2016.06.01 世界】

無國界醫生:安理會染滿戰地醫護的血

遇襲半年後,如今的阿富汗昆都茲醫院。 圖/路透社
遇襲半年後,如今的阿富汗昆都茲醫院。 圖/路透社

無國界醫生:安理會4個常任理事國,手上染滿戰地醫護的血。

戰爭中的殘酷時常讓人別無選擇,但能夠選擇的人常常卻也無比殘酷。在衝突前線提供醫療服務的NGO組織「無國界醫生」(MSF),在過去的一年中早已血跡斑斑:繼去年美軍攻擊其阿富汗坤昆都茲醫院、1月初沙烏地阿拉伯轟炸葉門診所、4月底敘利亞政府炸死了阿勒頗最後一名小兒科醫師後,「貌似憤怒」的國際社會才在5月初於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停止攻擊醫院」;但這一決議卻被MSF的首席人道顧問霍夫曼(Michiel Hofman)抨擊為偽善,指責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裡,就有四國手上染滿了戰地醫護的鮮血。

根據MSF在今年年初所公布的報告,2015年一年、光是無國界醫生旗下的醫護單位,就遭受了94次空襲,而由於「空襲」必須由空軍所發動,而所謂的「恐怖份子」、「叛軍」都不具備空軍實力,這即代表除了昆都茲、葉門、阿勒頗之外,有更多「國家」單位無視於《日內瓦公約》對於不可攻擊平民、醫護人員的戰爭規範。

「當我們在講『醫院被轟炸』的時候,這裡指的『轟炸』,意思就是攻擊。」霍夫曼對英國的《衛報》表示,「叛軍團體沒有空軍,所以這些攻擊無疑是由那些擁有更強火力的國家政府發起...而恰恰好,他們卻又是簽署這些國際條約的負責單位。」

霍夫曼認為這其中又以5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無異議通過」的譴責決議最為諷刺。在該項決議中,安理會不僅全體同意「要求衝突各方停止對平民與醫護人員的攻擊」,甚至要求聯合國各成員國應該要針對違反戰爭守則、危及平民的事件發起「調查」與「究責」;然而在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就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四大常任理事國,「直接」涉及了過去半年內的戰地醫護攻擊事件,但至今卻未見這些強權為攻擊行為擔起「責任」。

以美國而言,除了在阿富汗昆都茲醫院的「空中砲艇誤擊」事件之外,美國與英、法,更直接地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轟炸葉門的軍火與情資,即便是在沙烏地阿拉伯於年初轟炸MSF的戰地醫院後(「MSF提供敵軍醫護」),三國的支援至今仍然不變;而俄羅斯方面則提供敘利亞政府空軍火力,除了阿勒頗之外,敘利亞各地皆傳有MSF遭受空襲的通報。

「或許我們應該已公開信的形勢,給中國那邊發個消息——因為如今他們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目前沒派兵轟炸誰的國家,所以可以『提醒』一下你的安理會伙伴們當心點嗎?」

根據《日內瓦公約》,在戰爭中交戰的各方有義務保護平民,而提供各方中立醫療救助的醫護單位,也同樣受在國際人道法與日內瓦公約的保護。因此,無論是無國界醫師、國際紅十字會或者是相應的衝突前線醫療單位,醫院本身就被各方保護,而不應該被視作軍事單位加以攻擊。

然而在敘利亞內戰或者是葉門衝突中,交戰的各方皆忽視醫院的中立性,甚至還施以針對性地敵意攻擊。以敘利亞政府軍來說,其在2012年、內戰開始後不久所通過的反恐法,即視所有位於「敵意區域」的醫護單位為「非法的存在」,進而否認、並拒絕擔保反抗軍佔領區內所有醫護單位的安全。而同樣的,在葉門衝突中,聲稱空襲MSF醫院是「誤炸」的沙烏地軍方,亦反唇指責MSF「只提供敵軍單位醫療服務」,試圖否認醫療NGO的戰場中立原則。

