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巴黎氣候會議,我們的最後機會?

如果不大量減少並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將升溫限制於工業化前攝氏2度C以內的程度,氣候系統恐怕將迎來無法逆轉的變化風險。
而2015年的巴黎氣候會議,或許是國際社會回應全球暖化的最後機會...。
▎巴黎會議要談什麼:你聽過《京都議定書》嗎?那你知道它其實早該過期,而12月11日會議結束後,我們將會有一份全新的《巴黎議定書》嗎?
▎氣候變遷 v.s. 化石能源巨怪:「我們在努力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卻又補貼化石燃料的消耗,這完全是精神分裂。」
政策思索:暖化危機前,誰在阻撓世界的氣候對策?
▎談判場外的公民意見:11月13日巴黎恐怖攻擊案後,硬頸的法國人還是堅持要舉辦2015年的氣候變遷會議;會場之內的政府代表可能不受影響,但會場之外的NGOs呢?
▎談判首周有什麼進展:馬拉松式地氣候談判確實讓人有「時間不等人」的感慨。但看看我們所身處的世界變化之快速劇烈,談判桌上的拖磨和等待,早已不是我們付得起的代價。
首周觀察:氣候會議:巴黎場內的談判馬拉松
▎氣候會議落幕:《巴黎協議》,這個歷史性的新氣候公約,最終達成了多少期待?
▎小國的政策求生:雖然缺少「滅島危機」般的戲劇化因素,但加勒比海諸國因氣候變遷所受的衝擊,可能遠比被討論的還要深...。
小國氣候政策:氣候變遷:加勒比海小國的集體議價嘗試