根據NGO「醫生促進人權協會」(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最近一次的敘利亞內戰統計,自2011年衝突開始到2015年2月統計結束為止,各方針對敘利亞境內175間醫療據點共發起了224次攻擊,並造成至少599名醫護人員死亡。

該統計目前並未繼續更新,但包括目前敘利亞北方伊德里布省的空襲行動、已癱瘓了在地醫院的情況在內,醫療人員在衝突前線所承受的各種敵意仍不斷地持續。

光是去年底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軍發起的空襲,就至少摧毀了阿勒波(Aleppo)12...
光是去年底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軍發起的空襲,就至少摧毀了阿勒波(Aleppo)12間醫院;而今年四月的空襲,再次擊中「無國界醫生」支援的 Al Quds醫院(圖),造成14死,其中有兩名醫生。 圖/路透社


 

【2016.06.01 英國】

民調首次領先:脫歐陣營祭出最後王牌,狂打移民政策

強森(Boris Johnson):前倫敦市長,現為脫歐陣營最佳代言人。 圖/歐...
強森(Boris Johnson):前倫敦市長,現為脫歐陣營最佳代言人。 圖/歐新社

脫歐公投邁入最後一個月,雙方陣營僅剩不到四個禮拜的時間來拓展及鞏固票倉,昨日以前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為首的脫歐陣營(Leave camp)祭出最終「王牌」,緊咬首相卡麥隆「失敗的」移民政策,提案英國若成功脫歐,將效仿澳洲「計分制」來篩選移民。

在該政策願景中,以後計畫來英國工作的歐盟人口將跟一般移民一樣被「一視同仁」,經由計分制的計算方式,申請入英工作簽證,不再享有以往歐盟保障的無條件工作權。而所謂的「計分制」為澳洲現行移民政策之一,移民署依據申請者的年齡、英語程度、學歷、專業技能等條件給分;門檻的設定最終目的即是要篩選出最符當地需求的移民人口。

儘管該願景非正式政策,不具任何效力,但昨日強森與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的聯合聲明,不僅獲得脫歐陣營的全力支持,連現任就業部大臣帕特爾(Priti Patel)跟工黨議員斯圖爾特(Gisela Stuart)也簽名為此背書。反對黨與自身內閣成員的「聯手」攻擊,讓曾承諾壓低移民數量至十萬人以下的卡麥隆臉上無光。

公投在即,只剩不到一個月,現任倫敦市長(左)與首相卡麥隆(右)也卯足勁大力宣傳留...
公投在即,只剩不到一個月,現任倫敦市長(左)與首相卡麥隆(右)也卯足勁大力宣傳留歐理念。 圖/歐新社

隨著脫歐公投時程(6月23日)的逼近,各民調調查顯示兩方陣營的支持率差距逐漸縮小,近一個月以來,雖然「留歐陣營」依舊維持微幅領先,但雙方差距始終不超過5%。直到昨日,《衛報》最新一期電訪與線上投票結果顯示,「脫歐」首次擊敗留歐,以52%比48%領先(online poll)。

雖然各家民調標準不一,導出的結果亦不盡然相同,如長期追蹤脫歐情勢的YouGov民調公司聲明,過去該公司採用的取樣標準「過份代表」疑歐政黨英國獨立黨(Ukip)的選民,但其昨日發表的最新民調依然顯示兩方陣營的比數維持在41%對41%,不分軒輊。雷同的比數結果,也出現在ICM民調公司的最新報告裡(45%:45%)。

首次的領先讓脫歐陣營士氣大振,在過去七天裡,該陣營強打「移民牌」,把焦點放在「毫無節制、不受控管的移民人口」上,大力諷刺卡麥隆一再承諾跳票。脫歐陣營也表示,強森昨日提出的願景與卡麥隆口中「多元信仰、多元種族的民主」並非背道而馳,但要獲得在英工作權,適度的資格篩選是必要的。

雖然若離開歐盟,歐盟引以為傲的「人口自由流動」對英國將不再產生約束力,歐盟其他會員國的人口對英國來說將回歸「外國人」的身分,但脫歐陣營昨日的提案,意味著在政策執行上,將歐盟人口「打入冷宮」,進一步剷除過去幾十年來歐盟人口享有在英國工作的「特權」。

離開歐盟,好或不好?

財經分析:英國脫歐利大於弊

誰輸誰贏?對賭布魯塞爾:英國脫歐的半輸棋局


 

【2016.05.31 法國/西班牙】

觀光中的國際局勢:花都巴黎的萎靡,與西班牙的觀光爆炸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觀光中的國際局勢:花都巴黎的萎靡,與西班牙的觀光爆炸。

作為世界頭號觀光大國的法國,在過去半年內面臨了旅遊寒冬:自去年11月巴黎恐攻之後,法國的觀光安全持續受到國際遊客的質疑,加上近期國內的勞工法抗爭不斷,更進一步重挫了本就萎靡的觀光氣氛,甚至連中國遊客的出團也都大幅縮水,逼得法國政府不得不大動作投資國際宣傳,希望在暑假前夕挽回流失的商機;但潮起潮落,正當法國觀光哭窮的同時,鄰國西班牙的旅遊業卻受到了「恐攻紅利」,接受了大批自法國、土耳其與埃及轉單的地中海遊客,然而過度爆炸的觀光潮,反而激起一般民眾「遊客滾回去」的不滿聲音。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TO)在2015年的統計,每年迎來超過8,400萬國際遊客的法國,是世界第一的頭號觀光大國。其中,首都巴黎更是國際知名的「花都」,更是旅客遊法的最愛;然而在2015年11月13日的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巴黎引以為豪的觀光產業卻陷入「急凍」,根據巴黎市府所公佈的2016第一季觀光數據,各國來訪的旅客皆都明顯下滑:例如來自日本的旅客就比去年同期少了56%、俄國遊客少了35%、甚至連去年大熱的中國旅客也都比去年減了13.9%。

此外,由於目前法國正逢勞工法抗爭的「對決時刻」,為了反制法國社會黨政府所力推的勞工法改制,近三個月來法國總工會(CGT)也陸續號召各方罷工與街頭抗爭,除了空中交通、鐵路、大眾運輸因罷工而運量減低之外,街頭的警民衝突也讓法國的「抗爭形象」成為本季的國際焦點。

國內的勞工抗爭雖然師出有名,但旅遊公會可就急得跳腳。巴黎旅館業者協會的主席麥斯(Evelyne Maes)就對《路透社》表示,今年夏天旺季的旅館訂房率比起去年同期下降了2至5成,觀光業的不景氣可見一斑;而假若法國的觀光形象持續惡化,原本萬眾期待的歐洲國家盃足球賽以及暑假觀光潮,可能都會成為超級利空而讓觀光業損失慘重。

在過去,巴黎市民對於觀光客太多、干擾日常的抱怨時有所聞,如今國際觀光熱潮的降溫,應該能讓巴黎人稍稍地鬆一口氣;但對於巴黎市政府來說,觀光業卻是攸關都市經濟的重要命脈——畢竟在巴黎,就有50萬名勞工投身於觀光產業,全市13%的收入、18.5%的工作機會,也都與國際旅客的來訪息息相關。

而為了在夏天旅遊季與歐洲國家盃開打之前拯救低迷的巴黎觀光,巴黎市長伊戈達與法國外交部長艾侯才於30日達成協議,聯手安排國際廣告計畫以挽救今年國內淒涼的觀光經濟。

今年人會更多。去年此時的巴塞隆納聖米蓋爾海灘。 圖/路透社
今年人會更多。去年此時的巴塞隆納聖米蓋爾海灘。 圖/路透社

然而正當法國旅遊業一片悲鳴的同時,西邊鄰國西班牙卻是本年度地中海觀光的最大贏家。受到近期恐攻、空難、以及難民潮的影響,原本幾個地中海觀光的強國,包括希臘、土耳其與埃及等,今年的觀光形象都大受影響,大批旅客選擇轉單,而原本就是觀光強國的西班牙也就趁勢吸引了更多遊客——特別在地中海西岸的幾個觀光勝地,伊比薩、馬約卡等觀光島,遊客的預約數量更比去年同期高出了近5成左右。

在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中,作為全球第三大國際觀光大國的西班牙,每年其實也都有6,500萬名以上的國際遊客造訪,觀光產業亦為西班牙經濟帶來了總工作數量的16%;然而突如其來的遊客爆量,卻超出了地方吞吐的限制,除了造成地方居民的生活困擾以及超出生態容忍上限的焦慮外,包括伊比薩等觀光島,亦因遊客過多而出現淡水供給不足等危機,民間也因此零星出現了「限制遊客」、「觀光客滾回家」的聲音。

在過去,觀光產業的利潤分配一直是西班牙國內頭痛的問題。例如去年夏天,巴塞隆納的居民就曾發動抗爭,要求當局對於「行為不檢的國際遊客」以及缺乏管制的觀光公寓座出限制,「把我們的家園巴塞隆納還給居民們。」


 

【2016.05.31 泰國】

觀光財、繁殖走私:泰國當局強遷「老虎廟」137隻老虎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觀光財、繁殖走私:泰國當局強制安置「老虎廟」137隻老虎。

在野保團體多年奔波與施壓下,泰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局昨日獲得法院被書,成功從泰國著名的「老虎廟」帕朗塔布寺,強制遷移137隻長期被和尚圈養以賺觀光財的老虎。

昨日強制遷移的行動並不輕鬆,泰國當局前後出動超過一百名官員與警力,但將老虎視為其財產的廟方緊鎖大門,頑固抵抗,一直到法院正式下達遷移命令,雙方才免於「破門而入」的衝突。但後續遷移過程中,廟方仍蓄意以各種手段進行干擾,譬如,讓老虎在被施打鎮定劑與麻醉劑前進行大量餵食,或刻意將老虎從籠中釋放出來。

一整天下來,野保官員僅成功安置3隻老虎。泰國當局聲明,遷移與安置的工作將會持續一個禮拜,盡可能地一天運送20隻老虎離開該寺廟,而「重見天日」的老虎們將被分批送至泰國境內各保育中心休養。

遭指控虐待動物的帕朗塔布寺位於泰國北碧省北碧府(Kanchanaburi),在1999年從村民手中收留了該寺廟第一隻老虎,此後寺廟內的老虎數量透過和尚私自繁殖與日俱增,廟方也開始轉開發觀光事業,透過每天破千人次的旅客量,每人支付9塊美金就能餵食幼虎、與老虎合照,十幾年來為寺廟帶進可觀的營收。

除了不人道的動物觀光,帕朗塔布寺更是被指控私自繁殖以進行走私販賣。

據國家地理雜誌調查報導顯示,在以往,物以稀為貴的心態是造成野生動物走私猖獗的主因,而近年野生動物繁殖場(如老虎廟)的出現,另一方面卻大幅刺激了市場上對奇珍異獸的需求與好奇心;人們並沒有因為老虎被繁殖的數量增加而減少獵奇心態,而繁殖場提供更多「貨品來源」跟「消費管道」,更是直接壯大走私市場。

光是中國就有超過五千多隻老虎被圈養在繁殖場,而泰國境內有至少950隻。而相較於以往老虎器官多被製成藥材販賣,現在則是以奢侈裝飾品為消費大宗。

儘管多年來各界對於廟方照料老虎的方式跟圈養野生動物的行為,相關指控層出不窮,廟方卻自詡為保育中心,甚至以「動物保與融合佛教」的姿態拓展其營利事業,並持續吸引除了觀光客,甚至還有志工前來協助「照料」老虎。對於外界的指控廟方全盤否認,並指出大部分的營收跟線上捐款,最終都被廟方投入於其他泰國境內野保運動。

此次的老虎遷移計畫非第一次發生,今年初在廟方不情願的「妥協讓步」下,已有10隻老虎分別在一、二月份離開老虎廟,但當時未得法院充分支持的泰國當局,只能單方面仰賴廟方消極的配合,一直到昨日大規模遷移行動前,仍有一百多隻老虎被關在寺廟內非法圈養。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2016.05.30 巴西】

里約強暴案後,巴西激辯「受害者譴責文化」

5月27日晚間,走上里約街頭聲援性侵受害者的巴西群眾。 圖/美聯社
5月27日晚間,走上里約街頭聲援性侵受害者的巴西群眾。 圖/美聯社

里約強暴案後續:巴西激辯「受害者譴責文化」。

巴西因為一起集體性侵事件而憤怒。一名16歲的女性被集體性侵的影片,上周瘋傳於巴西,並引發了網路上相互分裂的社群論戰:雖然輿論不乏反省社會中「譴責性侵受害者」的偏差文化,但質疑受害者「行為不檢」的聲浪卻也相應高漲。即便巴西國內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受害者聲援活動,但當事人卻也飽受另一群的輿論轟炸、甚至對其祭出死亡威脅而更受煎熬。

根據巴西警方的說法,這起性侵事件發生在5月21日的里約熱內盧,一名16歲的女性在夜間外出,但卻在男友家中遭到下藥,並在昏迷中被載到第三地、遭受30名以上武裝男子的性侵。而性侵者不僅錄下了犯案的過程,並還上傳至網路,至此才震動了巴西社會、引發輿論憤慨。

受到影片刺激而憤怒的巴西民眾,於是在5月27日走上里約街頭,大聲批判巴西社會與政府對性侵問題的漠視,以及「譴責受害者」的惡質文化。協助受害者的人權律師薩米(Eloisa Samy Santiago)也表示,這名16歲的受害者在事後的報案過程中,遭到巴西警方「非常冒犯」地質詢,特別是負責調查的里約網路犯罪部門長官泰爾斯(Alessandro Thiers),更是對針對性地反覆質問當事人「你是不是嗑藥?」、「你是不是參加雜交趴?」過火且偏頗的偵訊手法,也讓薩米憤怒地要求「撤換負責人」。

街頭上的民眾怒火,也震動了巴西政府,包括「總統彈劾風暴」中的「被停權總統」羅賽芙與「代理總統」特梅爾,都先後發表了譴責犯罪的言論。巴西當局隨後更「順應民意」撤掉了原本負責該案的泰爾斯,並動員政府的反兒童受害部門「PPCAAM」介入協助受害者與提供司法服務。同時,里約警方也在周末大動作掃蕩里約貧民區,並傳已拘留受害者男友在內的4名犯罪嫌疑人。

示威者將雙手染成紅色,象徵女性在巴西社會中所承受的性別暴力。 圖/路透社
示威者將雙手染成紅色,象徵女性在巴西社會中所承受的性別暴力。 圖/路透社

然而正當巴西政府「積極動起來」的時刻,巴西輿論中也不乏「與泰爾斯持相同態度的人」。部分媒體與網友更是「起底」了受害者的身家背景,指責其交往複雜、私生活記錄不堪、有濫用藥物紀錄、交往的男友是毒梟...等等,甚至質疑「整起性侵根本是當事人自願」。

這樣「指責受害者」的言論並不在少數。根據巴西環球電視網周日晚間對受害當事人的電話專訪,在事件發生、引起社會譁然之後,目前自己「已像是被(社會)軟禁一般」,哪裡都不敢去也不能去。當事人表示,在事發之後,她收到了網路上大批的支持與打氣,但也有不少人發來了辱罵、甚至是死亡威脅。90萬封的網路訊息中有很多#‎EstuproNuncaMais‬(「別再有性侵」),但也有更多「賤人」、「要是你在我們社區你早死了」的語句。

當事人在訪問中表示,這起悲劇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其中傷害她最重的,即是那些「不信任」、「指責我說謊」、「譴責我活該」的言論,甚至散發不實的傳聞與照片,試圖在這次事件中為當事人扣上「不檢點」、「本就淫亂」的大帽。

會發生這種事與我穿短褲無關、與我穿長褲無關,與我去哪裡、什麼時間出去都無關。這種事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任一人!

持花的示威者包圍了巴西最高法院,並突破了封鎖的拒馬,將鮮花擺放在正義女神忒彌斯雕...
持花的示威者包圍了巴西最高法院,並突破了封鎖的拒馬,將鮮花擺放在正義女神忒彌斯雕像的腳邊,並在周邊布置起了染上紅色顏料的內褲,象徵著女性受侵犯的痛苦與不義。 圖/路透社

另一方面,里約性侵案也燒起了婦權與兒少保護團體的怒火,周日上午在首都巴西利亞的街頭,就有3,000多名示威者手持鮮花,參與了「鮮花的進擊-30人對抗我們全部」(A Marcha das Flores - 30 Contra Todas)的遊行。

這些持花的示威者包圍了巴西最高法院,並突破了封鎖的拒馬,將鮮花擺放在正義女神忒彌斯雕像的腳邊,並在周邊布置起了染上紅色顏料的內褲,象徵著女性受侵犯的痛苦與不義。

對於我們(巴西女性)而言,日常的街道即是戰場。男人們根本無法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恐懼。我們接觸的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潛在侵犯者,因為要求女性順服屈從,級是巴西文化中的天性。而雖然要解構這種文化非常困難,但該做的事情,我們就會面對。

參與抗爭的岡提喬(Daniela Gontijo)教授對巴西通訊社表示,唯有從「教育與公共政策上努力」才有可能從根解決巴西的性別困境與性侵問題。

根據巴西政府在2014年所公布的年度安全報告指出,在巴西每11分鐘就有一起性侵案發生;而巴西媒體則認為,過去數個月的里約治安明顯惡化,其中或因巴西國內政爭與經濟困境與有關,各地的警力預算遭到撙節排擠,地方治安的守護才更難以為繼。


 

【2016.05.30 法國-凡爾登】

和解共融:德法紀念凡爾登戰役一百周年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始於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邁入一百周年,昨日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歐蘭德攜手共赴葬有13萬名身分無法確認的德法士兵遺骨的杜奧蒙公墓(Douaumont Ossuary),為這場堪稱歐洲史上最慘烈之一的戰役舉行百年紀念,除了提醒世人記取戰爭教訓,展現德法兩國的「和解共生」,也同時展望未來,呼籲在紛亂時局,德法仍要為歐洲的共融,團結一致。

我們的歐洲一直以來遭逢許多困難,但一路走來我們也一起做了很多改變...在未來,歐盟內部容還是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對事情有不同的見解,這不僅是很正常的事,同時也是我們展現包容、溝通、相互妥協以達共識的契機。

梅克爾的一席話,也獲得歐蘭德的呼應:

在失望、懷疑跟猜忌交錯的時候,很多人會因此直接選擇拒絕或是轉身離開,但為了歐洲的未來,我們仍要繼續肩並肩一起應對層出不窮的挑戰。

昨日的紀念並非德法首次的和解共生,1966年,嘗試與法國進行戰後和解對話的德國總理艾登諾(Konrad Adenauer ),曾邀請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一同紀念「凡爾登戰役」的五十周年,但由於戴高樂身為該場戰役的前線指揮官,在一次衝鋒突圍中,負傷被俘直到戰爭結束後才獲得釋放,無法如此輕易「原諒」的戴高樂拒絕了艾登諾的邀請。也因此,德法兩國一直到1984年,才由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and)和西德總理科爾(Hemult Kohl)首次共同紀念這場慘烈的戰役。

此次,為了迎接該戰役的百年紀念,長年居住在法國的德國電影導演 Volker Schlöndorff 在歐蘭德特別要求下,受邀策劃一場有別以往紀念戰爭時,以閱兵向士兵致敬並以此彰顯國力的紀念會。

在Schlöndorff指導下,昨日有四千名法國跟德國的孩童,四散於公墓裡千百個白色十字架旁,以歌舞,甚至是饒舌的方式,「模擬戰爭死亡」,重新呈現凡爾登戰役的慘烈,同時用手機拍攝下表演過程,並在演出與出席紀念會的大人們一起討論;

這些政治人物們,應該要逐一向孩子們解釋凡爾登戰役的意義:為什麼我們必須永遠記得這個歷史教訓...

凡爾登和解。1984年9月22月,西德總理柯爾與法國總統密特朗在杜奧蒙公墓手牽著...
凡爾登和解。1984年9月22月,西德總理柯爾與法國總統密特朗在杜奧蒙公墓手牽著手,聆聽兩國國歌的演奏。1984年的凡爾登和解,是德法兩國元首首次同台為凡爾登戰役陣亡將士悼念致意。 圖/美聯社

凡爾登戰役陣亡將士所安葬的杜奧蒙公墓。在為期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陣亡超過...
凡爾登戰役陣亡將士所安葬的杜奧蒙公墓。在為期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陣亡超過15萬6千名士兵,而德軍則損失了14萬3千名部隊。 圖/路透社

凡爾登戰役百年祭 圖/歐新社
凡爾登戰役百年祭 圖/歐新社

1915年到1916年的那個冬天,同時面臨德軍威脅的英國與法國,決定攜手合作在夏天來臨前先發制人,不料德軍「捷足先登」,搶先一步在1916年的2月向法國的凡爾登發出攻擊。

1871年在普法戰爭後,阿爾薩斯(Alsace)跟洛林(Lorraine)部分地區落入德國人手裡,國土疆域的衝突也讓法國預警戰爭可能隨時都會一觸即發,因而灌入大批軍力在位於洛林區內的凡爾登,集中駐守。一戰之初,軍事防禦能力強的凡爾登免於德軍攻勢,當時自信滿滿的德軍認為可以在幾個月內解決對俄的東方戰線(Eastern Front)後,再全力對付法國與英國聯盟的西方戰線(Western Front),但俄軍奮力的抵抗讓德軍重新評估局勢,因而將西方戰線定調為「唯一能獲得全面勝利」的關鍵。

1916年初德軍索性鎖定核心戰線凡爾登,希望吸引法國全力投入防禦,藉以「榨乾」其所有軍力。同一時間,德軍同步在海上對英國船隻發動U型潛艇攻擊。

然而事與願違,法軍死命抵抗讓德軍最終在離凡爾登幾公里處止步,「凡爾登戰役」因此陷入長達10個多月的「壕溝戰」(trench warfare),雙方累積陣亡人數高達八十萬人,不僅讓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大戰中交戰時間最長、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也成為法國人心中最悲憤以及難以抹去的傷痛。

被攻陷的前夕。在沃要塞(Fort de Vaux)駐守的法軍士兵。沃要塞與杜奧蒙...
被攻陷的前夕。在沃要塞(Fort de Vaux)駐守的法軍士兵。沃要塞與杜奧蒙要塞是法軍在凡爾登戰役中唯二被德軍攻陷的法軍要塞。 圖/美聯社

「老爹」霞飛將軍,在凡爾登戰役時前往前線為將士授勳。作為戰時法軍總司令的霞飛,在...
「老爹」霞飛將軍,在凡爾登戰役時前往前線為將士授勳。作為戰時法軍總司令的霞飛,在凡爾登戰役後晉升為法國元帥。 圖/路透社


 

【2016.05.30 法國】

抗爭與足球:當法國大罷工對上歐洲盃足球賽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法國 #EURO2016 #勞工權益在足球之前

交通癱瘓、能源危機、街頭衝突,延續超過半年的法國勞工法抗爭,在進入夏季之後越演越烈。在過去10天內,除了街頭的警民衝突持續升級之外,由法國總工會(CGT)所策劃的「癱瘓戰術」也針對法國各大煉油廠發起封鎖,造成國內近3成汽油供給中斷,各地加油站前都出現了排隊但加不到油的「汽油危機」。

但當反勞公法示威一波波「起義」的同時,距離「Euro 2016」歐洲國家盃足球賽的6月10日開幕式,卻僅剩13日——未來一個月的歐洲盃足球賽季裡,法國更將湧入超過250萬名等待4年的各國球迷——而勞工抗爭與狂熱球迷的碰撞,或將使法蘭西的夏天陷入空前的緊張與癱瘓。

即便歐洲盃的開賽將帶來數百萬名外國遊客,法國的國家形象也將藉由球賽轉播而成為6月份的國際焦點,但CGT卻不打算為此休兵,並強調「勞工權益在足球之前!」,反而借力使力地準備發起更大規模的抗爭行動。

CGT目前已對外預告,除了法國國家鐵路工會即日起每逢周三、周四都將發起帶狀「怠工」(「直到勞工法改革廢止、鐵路勞工待遇提升」)之外,巴黎大眾交通運輸工會也準備在6月2日與6月10日(開賽日)發起罷工;同時,法國航管工會也將持續發起怠工,並減少全國15%航班起降架次以示抗爭。

另一方面,雖然法國政府上周起已動員了鎮暴部隊,強行突破抗爭團體對馬賽與東熱地區煉油廠的封鎖,但各地的汽油供給狀況仍然不穩。大眾運輸癱瘓,自用交通工具也出現能源荒,屆時數百萬名球迷在10座城市球場、24個國家的代表隊基地的移動,也將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甚至進一步阻塞法國本地交通、使國家運輸陷入更嚴重的癱瘓窘境。

交通抵制之外,CGT也號召全體國民在歐洲杯開始之後的6月14日,發起新一波全國總罷工。目前力挺勞工法改革、甚至不惜以「政治生命對賭」的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也將在614面對這波官民「勞工法鬥爭」的最大挑戰。

在過去,巴西也曾於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開打前夕,發生過大規模的示威抗爭;然而當時的巴西民間抗爭,卻在足球賽開打之後迅速降溫,而賽前各種的示威與癱瘓抗議手段,亦未對當屆賽事的進行造成具體而有效的阻礙。

而在勞工法抗爭所帶來的「可能」影響之外,法國政府本身——特別是警方——對於歐洲盃這種國際型大賽的安全準備,在賽前也備受各方質疑。在為期一個月的賽事之中,數百萬名球迷的湧入,將讓法國的海關檢測陷入飽和;來自各國的球迷與足球流氓,也往往容易在酒精催化與比賽情緒之下,擴張成街頭騷亂;而在2015年11月巴黎恐攻之後,各種球場維安、反恐的準備也需警方的重兵準備。

不過在國際賽事的形象氣氛與安全至上的原則之前,法國政府對於歐洲盃的安排卻出現了不少矛盾:譬如說在大賽期間,以巴黎為首的各大城市也將會舉辦露天足球派對。像是巴黎市府就將在賽事期間,於艾菲爾鐵塔前廣場前舉辦萬人觀賽的露天直播活動,預計每場比賽都將吸引超過10萬名球迷聚集參與;但連續一個月的露天萬人趴,卻令反恐單為緊張無比,擔心周邊秩序與維安檢驗彼時都將難以執行,對於「可能」的恐怖行動威脅也更無招架之力。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最新文章

圖/歐新社

【Daily Podcast】阿聯歷經75年來最嚴重暴雨,「人工增雨釀禍」質疑出現/全球疫情趨緩後,家暴通報情形有改善嗎?

2024/04/1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月16日經歷了75年以來最嚴重暴雨,包括杜拜國際機場和多處高速...

阿聯75年以來最嚴重暴雨:杜拜機場癱瘓,沙漠大雨是人工增雨釀禍嗎?

2024/04/18
本次大選,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可望拿下多數席次,然而莫迪近年加強偏...

【Daily Podcast】印度大選:世上最大規模選舉將如何進行?/索羅門群島大選:延續親中路線?

2024/04/17
2014年4月16日承載476人前往濟州島的世越號沉沒,造成304人罹難,其中包...

【Daily Podcast】#Remember0416:南韓世越號船難10週年/雪梨教堂持刀攻擊案,警方稱屬於涉及宗教的恐怖行動

2024/04/16
投資者難以對中國資本市場保有信心,無論是中國本地投資人或是外資,都對中國市場興趣...

中國股市失去經濟動力:中國企業上市募資僅64億美元,創紀錄新低

2024/04/16
澳洲雪梨購物中心在4月13日發生殺傷案件,一名40歲男性 Joel Cauchi...

【Daily Podcast】澳洲雪梨殺傷事件,兇手可能鎖定女性/伊朗空襲以色列之後,中東動盪會擴大?

2024/04/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